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邓小平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邓小平研究
邓小平研究

双月刊

邓小平研究/Journal Dengxiaoping ResearchCHSSCD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深刻理解邓小平"中国式的现代化"

    何志明
    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式的现代化"是邓小平在改革开放初期探索中国发展道路之时提出的重要概念,蕴含了他对于"文革"结束后中国发展道路的思考."中国式的现代化"这一概念是邓小平基于中国客观实际而提出的现代化道路,体现了其立足国情的现实维度;强调以建设小康社会为核心内容,成为理解这一概念的目标维度;始终坚持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和改革开放的根本途径,为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提供丰富内涵,则是理解这一概念的实践维度.从以上三个维度来理解"中国式的现代化"这一概念,对于新时代继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进程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邓小平中国式的现代化小康社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意识形态建设的历史贡献与现实启示

    彭冰冰
    11-19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邓小平始终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科学把握意识形态建设与经济建设的辩证关系,立足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邓小平重新确立实事求是思想路线,为意识形态建设提供了逻辑前提;根据时代变化和实践需要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捍卫和巩固了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把辩证法贯穿意识形态建设中,提出了"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意识形态建设方法论.新时代做好意识形态工作,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把意识形态建设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在意识形态建设中坚持辩证思维方法.

    邓小平意识形态建设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

    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共产党引领社会思潮的实践与启示

    赵子林王正
    20-33页
    查看更多>>摘要:改革开放初期,随着国内外局势的深刻变化,多样化社会思潮潜滋暗长、相互激荡,冲击着马克思主义作为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的地位.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面对社会思潮的纷纭激荡展现出了坚定的政治担当和卓越的政治智慧,采取了一系列重要举措,带领全党取得了引领社会思潮的一次次胜利,积累了丰富而宝贵的实践经验:坚持解放思想,为改革开放奠定了思想基础;敢于亮剑,批判资产阶级自由化;以民为本,大力解放与发展生产力;凝心铸魂,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新时代提升党对社会思潮的引领力必须坚定理想信念,加强理论批判能力,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培育和践行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而在凝聚共识中抵御错误思潮侵蚀,团结带领人民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

    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社会思潮意识形态

    南方谈话:邓小平关于改革开放的优异答卷

    熊标
    34-46页
    查看更多>>摘要:1992年邓小平用一篇经典的南方谈话科学系统地回答了中国改革开放向何处去的时代问卷.在理论维度上,深刻揭示改革开放本质,全面总结和科学评价改革开放14年的历史,完成改革开放可行性论证,回答了改革开放是什么的问题;在实践维度上,周密设定改革开放的技术路线,明确改革开放必须有既定原则、必须讲究策略、必须注意风险防范、必须有检验标准,回答了改革开放应该怎样干的问题;在主体维度上,提出要选拔和培养改革开放事业的接班人,明确改革开放事业的接班人必须是具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坚持改革开放路线、能力过硬之人,回答了改革开放由谁来干的问题.这一系列开创性的回答成为邓小平关于改革开放的优异答卷.重温南方谈话,对于新时代推进改革开放仍然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邓小平南方谈话改革开放

    新时代背景下共同富裕与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契合性

    张晓航郑冬芳
    47-59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时代,我们党追求的共同富裕正是马克思、恩格斯毕生探求的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最终目标的共产主义在当代社会和当前阶段的中国样态和具象表达.共同富裕与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逻辑发展上的一致性,前者量变积累到质变的结果就是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形态;两者具有价值理念上的同一性,以人为本是两者共同的价值旨归;两者具有内容要素上的重合性,都包含物质富裕、精神富足、生态文明、社会和谐等多方面内容要素;两者具有历史阶段上的适配性,前者的提出正好满足从物的依赖性社会到人的全面发展社会过渡阶段的社会形态要求;两者具有内部层次上的同构性,都包含个人、社会、国家三个层面.共同富裕与人的全面发展互相促进、互相生成,具有高度的内在契合性.

