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南方医科大学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南方医科大学

陈敏生

月刊

1673-4254

xbbjb@fimmu.com

020-61648175

510515

广州市广州大道北1838号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Southern Medical Universit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为综合性医学学术期刊,反映该校学科科研进展与动态,刊登基础医学方面的研究成果及临床诊疗经验。主要栏目有:基础研究、临床研究、技术方法、经验交流、病例报告、科研管理、短篇报道等。读者对象为医学研究人员、医务工作者及医学院校师生。本刊被美国《医学索引》(IM)、《化学文摘》等收录,2005年中国科技信息所公布的影响因子为0.869。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茶多酚通过抑制NLRP3炎症小体改善脓毒症小鼠的急性肺损伤

    凌旭光徐雯雯庞观来洪旭星...
    381-38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茶多酚(TP)对NLRP3炎症小体的调控作用机制以及其对脓毒症相关急性肺损伤的治疗效用。方法 将60只C57BL/6小鼠随机平均分为假手术组(单纯开腹探查盲肠后即关腹)、盲肠结扎穿孔组(开腹暴露并游离盲肠后行盲肠结扎与穿孔操作后关腹)以及盲肠结扎穿孔+TP治疗组(盲肠结扎穿孔前1周予TP灌胃),每组20只。建模完成后绘制生存曲线评估各组小鼠对脓毒症打击的耐受情况。测定各组小鼠肺湿/干质量比值、肺组织髓过氧化物酶(MPO)水平,并对肺组织进行HE染色和急性肺损伤评分,评估肺损伤程度。ELISA法测定肺组织内IL-1β、TNF-α及IL-6表达水平;蛋白免疫印迹实验检测肺组织内NLRP3、caspase-1 p10及ASC蛋白表达水平;免疫组化染色测定肺组织内MPO、caspase-8及NLRP3蛋白表达,评估各组小鼠肺内炎症情况。检测肺组织内MDA及H2O2以评估氧化应激水平;免疫荧光共染NLRP3和NOX4蛋白以探讨二者表达及共定位。结果 TP治疗组小鼠术后72h死亡率、小鼠肺湿/干质量比值、肺组织MPO水平以及急性肺损伤评分均较盲肠结扎穿孔组小鼠显著下降(P<0。05);TP治疗组小鼠肺组织内IL-1β、TNF-α及IL-6、NLRP3、caspase-1 p10、ASC等蛋白表达水平亦较盲肠结扎穿孔组小鼠显著降低(P<0。05);氧化应激相关检测结果提示,TP治疗组小鼠肺组织内MDA及H2O2水平较盲肠结扎穿孔组小鼠显著减低(P<0。05);免疫荧光共染则提示TP治疗组小鼠NOX4蛋白与NLRP3蛋白在肺组织内的表达和共定位较盲肠结扎穿孔组小鼠减少。结论 TP可通过抑制NLRP3炎症小体相关炎症改善盲肠结扎穿孔诱导的小鼠脓毒症肺损伤,且这一调控机制可能与其对肺组织内氧化应激相关蛋白NOX4的表达抑制相关。

    茶多酚脓毒症急性肺损伤NLRP3炎症小体氧化应激

    基于两阶段分析的多尺度颈动脉斑块检测方法

    肖慧方威扬林铭俊周振忠...
    387-39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实现从超声图像中准确检测出多种尺度大小的颈动脉斑块。方法 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卷积神经网络的两阶段颈动脉斑块检测方法—SM-YOLO。依次运用中值滤波、直方图均衡化、Gamma变换等算法对数据集进行预处理,提高图像质量。模型的第1阶段基于YOLOX_l目标检测网络构建候选斑块集,添加多尺度图像训练和多尺度图像预测策略,以适应不同形状大小的颈动脉斑块。在第2阶段中,提取并融合方向梯度直方图特征(HOG)和局部二值模式特征(LBP),结合支持向量机分类器(SVM)对候选斑块集进行筛选得到最终的检测结果。将本文构建的模型与多个领先的目标检测模型(YOLOX_l、SSD、EfficientDet、YOLOV5_l、Faster R-CNN)进行定量和可视化结果对比。结果 SM-YOLO在测试集上的召回率为89。44%,精确率为90。96%,F1-Score为90。19%,AP为92。70%,各项性能指标和可视化效果均优于其他几种模型。同时其检测时间比Faster R-CNN模型少3倍,基本满足实时检测的要求。结论 本文的颈动脉斑块检测方法具有较好的性能,对于在超声图像中准确识别颈动脉斑块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深度学习YOLOX特征融合SVM颈动脉斑块

