首页期刊导航|大学教育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大学教育
大学教育

月刊

大学教育/Journal University EducationCHSSCD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高校教务系统全生命周期校企协作管理场域:惯习冲击、协同创新与价值构建

    徐宏凯谢洁成希飞吴能表...
    1-6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高校教务系统全生命周期各阶段引入校企协作,可创新教务系统建设、运维和迭代的模式,进一步赋能教育高质量发展,达成教育部关于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利用信息技术转变管理理念、创新管理方式、提高管理效率,支撑教育决策"之要求.目前,高校教务系统管理模式引入校企协作陷入困境.文章运用场域论,解析困境发生的原因:高校教务系统全生命周期校企协作管理场域是一个势力范围较小的新场域,匹配的新惯习还未形塑.新场域的管理理念、工作内容、时空资本配置及行动主体关系等受到传统管理旧惯习的冲击.尝试通过综合调配主体资本、多维链接协作关系、并行提升数字素养、分类建立规约制度、立体造势场域氛围等路径来破解困境,实现新场域形塑之价值构建.

    教育数字化转型高校教务系统管理场域惯习冲击协同创新价值构建

    党建融合发展视角下高校图书馆党组织组织力提升研究

    张利梅邱冠文
    7-10页
    查看更多>>摘要:党建与业务融合是新时代高校图书馆党组织组织力提升的思维和路径创新.当前部分高校图书馆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党建融合发展理念有待优化、融合发展内容单薄和方式单一、融合制度和机制不健全的现象,这不利于其党组织组织力的提升.文章提出了三个对策:以制度建设为保障,构建"党务+馆务"融合发展的运行机制;以队伍建设为核心,构建"党员修养+馆员素养"双向培养模式;以聚焦战略为突破,构建高校图书馆"党建+服务"的聚合模式.

    党建融合发展高校图书馆基层党组织组织力

    "双一流"高校学术委员学术特征的地区差异分析

    段平忠胡冬梅
    11-14,28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基于网络公开数据分析国内"双一流"高校以学术委员为代表的教师队伍受教育经历的地区差异,发现东、中、西部"双一流"高校的学术委员在受教育经历上表现出明显的地区差异性特征:第一,东、中部高校学术委员的硕、博士学位获取对同层次高校的依赖程度比西部高校高;第二,与东、中部高校相比,西部高校的学术委员更愿意选择从"双一流"高校获取博士学位;第三,东部高校层次越高其"近亲繁殖率"越低,西部高校则相反.

    "双一流"高校学术委员教育背景地区差异

    数智化时代行业特色型统计学专业建设研究与实践

    张春晓孙芳李雪艳
    15-1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适应数智化时代国家发展战略及行业规划对统计人才的新需求,中国民航大学统计学专业修订新的人才培养方案,构建具有民航特色和大数据技术优势的统计学专业教育模式,优化专业课程体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突出数据挖掘和人工智能的先进教学理念,对培养学生运用现代数据科学方法的实践和创新能力,拓宽就业渠道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数智化时代统计学专业建设民航特色

    水工程经济课程教学改革实践探索

    高阳吴方同孙士权
    20-24页
    查看更多>>摘要:水工程经济课程从经济学角度出发来研究水工程及水工程建设项目投资、营运和管理的经济可行性,是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主要的专业基础课程之一,其教学有助于完善学生的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知识体系,培养学生的工程经济意识.文章以长沙理工大学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为例,分析水工程经济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如青年教师教学经验不足、教学安排不合理、课程内容不合理、教学手段和方式单一、考核评价方式不合理等,并探讨从落实"传帮带"及教学督导、修订教学大纲和教案、优化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改革课程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课程教学改革,从而进一步完善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的知识结构,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工程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并能在多学科环境中应用,以培养符合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工程师.

    高校水工程经济教学改革青年教师

    无机及分析化学数字化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聂沃高静姜华昌王伟佳...
    25-28页
    查看更多>>摘要: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是化工类专业必修的一门基础核心课程.新时代下的产业数字化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浙江科技学院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组以数字化教材为基础,基于浙江省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共享平台,建立无机及分析化学数字课程,为学生提供个性化、针对性强、力度大的专业支持,营造灵活高效的学习环境,以提高学生以自主学习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质.

    无机及分析化学数字课程课程体系基础化学课程改革

    "互联网+"背景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与探索

    李文静栗觅
    29-31,57页
    查看更多>>摘要:"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给传统教育行业带来了冲击.传统教学模式往往具有时空受限、个性化缺乏、知识获取途径单一等不足,"互联网+"技术为其带来了机遇与挑战.建立混合式教学模式,不仅丰富了教学内容与形式,促进了教学的多元化发展,更重要的是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其个性化学习需求得到了满足.开展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改革与探索,对于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推进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尤为重要.

    "互联网+教育"教学模式混合式教学信息化建设

    "为人"与"人为":构建ESP有效教学模式的思与行——以航空服务类专业英语教学为例

    曾妮
    32-37页
    查看更多>>摘要:职业教育肩负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职责,其以适合的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之核心职能日见突显.民航服务行业的空乘、安检等工作岗位要求从业人员具备使用外语与服务对象交流、沟通等能力.针对高职院校生源英语总体水平较低且参差不齐、英语教学实效性有待提高等现状,柳州职业技术学院民航服务英语教学团队在空中乘务和民航安全技术管理专业开展了历时六年的"审思—实践—反思—再实践"英语教学改革行动.教学团队以ESP理论、分层教学理论及第二语言习得理论为指导,构建了专门用途英语3-ABC教学模式,以提升学生的英语水平及应用能力,为学生发展助力赋能.

    教学改革以人为本专门用途英语航空服务

    "八步教学法"在大气物理学课程中的应用

    陈超辉陈雄姜勇强曹剑秋...
    38-42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基于大气物理学课程的教学现状,结合军校学员的课堂教学特点,以"四化"教学理念为指导,以启发式教学为抓手,设计并提出了"八步教学法",同时结合具体的教学案例阐述该教学法在大气物理学课程教学过程中的应用,以期为其他相关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提供借鉴.

    大气物理学启发式教学课程教学实践"八步教学法"

    融合增材制造技术的工程力学专业课程创新实验教学实践

    杨未柱樊哲铭李磊王心美...
    43-48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工程应用中,增材制造材料及结构的力学和承载性能至关重要.为适应工程力学专业人才的行业需求,课题组将激光增材制造技术引入实验教学,并设计了激光熔覆修复镍基高温合金小试样的拉伸实验项目.通过激光熔覆修复高温合金小试样制备、基于DIC非接触全场应变测量的小试样拉伸实验以及拉伸断裂机理分析等步骤,学生可以掌握激光熔覆技术原理及其修复高温合金力学性能的评估方法.基于该项目,课题组开展了工程力学专业的创新实验教学,并结合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取得了良好效果.

    增材制造工程力学专业创新实验教学激光熔覆数字图像相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