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大学书法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大学书法
大学书法
大学书法/Journal University Calligraphy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如何把书法学习与研究再深入下去

    荀运昌
    8-12页

    荀运昌先生诗词之理趣略论——兼谈其"出蓝观"与"心画观"

    邱世鸿
    13-19页
    查看更多>>摘要:荀运昌先生为西南大学书法专业硕士点早期"三大导师"之一,是"西师流派"书家代表人物之一.其诗词创作与书法创作相得益彰,从唐诗宋词中吸取营养,朴华相间,坦诚自然,尤其是发挥诗词的"兴、观、群、怨"功能,充满理趣,不为空言,继承白居易"歌诗合为事而作"的传统,必有益于世.这体现了"西师流派"的文化修养,树立了良好的榜样.

    荀运昌诗词理趣忧乐情怀出蓝观心画观

    实用化、平民化与艺术化:荀运昌的书法理想

    陈白羽
    20-29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荀运昌的书法观念,应该从更为立体的层面进行观照,应该考虑荀运昌所处的特定年代,以及教师的身份,才可能窥见其书法思想的深刻内涵.文章以荀运昌与吴宓对于汉字简化的不同观点为切入点,探讨荀运昌书学思想中的时代性、实用性与艺术性,结合荀运昌的书法教育和书法创作,深入剖析荀运昌推广汉字简化和普及行书的理念,并将其放在书法史、社会史等多维度进行观照.

    荀运昌吴宓实用化平民化艺术化

    荀运昌未刊教材《书法教学与实践》的观念与时代价值

    雷雨
    30-35页
    查看更多>>摘要:荀运昌先生的未刊教材《书法教学与实践》编撰于1987年,这一年正是西南师范大学招收首批书法研究生的一年.该教材是西南大学书法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基础教材之一,对于西南大学书法专业的教学与人才培养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该教材在编撰中突出了书法教学与实用性的特点.教材在编撰体例上,从书法的实用性与艺术性相结合的社会性出发,进而讨论书法构成的核心要素——笔法与结构问题,再介绍书法的沿革过程,最后讨论书法学习的步骤与要领,整个编撰体例从对书体的认知到书法实践的方法论方面都进行了条分缕析的介绍.该教材以书法的实用性与艺术性为圭臬,以笔法问题为契机,以楷书为基础,从对书法的认知到具体操作的知识要点以及实践步骤都有着详备的介绍,是融知识介绍、能力训练以及书法艺术素养培养与提高为一体的教材.

    荀运昌《书法教学与实践》实用性艺术性楷书

    魏底颜面——荀运昌先生的书法艺术

    曹建雷雨
    36-42页
    查看更多>>摘要:荀运昌先生是西南大学书法专业的创始人之一,是一位以传统文化做功夫的学者,是一位如杜甫一样用诗歌关注民生的诗人,更是一位以书法艺术薪火相传为使命的书法家.先生的书学观念与书学实践是相互印证的,正是有了书学理论的建构,才指导了先生在书学的传承中走出了创新的路子.先生书法继承了民国以来的后碑学的书学理论,同时与西北秦人的骨鲠性格相表里,创造出了魏底颜面的书法风貌,与晚清赵之谦颜底魏面的书风相呼应,成就了一代学人高超的艺术成就.先生的书法作品为我们展示出了经历过新旧时代变革的一代学者,通过笔墨所表现出的美慧思想以及对于品德之善的赞美和对美好情操之美的追求.

    荀运昌楷书魏底颜面

    论书法专业负责人

    潘善助
    43-46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着重分析了大学书法专业负责人的概念和历史演变,提出了书法专业负责人应具备的六项素质和能力,指出了书法专业负责人在当下面临的两大困境.期望引起教育主管部门、高等学校和行业对书法专业负责人这个群体的重视,进而推动高等书法专业教育的发展.

    书法专业负责人管理发展

    标新竞异 继往开来——新版学科目录背景下的书法博士教育

    何学森
    47-48页
    查看更多>>摘要:书法博士教育30周年是鉴往知来的重要契机.书法博士培养要认真遵守学科、专业的基本规则,加强学位、学衔的评定和赋权等各方面的严肃性、规范性,形成"教学相长"的良性循环.对高等教育的架构和制度起到积极的补充、完善作用.要理顺人事关系,避免在组织人事方面形成垄断与固化,专业博士培养应该固本谋新,别开生面,对学术博士培养形成补充和呼应关系.书法学科要有危机意识、敬畏之心,有自我革命精神,不能只破不立,不能封闭世袭.要以入世精神、济世情怀来进行书法学科建设,兼容并包,标新竞异,继往开来.书法博士教育要始终坚持初心、使命,要能够经受历史检验.

    书法学科组织人事书法博士专业博士历史检验

    书法学科升级背景下书法硕、博士培养的趋势与隐忧

    闫继翔
    49-53页
    查看更多>>摘要:回顾近几十年来书法专业硕、博士的培养,探讨2022版研究生学科目录"美术与书法"设置的初衷、利弊和影响.新版目录是基于当下书法学科发展现状不得不做出的选择,但在客观上容易割裂书法与历史、哲学、文化的联系.在新版目录下,书法的学科地位得到认可、学科属性得到确定.但也带来了新问题:书法硕、博士的培养会越来越倾向于技法形式,而对学术的研究产生一定程度的局限.

    美术与书法学科升级书法硕士书法博士

    从"四世家风不坠"看河东卫氏的书学教育

    孙杰
    54-59页
    查看更多>>摘要:河东卫氏在魏晋门阀混战的时期竟有四世书名,对"四世家风不坠"书法史现象进行重读,旨在发掘卫氏书学中存在的家族观念."四世家风不坠"是对河东卫氏一种家族式的集体性评价.卫氏书名与家学教育模式中书法风格的稳定传递密切相关,家学教育模式有着对于自家面貌不断强化的内在要求,使得河东卫氏的书学声望绵延百年.在家学的传递模式中,卫夫人亦是被家学笼罩的受益人,也成为传递家学的重要力量.

    河东卫氏"四世家风不坠"家学书学教育

    书法专业教育与人才培养的几点思考

    黄建新
    60-65页
    查看更多>>摘要:书法作为中华民族的国粹,承载着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书法的专业教育与人才培养是书法传承与创新的重要途径.浙江财经大学(以下简称"浙财大")作为较早开展书法教育的高校之一,高度重视书法人才培养,并凭借书法教育的"四个课堂"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书法教育模式.现以浙财大书法教学为例,总结其书法教育基本情况和四个课堂的做法与成效,并提出若干思考.

    书法专业教育人才培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