    基于临床-影像组学列线图模型鉴别局灶性机化性肺炎与肺腺癌

    刘云泽李宬润郭俊唐刘阳...
    397-40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临床-影像组学组合模型对于局灶性机化性肺炎和周围性肺腺癌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2年12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胸外科术后病理证实为局灶性机化性肺炎的60例患者,根据倾向评分匹配,1∶2选择出120例肺腺癌患者,收集其临床和影像资料。临床相关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筛选独立危险因素,影像组学相关资料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将患者按照8∶2的比例分为训练集(144例)与测试集(36例),采用Python3。7数据包提取1835个特征,经过统计学处理,结合临床资料建立模型,在训练集和测试集中应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对模型进行验证,评价该模型针对局灶性机化性肺炎与周围型肺腺癌的鉴别诊断效能,并建立列线图模型。结果 统计学分析,发现"过敏史"为机化性肺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6),血液学结果无明显差异(P>0。05)。在影像组学特征提取和降维后,筛选出30个对于鉴别两种疾病有意义的影像组学标签,其中对于鉴别意义前3位的影像组学标签为"GraylevelNonUniformity,灰度游程矩阵中的灰度非均匀性"、"SizeZoneNonUniformity,灰度级大小区域矩阵特征中的尺寸区域非均匀性"、"shape-Sphericity,原始图像形状的球形度"。根据临床-影像组学特征建立的预测模型在训练集中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909(95%CI:0。8550~0。9627)、测试集为0。901(95%CI:0。8030~0。9989)。模型在训练集敏感度、特异性及准确率分别为85。4%、83。5%、84。0%,测试集分别为94。7%、70。6%、83。3%。结论 基于临床-影像组学的列线图模型对局灶性机化性肺炎与周围型肺腺癌有较好的鉴别诊断效能,有望降低因诊断不明导致的过度治疗,使患者获益。

    局灶性机化性肺炎肺腺癌影像组学列线图

    调节肠道菌群可改善卒中后大鼠的神经功能和抑郁症状

    李新翼刘玉杰邓克崇胡义奎...
    405-41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肠道菌对卒中后抑郁大鼠脑损伤的作用。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MCAO组(大脑中动脉栓塞模型)、PSD组(卒中后抑郁大鼠)、粪便移植组(卒中后抑郁大鼠,正常大鼠粪便菌液处理)、抗生素组(卒中后抑郁大鼠,利福昔明处理)、益生菌组(卒中后抑郁大鼠,乳酸杆菌处理)、氟西汀组(卒中后抑郁大鼠,氟西汀处理),每组9只(相关性分析中,每组15只)。对大鼠神经功能评分,检测糖水偏好度和强迫游泳静止不动时间,ELISA法检测大鼠血浆中菌群代谢产物氧化三甲胺(TMAO)、硫化氢(H2S)含量,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大鼠脑组织中Occludin、caudin-5、IgG蛋白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MCAO组、PSD组大鼠神经功能评分升高,强迫游泳静止不动时间增加,TMAO水平升高,H2S水平降低,TMAO/H2S比值升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PSD组大鼠糖水偏好度降低(P<0。05);与MCAO组比较,PSD组大鼠神经功能评分升高,强迫游泳静止不动时间增加,糖水偏好度降低,TMAO水升高,H2S水平降低,TMAO/H2S比值升高(P<0。05)。卒中后抑郁大鼠TMAO/H2S比值与神经功能评分、强迫游泳静止不动时间正相关(R2=0。3235,P=0。0269;R2=0。6290,P=0。0004),与糖水偏好度负相关(R2=0。4534,P=0。0059)。与对照组相比,PSD组大鼠IgG蛋白相对表达量升高,Occludin、caudin-5蛋白相对表达量降低(P<0。05);与PSD组比较,粪便移植组、抗生素组、益生菌组、氟西汀组大鼠神经功能评分和强迫游泳静止不动时间均降低,糖水偏好度升高,TMAO/H2S比值降低,IgG蛋白相对表达量降低,Occludin、caudin-5蛋白相对表达量升高(P<0。05)。结论 卒中后抑郁大鼠TMAO/H2S比值与神经功能评分、强迫游泳静止不动时间、糖水偏好度相关,调节肠道菌群可改善卒中后抑郁大鼠神经功能和抑郁症状,改善大鼠血脑屏障。

    卒中后抑郁TMAO/H2S肠道菌群血脑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