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电影评介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电影评介
电影评介

姚萍

半月刊

1002-6916

filmreview@163.com

0851-5825939 5827681

550001

贵州市富水北路9号

电影评介/Journal Movie Review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电影评介》以平等、民主、自由的学术态度,提供交流思想、展示才华的园地。为影视、艺术研究提供学术科研的阵地。征稿范围:影视理论、影视文化、影视文艺、影视专题、影视管理、电影美学、电影文学、影视教育、影视布景、影视广告、影视产品营销、影视技术、影视服饰、影视效果设计、影视文献回顾、影视史研究、影视资料赏析、影视潮流分析、影视产业分析、影视前沿、影视人物采访;影视产业或创作与传播学、电脑、数码、设计、美术、音乐、戏曲、舞蹈、艺术、新闻、传媒、哲学、社会、文化、教育等各学科的交叉研究。本刊鼓励电子投稿,投稿信箱:filmreview@163.com , 本刊来稿必复,请及时查看回复,或来电咨询。《电影评介》杂志社联系方式投稿邮箱:filmreview@163.com投稿电话:0851-5827681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跨媒介叙事下新生代女作家小说电影改编研究——以《与往事干杯》《七月与安生》为例

    祁丽岩
    63-68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生代女作家陈染、安妮宝贝关于女性意识和女性成长的代表作《与往事干杯》《七月与安生》的电影改编是女性主义文学跨媒介实践的两种不同尝试.电影叙事伦理对原有女性成长主题的裂变和消解一方面淡化了原小说女性意识的深层内涵,削弱了女性心理空间的表现张力;另一方面从小说到电影跨媒介改编的主体性和集体性再创作又为原小说的主题重构、情节再造、人物重塑、艺术空间拓展等提供了新的可能.

    跨媒介叙事电影改编女性主义

    新时代中国动画电影的文化想象、技术赋能与美学建构策略

    韩丽
    69-7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动画电影通过采用文化叙事策略,杂糅喜剧、历史和青春等多种类型元素,密切关注现实社会,传递真实的人文情感,利用电影工业美学的规范流程及技术优势,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新表达,讲述符合全龄化观众的动画故事,为观众提供了精品质的动画电影作品.面对大众对动画电影的多元审美期待,我国动画电影应坚持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叙事内核,以智慧动画技术为动力,通过关联现实社会,塑造鲜活、立体的人物形象,表达真情实感,在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想象力的同时,构建了新的"中国动画学派".通过对中国动画电影的发展状况进行梳理,分析文化叙事与美学建构策略,以期为我国动画电影进一步发展提供借鉴.

    文化想象技术赋能中国动画电影文化叙事美学建构

    奇幻动画的世界构建与空间呈现——以吉卜力工作室的创作为例

    杨君
    75-80页
    查看更多>>摘要:吉卜力动画通过超凡脱俗的视觉表现与主人公误入奇境的叙事手法构建出别出心裁的奇幻世界;在空间上善于描绘充满未知冒险的垂直空间,这一偏好可能以江户川乱步的侦探小说与早期法国动画作为构建这一空间的灵感来源.本文以文本研究法、电影史研究法与比较研究法为主要研究方法,对吉卜力工作室的奇幻动画创作进行分析.通过研究吉卜力工作室的动画作品丰富的历史与文化阐释空间、美学内涵外,引发观众对生命成长的共鸣,传递出深刻的人文关怀.

    奇幻动画吉卜力工作室垂直空间审美内涵

    城市微纪录片的叙事创新及价值意义——以《申生不息》为例

    陈淼
    81-86页
    查看更多>>摘要:城市微纪录片以全新的叙事方式,以小见大的平民视角和故事化的叙事策略拓展了城市纪录片的叙事维度和叙事话语层次,并且通过描摹城市中典型人物与典型环境的方式构建了一个立体丰富的城市影像系统,使城市形象具有温度和人情味.城市微纪录片不仅是塑造城市形象,打造城市IP,提高城市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手段,也是留存城市记忆,记录城市发展进程的重要影像文献.并且,在此基础上,又使城市形象与国家形象、城市记忆与家国记忆彼此融合、同构,进而为讲好中国故事,打造可信可亲的中国形象提供更多有益的借鉴.

    城市微纪录片叙事形式景观叙事话语中国故事

    纪录片《这一站,贵州(第二季)》的全球本土化文化传播创新实践

    娄立原张婷
    87-92页
    查看更多>>摘要:全球本土化是世界各部分相互联系、相互融合的趋势,注重彰显本土文化的特殊性和统一性.通过对地方文化纪录片《这一站,贵州(第二季)》进行分析,挖掘该纪录片利用全球本土化文化传播理念的成功经验.该片主要利用转文化性对话、价值传播、周边叙事等具体策略,探讨贵州与中国、贵州与世界的相互关系,探索建构一个全新的贵州地方形象,创新利用地方文化讲好中国故事.

    纪录片全球本土化地方文化对外传播《这一站,贵州(第二季)》

    新主流电影混剪短视频的视觉修辞与情感效应

    马若驰
    93-99页
    查看更多>>摘要:影视混剪是青年数字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本文以B站用户自制的新主流电影混剪短视频为观察对象,从视觉修辞策略及弹幕的情感效应两个层面进行研究,关照了社交媒体时代主流价值传播与政治情感动员的现实问题,同时也为理解青年群体的政治参与民族主义情感效应提供了新的观察视角.

    新主流电影影视混剪视觉修辞情感效应

    互联网短剧的内容创新与批评:从电影史视角出发

    余乐
    100-106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为兼具商业性质的大众文艺形态,互联网短剧与电影在历史发展规律与艺术规律上具有较大的相似性,同时,二者在社会文化背景上高度关联,并具有复杂关联的情感结构,同时还存在相似的海外传播样态,因此,互联网短剧批评完全可以被纳入电影史视角与电影批评的范畴.互联网短剧与电影的内容创新都在媒介转型与后现代文化结构下展开.在批评视野下,互联网短剧的批评既具有纳入电影批评视野的合理性,也具有必要性.基于电影史视角,本文从互联网短剧创作被纳入电影史视角与电影批评的可能性、媒介转型与后现代文化背景下的内容创新、将互联网短剧批评纳入电影批评视野等三个维度探讨互联网短剧的内容创新与批评.

    互联网短剧内容创新电影批评电影史批评

    虚拟现实艺术的多重可能——"第二届虚拟现实艺术创新发展论坛"综述

    徐小棠陈亦水
    107-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第二届虚拟现实艺术创新发展论坛"汇聚学界与业界对VR艺术理论与创新实践的前沿关注焦点,发布"灵境之城"VR艺术项目,并设置"VR艺术理论与本体研究""VR影像创作与技术研究""VR产业发展与应用研究""青年学生分论坛"四个分论坛.论坛分别从媒介考古、身体参与、控制论与生成论等角度讨论VR艺术理论,从叙事理论、叙事表达与技术方法等角度讨论VR艺术创作;从社会性与应用性等角度讨论VR艺术的应用开发与产业发展;从理论视角、技术视角、实践视角提出青年学子对VR艺术创新发展的关注.本次论坛对VR艺术本体论、VR内容创新创作方法、VR应用与产业实践等前沿课题的讨论,体现出VR艺术研究鲜明的学科交叉特色,为推动国内VR艺术理论与实践研究做出了积极贡献.

    VR艺术VR影像VR技术VR应用与产业

    视觉空间

    封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