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南方医科大学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南方医科大学

陈敏生

月刊

1673-4254

xbbjb@fimmu.com

020-61648175

510515

广州市广州大道北1838号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Southern Medical Universit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为综合性医学学术期刊,反映该校学科科研进展与动态,刊登基础医学方面的研究成果及临床诊疗经验。主要栏目有:基础研究、临床研究、技术方法、经验交流、病例报告、科研管理、短篇报道等。读者对象为医学研究人员、医务工作者及医学院校师生。本刊被美国《医学索引》(IM)、《化学文摘》等收录,2005年中国科技信息所公布的影响因子为0.869。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侧支循环的建立与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

    胡司淦程增为李敏高世毅...
    780-78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糖尿病对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CTO)冠心病患者侧支循环建立影响的调节机制.方法 87例经冠脉造影确诊至少1支血管为CTO的冠心病患者,根据Cohen-Rentrop分级标准将侧支循环建立水平分为2组,0~1级为侧支循环水平低患者42例,2~3级为侧支循环水平高患者45例,根据是否合并糖尿病分别比较胰岛素抵抗(IR)水平.应用数学模型稳态模式评估法计算IR指数(HOMA-IR).22例患者介入术中获得侧支循环及外周血标本,采用非靶向代谢组学比较侧支循环与外周血代谢物差异.结果 两组在NT-proBNP(P<0.05)和LVEF(P<0.01)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非糖尿病CTO患者中,侧支循环水平0~1级组胰岛素抵抗水平高于2~3级组(P<0.01).CTO伴糖尿病与CTO非糖尿病患者相比,侧支循环及外周血中存在明显差异性代谢物,在侧支循环中,上调代谢物63种,下调48种;外周血中,上调代谢物23种,下调14种.侧支循环中差异性代谢物显著相关的富集通路为芳香化合物降解,脂肪酸生物合成,类固醇降解通路;在外周血中差异代谢物富集通路为戊糖磷酸代谢,细菌趋化性,己内酰胺降解,甘油磷脂代谢,赖氨酸降解通路.结论 CTO非糖尿病患者中侧支循环建立水平较低者存在明显的胰岛素抵抗.芳香化合物的降解,脂肪酸生物合成,类固醇降解通路与侧支循环形成密切相关.

    冠心病胰岛素抵抗侧支循环慢性完全闭塞病变代谢组学

    芡实壳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及对口腔溃疡模型大鼠的治疗作用

    王琼许凤清邓梦云任梦婷...
    787-79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芡实壳对口腔溃疡模型大鼠的防治作用及其潜在作用机制.方法 分别以福林酚法、硝酸铝比色法测定芡实壳萃取物中多酚、黄酮含量;以DPPH·、ABTS+·、·OH和·O2-4种自由基清除实验评价体外抗氧化活性;冰醋酸灼伤法建立口腔溃疡大鼠模型.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清中氧化因子水平;HE染色观察溃疡黏膜组织病理变化;Western blot方法检测溃疡黏膜组织中Keap1、Nrf2、Nes-Nrf2和HO-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乙酸乙酯萃取物中多酚、黄酮含量为306.74±1.04 mg/g、23.43±0.61 mg/g,其清除DPPH·、ABTS+·自由基的IC50分别是3.42±0.97µg/mL、3.32±0.90µg/mL(P<0.01);乙酸乙酯组能明显改善模型动物口腔黏膜损伤,提高血清中CAT水平、降低MDA水平(P<0.01),显著增加血清中NEs-Nrf2(P<0.01)以及HO-1(P<0.05)蛋白表达量、降低Keap1(P<0.01)蛋白表达量显著.结论 芡实壳提取物对口腔溃疡有一定治疗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激活Keap1/Nrf2/HO-1信号通路.

    芡实壳抗氧化活性口腔溃疡Nrf2HO-1Keap1

    大学生失眠及其与压力感知的相关关系

    李逗逗肖蓉
    795-80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大学生失眠及其与压力感知的关系.方法 采用失眠严重程度指数(ISI)、压力感知量表(PSS-10)对3702名大学生进行整群抽样调查.结果 大学生失眠检出率为31.4%,男生的失眠症状表现较女生更严重(t=2.047,P=0.041),家庭经济状况越差的大学生失眠症状表现越严重(F=20.423,P<0.001);失眠和压力感知及危机知觉因子、应对能力知觉因子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42、0.38、0.31(P<0.001);高压力感知水平者的失眠得分更高(F=203.030,P<0.001),失眠检出率更高(χ2=359.784,P<0.001),中、重度失眠者的压力感知水平也更高(F=293.569,P<0.001);大学生压力感知类型表现为失控型15.3%、紧张型8.3%、易感型23.0%、放松型53.5%,失控型者的失眠得分更高,其次为紧张型、易感型、放松型者最低(F=185.969,P<0.001).不同压力感知类型者的失眠检出率分别为57.3%、43.3%、39.3%和18.7%,各组间均存在差异(χ2=368.876,P<0.001).结论 大学生失眠和压力感知之间关系密切,从压力感知水平和压力感知类型两方面来区分失眠的高危人群有利于更好地进行失眠的管理和防治.

    大学生失眠压力感知压力感知类型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综合评价总分位列所有医学类核心期刊第1

    封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