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电影评介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电影评介
电影评介

姚萍

半月刊

1002-6916

filmreview@163.com

0851-5825939 5827681

550001

贵州市富水北路9号

电影评介/Journal Movie Review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电影评介》以平等、民主、自由的学术态度,提供交流思想、展示才华的园地。为影视、艺术研究提供学术科研的阵地。征稿范围:影视理论、影视文化、影视文艺、影视专题、影视管理、电影美学、电影文学、影视教育、影视布景、影视广告、影视产品营销、影视技术、影视服饰、影视效果设计、影视文献回顾、影视史研究、影视资料赏析、影视潮流分析、影视产业分析、影视前沿、影视人物采访;影视产业或创作与传播学、电脑、数码、设计、美术、音乐、戏曲、舞蹈、艺术、新闻、传媒、哲学、社会、文化、教育等各学科的交叉研究。本刊鼓励电子投稿,投稿信箱:filmreview@163.com , 本刊来稿必复,请及时查看回复,或来电咨询。《电影评介》杂志社联系方式投稿邮箱:filmreview@163.com投稿电话:0851-5827681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从"电影引擎"到"引擎电影":人工智能时代的电影形态与产业演化

    司若曹晓露
    1-7页
    查看更多>>摘要:人工智能的技术浪潮正在逐步掀起电影产业的生产革命,引发由"电影引擎"到"引擎电影"的根本性变迁.本文从媒介理论脉络着手,对麦克卢汉、基特勒和克莱默尔这三位代表性学者的理论进行回顾,并藉由媒介即讯息与人的延伸、物质性以及中介功能等理论抓手,结合技术与电影史的双重视角,沿循"媒介—技术—产业"及其实践与理论的框架,以期实现对人工智能技术参与下电影形态演化与产业发展的理论共织与阐释.

    引擎电影人工智能媒介理论主体性

    人工智能算法时代电影伦理学的新变与再诠释

    袁智忠马恩扉页
    8-1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电影伦理学在人工智能算法时代面临着新挑战,如算法对电影创作的重塑、受众的转变和学科视点的移置等影响,同时人工智能算法影像制作所带来的媒介记忆"失真"风险等不容忽视.由此,所产生的一系列问题或将促使"半人"社会的到来,届时,电影伦理的生产、接受、本体亦将面临着三重新变.此外,业已患上人工智能"疾病"的电影影像,需要借助作为电影"文化病理学"的电影伦理学进行审思,并通过构建一种电影"算法-伦理"的知识体系形成有效应对策略.在此基础上,不断建构和完善面向未来的中国电影伦理学.

    人工智能算法电影伦理学"半人'社会文化病理学"算法-伦理"

    人工智能算法时代电影类型理论的演变与重构——从动画电影说开去

    王清林
    15-20页
    查看更多>>摘要:人工智能算法正逐渐浸入电影工业,催生新型电影生产系统与范式.动画电影因其自身特有的生产机制与美学属性,始终与人工智能技术相扶相依.人工智能算法历经神经网络算法、机器学习理论、深度学习理论、生成式人工智能等四个重要周期,多维度影响着动画电影的叙事迭代、奇观美学、工业生产与本体论探赜.本文以动画电影为媒,从理论到实践延伸性传递算法理念,探讨尤其在"人机关系即人际关系"的智能算法视域下,在AI大幅度接管动画电影生产的今天及未来,如何界定动画电影的本质与边界?

    人工智能算法动画电影类型理论人-智关系

    中非交流,视听为桥——对谈非洲纪录片导演张勇

    张明浩卞芸璐郭培振张勇...
    21-26页

    暴力、记忆与疗愈:波黑战争影像中的女性创伤叙事

    路春艳田佳悦
    27-32页
    查看更多>>摘要:波黑战争作为二战后在欧洲爆发的一次规模最大的局部战争,引发国际社会关注.2000年以来,涌现出一批聚焦波黑战争的电影作品,其中囊括了一批由女性导演创作,聚焦女性经历的影片.它们以女性视角表现战争创伤,聚焦女性战争经历的可见性与创伤的复杂性.创作中,导演通过增强暴力呈现的直接性揭示女性所遭受的身体之痛;以安静、深邃的影像风格表现女性战后日常生活的伤痛记忆,赋予全片低沉、压抑的情感基调,呈现伤痛记忆的持续性与严重性;最后,通过表现女性间的情感联结为心灵创伤寻找一种被治愈的可能.