    共同富裕人的全面发展共产主义契合性

    新时代共同富裕的理论创新与实践进路

    吴文娟
    60-69页
    查看更多>>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深刻认识把握社会主要矛盾新变化、回应新时代推进共同富裕新要求基础上,围绕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巩固党的执政根基、应对时代发展新课题等视角,对新时代共同富裕提出新的战略定位.习近平关于共同富裕重要论述极大推进了我们党关于共同富裕的理论创新,强调共同富裕是物质生活富裕与精神生活富裕的高度统一,全体人民共建共享是根本要求,循序渐进与先行示范相结合是推进共同富裕的基本方式.新时代新征程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是政治保障;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是基本制度保障;聚焦新质生产力,助推高质量发展是物质保障;坚持推进精神富有,打造文化高地,才能为共同富裕提供精神力量;坚持胸怀天下,聚焦内外联动,才能为推动共同富裕提供战略支撑.

    习近平共同富裕理论创新物质富裕精神富裕

    坚持自信自立的基本意涵、百年变奏及现实启示

    饶旭鹏赫英强
    70-81页
    查看更多>>摘要:坚持自信自立是贯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立场、观点、方法,承载着辩证唯物主义的精髓与特征,脱胎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强基因与自立血脉.中国共产党的百余年奋斗深刻诠释了自信自立的百年实践.在新的历史交汇期,要在深刻把握坚持自信自立的内涵意蕴与历史进程的基础上继续运用好其立场、观点、方法,发扬好其精神力量,要一以贯之地坚持党的坚强领导、坚持从国情出发、坚持秉持国际视野,在新的赶考之路上自信自立地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引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行稳致远.

    自信自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独立自主文化自信

    中国式现代化场域下党的自我革命话语体系建构

    龚晨
    82-92页
    查看更多>>摘要:提升自我革命话语效力,使之转化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强大动能与话语优势,在当下尤为迫切和重要.新征程上加快党的自我革命话语体系建构,是确保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的时代必然,是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的时代应然,是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的必然要求.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和现实挑战,党的自我革命话语体系建构要遵循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坚持以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的实践指向,坚持以系统观念引导自我革命话语体系建构的逻辑导向.推进新征程中党的自我革命话语向纵深发展,提升党的自我革命话语体系建构实践效能,应着力把准方向,强化话语主体本领;优化路径,拓展话语内容谱系;创新机制,提升话语传播效能.

    中国式现代化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话语体系

    "两个结合"视域下习近平用典的方略探析——以对《周易》的化用为例

    王敏光金雨
    93-103页
    查看更多>>摘要:习近平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出了"两个结合"的重要论述.古代典籍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凝结了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丰厚思想和智慧.习近平在一系列重要讲话和文章中引经据典、旁征博引,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习近平用典巧妙化用《周易》蕴藏的价值观、治国观、天下观等哲学思想,将其运用于治国理政的具体实践中,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和现实意义.习近平用典既凸显了习近平深邃的治国理政智慧,又展现了其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高度的文化自信,为新征程上推进"两个结合"、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提供了重要启示价值.

    "两个结合"习近平用典《周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国共产党领袖人物画传的鲜明特征及其在党史学习教育中的运用

    康立芳
    104-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党的领袖人物画传是以图画为主、文字为辅,将"画"与"传"有机结合的党的领袖人物传记.党的领袖人物画传在内容上既具有思想性、理论性、权威性、严肃性和教育性,也具有生动性、艺术性、趣味性和观赏性;在形式上将图像叙事与文字叙事有机结合,推动党的领袖人物传记由"黑白"向"彩色"演进;在传播上将图像文本与文字文本、"讲故事"与"讲道理"有机结合.以党的领袖人物画传推进党史学习教育,既要提升教育主体运用党的领袖人物画传的专业素养,又要努力建设和更新党的领袖人物画传资源库,还应该不断拓展以党的领袖人物画传推进党史学习教育的载体.

    画传党的领袖人物画传党史学习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