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电影评介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电影评介
电影评介

姚萍

半月刊

1002-6916

filmreview@163.com

0851-5825939 5827681

550001

贵州市富水北路9号

电影评介/Journal Movie Review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电影评介》以平等、民主、自由的学术态度,提供交流思想、展示才华的园地。为影视、艺术研究提供学术科研的阵地。征稿范围:影视理论、影视文化、影视文艺、影视专题、影视管理、电影美学、电影文学、影视教育、影视布景、影视广告、影视产品营销、影视技术、影视服饰、影视效果设计、影视文献回顾、影视史研究、影视资料赏析、影视潮流分析、影视产业分析、影视前沿、影视人物采访;影视产业或创作与传播学、电脑、数码、设计、美术、音乐、戏曲、舞蹈、艺术、新闻、传媒、哲学、社会、文化、教育等各学科的交叉研究。本刊鼓励电子投稿,投稿信箱:filmreview@163.com , 本刊来稿必复,请及时查看回复,或来电咨询。《电影评介》杂志社联系方式投稿邮箱:filmreview@163.com投稿电话:0851-5827681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另一种"电影之爱":中国小城镇"趣影"现象研究

    孟君裴宇昂
    1-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与植根于都市的"迷影"相比,小城镇的"电影之爱"可称为"趣影".基于问卷和深度访谈等实证方法,在对"趣影"群体画像的基础上,本文从小城镇"趣影"行为特征、文化功能和观影动因等方面考察和发掘小城镇"趣影"者这一审美主体的观影实践及其特性.小城镇独特的"电影之爱"激活了艺术电影在小城镇的生命力,是"趣影"精神对大众文化和算法逻辑规训的逃逸,显现出小城镇趣影者在审美经验拓展和审美能力提升上的自主性,小城镇"趣影"现象的价值在于它是一种填补城市和小城镇、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之间沟壑的文化行动.

    小城镇电影之爱迷影趣影

    "一带一路"视域下丝路新电影审美创作新态势

    王昱茗张燕
    9-15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在"一带一路"倡议的影响下,丝路电影逐渐兴起,以包括中国西部在内的所有与丝路文化相关的历史故事、人物事迹、民族风俗等为创作内容.在"一带一路"倡议迈向新十年之际,为进一步加强中国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文化交流,丝路新电影担负起重要的对外传播重任.第十届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的成功举办,再次将丝路电影创作的更新与升级问题呈现在大众视野中.本文从西部电影出发分析当下丝路新电影的创作思路和审美内涵,旨在为丝路新电影在审美创作上提供可行的建议.

    "一带一路"丝路电影审美创作

    人物·情节·议题——当下国产爱情电影叙事新变

    蔡晓芳朱玥
    16-22页
    查看更多>>摘要:经历了21世纪10年代国产爱情电影创造的"高数量、高票房、高质量"之影坛盛况后,以院线电影《爱情神话》(邵艺辉,2021)、《我爱你!》(韩延,2023)、《温柔壳》(王沐,2023)等为代表的电影作品,在叙事上不再因循守旧,而是力求新变,展示出迈向21世纪20年代的崭新风貌.这批电影围绕着人物的群像描摹、情节的弱化稀释和类型融合之下对社会议题的关注,表现出许多共通的创作规律.本文选取多部院线电影作为主要研究对象,从人物群像叙事、情节弱化、诗意现实关照三个维度入手,探究其市场优秀表现背后的叙事策略与审美导向,思考爱情作为类型,其迭代创新的多种可能.

    爱情电影群像叙事情节稀释诗意现实类型融合

    对谈编剧秦雯:电视剧《繁花》的经典改编、人物关系建构与叙事策略

    范志忠陈笑秦雯
    23-25页

    基于2024年春节档电影的大众审美预判与未来电影走向

    张祖群
    26-34页
    查看更多>>摘要:2024年春节档电影呈现出主题深入生活、营销方式转变、电影行业生态明显变好等新气象.本文应用爬虫技术对《熊出没:逆转时空》《热辣滚烫》《第二十条》《飞驰人生2》等影片评价情况进行数据分析,形成观众评分分布与观众评语词云图,进而对春节档电影形成大众审美预判:"内容为王"的电影能打动观众;观众偏向于情感内核丰富,表达真善美的电影;电影应满足不同观众群体的多样化观影需求.展望未来电影市场走向,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大众审美的内容创新仍是关键;影视市场下沉让民众的文化获得感趋势持续深化;家庭观影类型将成为多元观影市场中的新增长点.

