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电影文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电影文学
电影文学

张霁虹

半月刊

0495-5692

dywxjb@163.com

0431-85939208

130021

长春市红旗街1118号

电影文学/Journal Film Literature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以电影文学剧本和电影理论为主的综合性刊物。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中国电影百年审美流变与民俗图景勾勒

    孟改正
    3-7页
    查看更多>>摘要:影视艺术承载着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使命.百年来,中国电影民俗镜像历经影戏美学、 政治诗意美学、 纪实美学到数字美学的审美流变,创作趋向从批判旧式陋俗、 弘扬新俗新气象、审视民俗多向性再到崇尚民俗视觉呈现.中国电影受社会主流意识及审美形态支配,是创作者与社会文化、 大众审美心理结构的镜像反映,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对不同美学时期影视民俗作品的梳理归纳,有利于重塑中华民族的民俗文化品格与电影艺术精神.

    电影民俗文化审美流变镜像

    后人类多种现实的建构

    李小杰
    8-13页
    查看更多>>摘要:人类中心主义认为人是"万物的尺度".可是随着科技的飞跃和人工智能运用的日常化,人类中心主义正受到撼动.本来以人为主的本体论逐渐变得多元,边界变得模糊,因此未来的人类将会是生活在多种"现实"之下的后人类,他们将面对多种现实之下情感、 交往等带来的冲击.随着过去人类中心主义被后人类理论和科幻电影逐渐撼动,多种现实与多种主体性被语言和信息符号建构而显得逼真可信,加上元宇宙的商业前景,多种现实已经到来.

    多种现实建构语言情感

    非遗纪录片创作中的叙事策略研究

    朱荣清钟欣颖
    14-19页
    查看更多>>摘要:非遗类纪录片作为民族瑰宝的影像呈现,真实、 生动地展示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展现了民族精神、 民族智慧和民族自信.当下纪录片创作者善于通过叙事策略来装饰非遗故事,增强影片的可视性,以观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获得关注,进而将非遗传承精神包裹在传承人的故事中,传递中国声音;同时,通过影像化叙事传递非遗保护的必要性,为研究非遗的文化价值与内涵提供便利,以传承人为引凸显民族文化魅力,以此来挖掘非遗传承的重要性.

    非遗纪录片叙事策略传承思考

    新世纪中国高票房电影与电影产业发展态势

    魏蓓
    20-26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票房电影是近年来中国电影产业发展的重要现象.2015年到2022年,中国20亿元以上高票房电影有26部.对这些高票房电影进行数据性分析,我们既可以概观中国高票房电影发展的整体特征、 形成原因,又能够总结出新世纪中国电影产业发展的相应态势和问题.在新时代中国电影发展大局当中,高票房电影现象实际上表征着中国电影多元化发展格局的建立,凸显着中国电影产业高票房发展的"新常态",并彰显着中国电影工业学派化的时代探索.

    高票房电影电影市场电影产业电影发展

    2021年中国电影的主题生成及话语锻造

    张宁
    27-33页
    查看更多>>摘要:2021年度电影人"破冰"后重整旗鼓,乘风破浪,使中国电影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从主题生成方面来看,国产电影不断拓宽主旋律表达的历史张力,汲取时事社会热点,突破"中国式"家庭镜像,延展悬疑犯罪叙事的空间,扩充奇幻喜剧的"现实"隐喻性,寻求"青春"的多级表意系统;从话语锻造方面来看,国产电影处处彰显出中国话语、 中国叙事、 中国元素、 中国精神的阐释体系,走向新的思维向度.

    国产电影主题生成话语锻造

    新媒体时代影视批评群体的现代发展与特质研究

    陆羽婕
    34-3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影视批评话语空间从进入新媒体时代开始,以影视从业者、 专业理论家、 两栖学者、 自媒体影评人及普通观众为主,形成了五大现代主要影视批评群体,并在虚拟网络空间中展开全民性的多元互动.由此,立足于影视批评发展脉络,回望各群体间呈现出何样的历时性特征,厘清他们如何应运而生,为何而发展,又在新媒体时代面临着怎样的挑战与机遇等问题,成为全面建设、 提升现代化影视批评话语体系的关键.

    影视批评新媒体时代群体文化传播特质

    暧昧的场域:对21世纪初中国电影阶级叙述的考察

    洪文豪
    39-43页
    查看更多>>摘要:考察21世纪初的中国电影后不难发现,阶级作为一种现实所指与话语范畴处于失语与被遮蔽的暧昧状态.但阶级叙述确实又或隐或现地存在于很多主流电影的叙事结构之中,并呈现出复杂的文化形态,如大众文化对电影中阶级话语的意识形态重塑、 中产阶级的文化想象与身份建构与阶级叙述中的去历史化想象.这一方面显示出21世纪中国电影的文化生产与改写能力;另一方面也启示我们,电影应该更加直面真实而沉重的阶级现实,让电影与现实发生血肉联系是每一个中国电影人的责任.

    暧昧阶级叙述大众文化身份建构去历史化

    新时代党史题材主旋律电影叙事策略审视

    徐丽莉
    44-46页
    查看更多>>摘要:党史题材主旋律电影是独具我国特色的主旋律电影类型,对于主流价值观培育和践行有着积极意义.新时代以来我国党史题材主旋律电影在叙事类型、 叙事视角和叙事方式上都有所创新,具体体现在叙事方式上宏微并重,抒发家国情怀;在叙事视角上英雄与平民衔接,激发榜样力量;在叙事表达中手段创新与形式创新相统一,弘扬主流价值.党史题材主旋律电影叙事策略的创新和运用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自信,对于学习党史、 认识党史有着重要价值.

    新时代党史题材主旋律电影叙事策略

    创造·掌控·演绎:论剧本杀主持人多重角色的建构

    周玖宏王艳
    47-51页
    查看更多>>摘要:剧本杀通过充满悬念的故事内容、 精心营造的游戏场景和独具特色的社交模式让玩家获得沉浸式的游戏体验,在我国年轻人族群中迅速兴起并深受喜爱.剧本杀主持人(一般简称DM)作为剧本杀游戏中必不可少的人物,更是玩家是否能够获得沉浸式游戏体验的重要因素.从角色理论出发研究,剧本杀主持人不仅是传统意义上的主持人,还在游戏中兼具了现场编剧、 全能导演和实力演员等多种身份,有效地发挥着多重角色的作用.

    剧本杀主持人角色建构身份认同多重角色

    数字时代中国类型电影的破局与野望

    林琳
    52-55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近些年来社会稳定、 经济不断向好,中国电影行业展现蓬勃发展态势.数字时代下,电影的传播和影响力不断扩大,中国电影顺势而为,展现出独有的魅力,也为世界电影注入新活力.在电影产业逐渐成熟的过程中,类型电影也逐步突破重围,涌现出一大批爱情片、 喜剧片、 武侠片等优秀类型电影,中国类型电影工业方兴未艾.同时,随着新世纪互联网的兴起,大大加快了世界电影的发展,改变了世界电影格局.中国电影为何能在数字时代屡创佳绩,强势崛起,个中规律值得探究.

    数字时代类型电影破局全新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