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电影评介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电影评介
电影评介

姚萍

半月刊

1002-6916

filmreview@163.com

0851-5825939 5827681

550001

贵州市富水北路9号

电影评介/Journal Movie Review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电影评介》以平等、民主、自由的学术态度,提供交流思想、展示才华的园地。为影视、艺术研究提供学术科研的阵地。征稿范围:影视理论、影视文化、影视文艺、影视专题、影视管理、电影美学、电影文学、影视教育、影视布景、影视广告、影视产品营销、影视技术、影视服饰、影视效果设计、影视文献回顾、影视史研究、影视资料赏析、影视潮流分析、影视产业分析、影视前沿、影视人物采访;影视产业或创作与传播学、电脑、数码、设计、美术、音乐、戏曲、舞蹈、艺术、新闻、传媒、哲学、社会、文化、教育等各学科的交叉研究。本刊鼓励电子投稿,投稿信箱:filmreview@163.com , 本刊来稿必复,请及时查看回复,或来电咨询。《电影评介》杂志社联系方式投稿邮箱:filmreview@163.com投稿电话:0851-5827681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个体关怀·家庭叙事·多元关切:以全球首部"一带一路"纪录电影《共同命运》为例

    李晓英高渊
    71-75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以全球首部聚焦于"一带一路"倡议的纪录电影《共同命运》为研究对象,以文本分析法阐述该电影的创新特征:一是将"一带一路"倡议的宏大性与个体切身经历的具体性结合起来,展现出深厚的人文关怀;二是形成了通过家庭单位内各个成员之间的代际传承展现历史发展的叙事方式;三是跨文化叙事方式不仅展示了人类社会的多元性,更体现了在全球化背景下不同文化、不同国家之间日益紧密的联系与互动,而这正是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的体现.本文旨在揭示《共同命运》作为纪录电影在传播"一带一路"倡议价值理念、促进国际文化交流与理解方面的独特作用.

    纪录电影《共同命运》个体关怀家庭叙事人类命运共同体

    巴拉兹·贝拉的虚构与非虚构影像理论在动画电影中的应用

    许晓旭
    76-81页
    查看更多>>摘要:动画电影是电影艺术的一个独特和引人注目的领域,它以图像的魔法和故事的想象力为观众带来了无限的乐趣和启发.本文的核心旨在探究匈牙利电影理论家巴拉兹·贝拉(Bela Balazs)(以下简称贝拉)的虚构与非虚构影像理论在动画电影领域如何应用,并通过贝拉的影像理论与动画电影的关联、动画电影中的时间与空间感知、贝拉的美学理论与动画电影视觉元素的互文、贝拉的音乐美学理论与动画电影的协作等四个方面,结合对经典动画电影的分析,帮助动画创作者更好地理解动画电影的独特之处,理解动画电影的美学和叙事特点,以及如何利用虚构与非虚构影像理论塑造和影响观众的认知和情感.

    动画电影巴拉兹·贝拉虚构与非虚构电影美学

    动画的创作及传播与人工智能(AI)的关系探讨

    宋志芳
    82-88页
    查看更多>>摘要:人工智能技术是基于现代信息技术所衍生的新型科学技术.该技术应用范围较广,目前已经融入动画创作及传播领域.人工智能技术的出现对动画创作及动画传播的形式产生了一定影响.要想充分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提高动画创作质量,扩展动画传播效益,需要明确人工智能技术与动画创作及传播之间的关系,并结合动画传播和制作情况,辩证看待人工智能技术的实际应用情况,进而推进动画创作和传播的智能化.本文通过阐述现阶段动画创作中的人工智能技术,分析动画创作、传播过程与人工智能技术的关系,以期在人工智能背景下辩证看待动画创作和传播的不足,为相关研究提供新视角.

    动画创作传播人工智能关系

    主旋律网络影视剧中爱国青年的人物建构、形象塑造与价值呈现

    彭逸燮汪勇
    89-9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主旋律影视剧是传播主流意识形态的重要文艺载体,具有塑造国家形象、增强政治认同、提振信心志气、引导影视产业良性发展等重要功能.近年来,随着影视剧整体创作水平和表现手法不断提高,主旋律网络影视剧打开了爱国青年在人物构建上的创作视野,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创作视角、话语表达和影像呈现方式.许多主旋律网络影视剧在贴近人物原型的基础上巧用艺术手法,塑造出众多有情有义、有血有肉的爱国青年,多维度、多层面地勾勒出不同时代爱国青年的荧幕形象.许多爱国青年形象在网络"出圈",在青年群体中反响热烈,具有重要的艺术价值和深远的思想政治教育意义.本文从追寻个人理想的过程、推动社会发展的历程、时代变迁的历史洪流中探究主旋律网络影视剧中爱国青年的价值呈现.

    主旋律网络影视剧爱国青年人物建构形象塑造价值呈现

    "拟剧理论"视角下网络视听节目中的群体性叙事话语剖析

    张洁
    95-100页
    查看更多>>摘要:网络视听节目通过精心设计和构建角色、情节和环境等元素,运用"拟剧理论"吸引观众并激发观众的情感共鸣,角色化偏向和语境产生成为其叙事的重要手段.网络节目通过赋予角色特定的性格、行为方式和情感表达营造出独特语境,使得观众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节目的内涵;同时,线上互动的意义生产与形象建构不断塑造和强化角色的形象,从而构建起与观众之间的情感纽带;最终通过用自我主体话语与群体认同的形成,实现观众与节目之间的深度连接和共鸣,这不仅增强了节目传播效果,同时也提升了观众的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基于此,本文从角色化偏向与语境的产生、线上互动的意义生产与形象建构、用自我主体话语与群体认同的形成等三个角度进行探讨,探究网络视听节目是如何吸引其观众群体,并在特定话语的构建中赋予互动行为重要意义的.

    拟剧角色化线上互动群体性

    影视艺术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发生机制与实践探索——以新时代民族题材影视艺术为例

    冉芳张海彬
    101-106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时代民族题材影视艺术不断挖掘自身优势和潜力,讲好民族团结进步故事,厚植家国情怀,为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做出了独特贡献.本文以"艺术的社会介入功能"为观察视角,观照新时代民族题材影视艺术的知识生产;以"艺术的体制性"为分析框架,探究其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发生机制;以"艺术人类学"为理论逻辑,分析其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中的创作模式和本体性特征,发掘新时代民族题材影视艺术"自律"与"他律"的一体两面,领略各民族生活的深度、广度和丰度,感受新时代民族题材影视艺术的文化担当和创新活力.

    影视艺术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民族志书写

    数字技术与影像美学:电影场景设计中光影与色彩的应用

    陈天
    107-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影像美学是数字技术介入电影创作、接受及传播等全环节的美学呈现,通过从技术美学的角度去认识电影艺术的创作变化,既能充分感受到数字影像美学的开放与包容,也能体会其中彰显的虚拟交互性和艺术想象力.数字影像美学对电影场景设计的影响不仅局限于影片的美学风格、叙事氛围的营造,也涉及人物塑造、受众参与及主题升华等各个环节.为此,本文通过对数字影像美学的生成语境、艺术特质进行分析,结合数字影像美学在电影场景设计中的应用趋势,从光影处理、色彩应用等角度分析数字影像美学的融入策略,以真正实现数字技术与电影艺术美学的有机融合.

    数字影像美学电影场景设计光影色彩运用

    作品选

    封2,封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