    春节档大众审美电影市场

    我国科幻电影的"共同体"美学与本体论阐释

    徐丽燕
    35-40页
    查看更多>>摘要:"想象力消费"语境下,我国科幻电影通过融合大众的审美偏好和消费诉求,逐渐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风格的科幻电影话语.从电影本体论角度看,虽然在数字电影时代,科幻电影对数字技术的依赖程度不断提高,但是并没有改变电影的本体.为此,充分利用数字技术来诠释更加丰富的科幻创意,营造更有"想象力"的叙事空间,已经成为建构中国电影学派进程中提升科幻电影创作水平的核心要求.本文通过对我国科幻电影的发展现状进行梳理,对其中蕴含的"共同体"美学与本体论进行阐释,进而为我国科幻电影制作、生产水平实现全面提升提供借鉴.

    科幻电影"共同体"美学本体论话语阐释

    新时代背景下中俄战争电影民族性创新研究

    安超
    41-4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俄两国拥有丰富的战争历史,在世界战争历史上均留下了浓重的一笔,这为两国战争电影的创作提供了广阔的背景和丰富的素材.两国都试图通过电影对历史的回顾与反思来彰显本民族的精神内核.在新时代背景下,两国战争电影又由于历史、文化背景的差异形成不同的创作个性和艺术风貌.通过对两国战争电影艺术手法特征和应用实践的分析,可以进一步挖掘两国战争电影民族性在电影艺术中的价值及创新方向.

    新时代背景中俄战争电影民族性创新

    非遗电影的价值向度与实践理路:由《川剧往事》说开

    张絮
    48-53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中国电影市场的繁荣发展,电影题材类型日趋丰富.非遗题材以其鲜明的风格特点和深厚的历史底蕴被越来越多的影视创作主体所关注,创作者通过影像接续传统与现代、历史与当下,于光影流转中展现非遗之美、张扬文化之力.非遗电影的纷呈而出是不可忽视的文化现象,将非遗题材融入电影艺术是双赢之举,不仅助力影视文化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且对于非遗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也有着重要的意义.然而非遗电影并非是非遗元素的简单植入,而是要回归电影艺术本体,立足非遗的文化内核,坚守非遗保护原则,聚焦生命个体的人生图景,电影《川剧往事》以丰富的叙事层次讲好非遗故事,以时代精神激活非遗文化的生命力,于传统美学与现代艺术相融共生中实现非遗的时代发展.

    非遗题材电影《川剧往事》价值向度实践理路

    文化怀旧的诗意呈现:近年来我国电影中江南的空间性想象

    梁柰
    54-60页
    查看更多>>摘要:江南,作为当今中国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水平都处于领先地位的典型地域,一直是中国电影重要的聚焦空间.所谓"江南",不仅是一个地域空间,也是一个文化空间.近年来,我国电影对江南空间的呈现也兼具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视角,从地域江南到文化江南,从山水江南到诗画江南,从当代江南到历史江南,创作者不仅是将镜头对准江南景物简单记录,而是"用诗意呈现诗意",用电影语言力求还原江南的"意境之美",创作者对当地优秀传统文化的"回溯性"充满"忆江南"的怀旧意味.

    江南空间诗意呈现文化怀旧空间想象

    从荒诞美学到关注现实:导演宁浩作品的主题变迁研究

    石莉
    61-66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对宁浩二十多年的导演、监制等创作经历进行梳理,既能看到宁浩的影像表现力,也见证了宁浩从单一导演到"全能导演"的成长.作为一名科班出身,并且横跨艺术电影与商业电影的导演、监制、编剧,宁浩立足"荒诞喜剧"基调,跨越荒诞叙事与现实社会,以不间断的创作习惯,将个人体验与创作经验相叠加,不仅完成了导演"作者身份"的有效确认,也在讲述荒诞故事、塑造小人物的过程中,实现从荒诞美学到关注现实的叙事内容、主题等多重变化.通过梳理宁浩作为导演、监制的创作历程,对宁浩的创作风格、技巧等进行分析,并从荒诞美学、现实主义等维度阐释其主题变迁.

    荒诞美学关注现实宁浩主题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