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电影评介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电影评介
电影评介

姚萍

半月刊

1002-6916

filmreview@163.com

0851-5825939 5827681

550001

贵州市富水北路9号

电影评介/Journal Movie Review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电影评介》以平等、民主、自由的学术态度,提供交流思想、展示才华的园地。为影视、艺术研究提供学术科研的阵地。征稿范围:影视理论、影视文化、影视文艺、影视专题、影视管理、电影美学、电影文学、影视教育、影视布景、影视广告、影视产品营销、影视技术、影视服饰、影视效果设计、影视文献回顾、影视史研究、影视资料赏析、影视潮流分析、影视产业分析、影视前沿、影视人物采访;影视产业或创作与传播学、电脑、数码、设计、美术、音乐、戏曲、舞蹈、艺术、新闻、传媒、哲学、社会、文化、教育等各学科的交叉研究。本刊鼓励电子投稿,投稿信箱:filmreview@163.com , 本刊来稿必复,请及时查看回复,或来电咨询。《电影评介》杂志社联系方式投稿邮箱:filmreview@163.com投稿电话:0851-5827681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人工智能算法时代的电影实践——从人工智能在院线电影舆情分析中的应用谈起

    谢悦邱章红
    1-7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中国电影产业快速增长,电影宣发推广方式因互联网技术发展而变革.电影首周票房对总票房和口碑至关重要,但国内尚缺乏系统化对票房危机预警的研究.本文探讨了人工智能在电影舆情分析中的应用,强调数据、算法和算力的核心作用,并提出实时监控和分析评论数据的方法;分析了评论数据的不同形式,讨论了情感和情绪分析的重要性,提出了主题挖掘和算法应用的挑战;并指出当前技术在电影舆情分析中的不足,展望未来的发展方向,强调构建实时票房危机预警系统的重要性.

    舆情分析情感分析主题抽取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大模型在电影行业的发展展望与应用思考

    常慧琴曾真
    8-14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AI)技术的发展与进步,深度学习、AI大模型等技术在自然语言处理(NLP)和图像生成领域取得了较大突破,为数字内容创作生产带来了重大创新和生产力变革.本文分析了智能科技对电影行业带来的影响,提出当前AI大模型展现的强通用性、强泛化性以及智能涌现能力,指出AI大模型有望成为推动电影产业智能化升级的重要驱动力,并基于电影科技发展状况对AI大模型在电影行业的应用进行了展望和思考.

    电影人工智能深度学习AI大模型自主创新

    人工智能算法时代的电影理论——从电影的"主体"重构与"主体论"理论扩容谈起

    张明浩于映菡
    15-21页
    查看更多>>摘要:人工智能算法时代,作为电影"生产-消费"端的主体即导演与受众之主体身份、主体生存都发现了变化,这也相应地冲击了与主体相关的"作者论""受众中心论"等电影理论,需对主体进行重申,且对其理论进行扩容与创新.由此,本文试图探索人工智能算法时代的电影主体性问题,以发现主体身份之变为起点,深入思考其身份之变背后的观念之变与审美之变,以期为人工智能算法时代的电影主体论及主体研究提供参考.

    人工智能算法主体论作者论受众中心论理论重构

    青春爱情类电影创作的类型意识、改编策略与叙事原则——青春爱情类电影导演韩天、章笛沙圆桌访谈

    满胜宠崔婧韩天章笛沙...
    22-29页

    《出发》:中国新主流电影的青年化、东方美学与类型融合范式

    程波夏梦頔
    30-37页
    查看更多>>摘要:《出发》(刘智海,2024)作为中国新主流电影青年化的范式,具备学院派与作者性表达的双重特点,以"微传奇"的形式完美打破了宏大叙事的壁垒,成功填补了中国新主流电影对毛泽东早期革命生涯书写的空白,实现了个体关怀与情感共鸣的多维互动.在艺术性表达上,该片融入了浓厚的东方美学与诗意色彩,以记录式跟拍视角进行拍摄,应用多种象征性的审美符号,构建出想象的空间,形成虚实相生的诗意氛围与视觉美感;通过在地性与主旋律气质的有机互动,融合气象景观与地域方言,打造出独特的潇湘地域质感.影片结合了公路片等多种类型元素,实现了空间的再生产,展现了人物从个人理想到家国意识的转变,为革命领袖传记电影的再书写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考与可能.