    战争片波黑战争女性暴力创伤叙事

    论系列电影续作难超前作的缘由——以《阿凡达》系列等为例

    牛晨阳王煜
    33-39页
    查看更多>>摘要:《阿凡达:水之道》虽一举拿下2022年度全球单片票房冠军与世界影史票房排行榜第四名,但观影评价中仍有不少"失望"之声.纵观整个世界电影史,"珠玉在前,瓦石难当"似乎是不少系列片的"宿命".之于《阿凡达》系列,从叙事结构、母题阐释、角色塑造等方面都能找到续作难以超越前作的原因.其实,这也折射出不少系列片续作难超前作的因由.本文从叙事结构、母体阐释、角色塑造、商业模式及题材开发等内外部多个方面,对同一导演创作的系列电影中续作何以难超前作这一电影工业中的典型复杂现象进行考察,以期对国产系列片创作有所助益.

    《阿凡达:水之道》国产系列片内容为王审美导向

    新主流电影创新的三维向度:叙事、审美与价值

    肖旭伍志燕
    40-45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主流电影同"根据地电影""人民电影""主旋律电影"一脉相承,是当代中国电影一种重要的电影类型,其以寓教于乐的方式开展主流意识形态教育.新主流电影之所以崛起,得益于新主流电影在叙事、审美与价值三个维度的大力创新.新主流电影用单元式叙事平衡宏大式叙事、用陌生化叙事拓展观众的期待视域、用类型化叙事增强电影的观赏性推进叙事结构的创新;以加强对沉浸式审美的再探索,基于大众审美的"共同体美学"的建构,将娱乐审美与崇高审美完美结合,实现了审美趣味的创新;以价值生产的创新、价值内核的完善、价值旨向引领性的强化不断推进价值的创新.

    新主流电影叙事结构审美趣味价值引领导

    作为"文本"的电影:电影文本论与结构主义电影批评的发展与变革

    李春阳
    46-50页
    查看更多>>摘要:结构主义电影理论强调电影的文本性和符号性,试图通过分析电影的语言特性和符号系统,揭示电影的本质和意义;20世纪70年代以来,后结构主义以自反性的方式批判取代并继承了结构主义电影理论研究,并随观众、社会、文化等因素而变.文本理论与结构主义在电影研究中的应用推动了研究方法的创新和发展,为电影批评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和方法,在当下对结构主义电影的发展仍然具有重要作用.

    电影文本文本理论结构主义后结构主义电影批评

    现代身份认同的想象性表征——电影中的"身体交换"模因探讨

    徐雄庆
    51-56页
    查看更多>>摘要:"身体交换"的叙事模因在意象的制造与回应中完成对社会意识的接受,也与网络时代文化传播的模式密切相关.这一现实生活中绝对不可能发生的模因作为一种超现实叙事手法将现实题材引向超现实的方向,在现代身份认同构建中挑战了传统观念,让观众在角色的体验中反思和认同自己的身份,也揭露出人类本能和欲望在现实世界中受到压抑的处境."身体交换"不仅涉及生理层面的互换,更触及性别与社会文化规范的深刻转变.多部影片解构了既有规范,通过这一模因展现了对传统观念的挑战,引导观众以全新视角审视角色合理性,使身体交换成为流行文化中的热门话题,为观众带来全新的视觉和情感体验.本文即从身份认同与形象表征的角度出发,对当下电影中的"身体交换"模因进行评述,指出"身体交换"模因为文化艺术创作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灵感.

    现代身份身份认同身体交换叙事模因

    经典IP的跨媒介转化与国际化策略——以《家有儿女之神犬当家》为例

    王大鹏于然
    57-62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在全球文化交流视野下,通过文本分析法与比较研究法,以中美合拍电影《家有儿女之神犬当家》为主要文本进行阐释,指出该影片在注重家庭教育的核心主题和轻松诙谐的风格下成功实现了从本土情景剧IP到国际合拍电影的文化输出,显示出一次国际化合作中对中国优势IP成功经验的成功传递.同时,该影片在故事内容与影片合作上,充分体现了技术赋能下角色隐喻与内容价值的提升,为数字电影时代中国电影的全球发展路径探索了成功经验.

    《家有儿女之神犬当家》文化输出媒介转化技术赋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