    微传奇青年化东方美学类型化意识形态

    蒙太奇与文本链:论《走走停停》的元电影叙事机制与文化反思

    郭远芳
    38-43页
    查看更多>>摘要:电影《走走停停》在电影语法与互文性方面表现出元电影特征.该片的电影摄影方式由固定到移动的转变解放了摄影机,建构了多重影像文本,而多重文本之间的互文性则表现了元电影对现实的反映与重塑.通过对该片电影语法规则、叙事机制的分析,指出蒙太奇理论中"电影眼"理论及其语言学转向在奇观化、数字化的当下电影环境中的文化价值与意义.

    《走走停停》元电影文本链蒙太奇语言学转向

    历史嬗变与现实建构:作为一种知识话语的"新主流电影"

    田亦洲李姿璇
    44-50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随着《战狼2》《红海行动》《我和我的祖国》《长津湖》等影片的热映,关于"新主流电影"的讨论热度不断升温.本文从知识社会学视角,采用话语分析和文献计量学方法对"新主流电影"相关学术文本进行研究,结合"新时期—新世纪—新时代"的社会语境梳理"新主流电影"这一知识话语的历史嬗变,借助核心学者和理论关键词厘清私域知识社会化传播和建构现实的过程,考察"新主流电影"知识话语和社会实践的互动关系,以期为完善中国电影知识体系提供一种有益的路径.

    新主流电影知识社会学知识传播中国电影史文献计量学

    电影工业美学视域下现实主义题材电影的类型实践与边界拓展

    耿偲特
    51-56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电影工业美学指引下,为更好满足大众观影需求,需要以更加广阔的视野为创作基础,尝试用新的表达方式来表达真实感、诠释真实性,通过探索现实主义与电影工业美学的融合路径,生产、拓展新的"现实主义"空间.本文通过对电影工业美学与现实主义题材电影创作的关联性进行解读,结合温暖现实主义、诗意现实主义和参与性现实主义等现实主义题材电影的生产类型,从场景拓展、类型拓展和功能拓展等视角探寻现实主义题材电影的未来走向.

    电影工业美学现实主义生产策略类型拓展功能拓展

    "人民美学"视角下现实主义题材电影的叙事类型延伸

    左爱萍
    57-63页
    查看更多>>摘要:人民美学是"以人民为主体"的现代性美学,通过将大众作为审美主体、叙事对象,从而塑造人物群像的美学形态.在"人民美学"视角下,现实主义题材电影以平视的叙事视角为基础,以人民为审美立场、主体,既不刻意回避现实矛盾,也不渲染或者放大冲突,通过采用线性叙事策略,将解决现实问题与弘扬真善美的主题情感相融合,在传播积极价值观和主流情感的同时,实现了人文关怀、社会关注与艺术审美的有机融合.本文以"人民美学"为视角,从现实性、审美性与人民性等角度,对现实主义题材电影的多元叙事特征进行解读,并结合大众接受美学、技术美学等,系统化论述了现实主义题材电影的类型拓展与具体延伸.

    "人民美学"现实主义题材类型拓展延伸方向

    元宇宙电影中的后现代主义元素研究

    尹丽贤
    64-70页
    查看更多>>摘要:将元宇宙的核心主题与技术形式纳入电影表达体系的元宇宙电影,以丰富的视觉效果、创新的技术手段、引人入胜的情节设定和深刻的哲学意涵,为观众展示充满想象力的后人类的生活图景.元宇宙电影中的人类在元宇宙中创建自己的虚拟化身,借由想象力构建的虚拟身体,在虚拟与现实间自由切换,具身性地实现现实世界难以达成的自我表达,也沦陷于被拟像与仿真所充斥的后现代性迷思之中.元宇宙电影中的后现代特征,也体现在对多元文化的包容上,通过拼贴、重构、挪用与互文性的运用,赋予观众颠覆性的娱乐体验.元宇宙电影在虚拟与现实的交汇中,以后现代主义的独特视角构建了具有凝练深刻哲思的影像奇观.

    元宇宙电影后现代主义拟象与仿真虚拟化身身体数字生命拼贴重构互文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