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电影文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电影文学
电影文学

张霁虹

半月刊

0495-5692

dywxjb@163.com

0431-85939208

130021

长春市红旗街1118号

电影文学/Journal Film Literature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以电影文学剧本和电影理论为主的综合性刊物。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时代镜像下章明电影的欲望话语及诗意诉求

    陈雪梅
    103-106页
    查看更多>>摘要:导演章明始终游离于主流电影话语之外,令其蜚声国际的《巫山云雨》以塔可夫斯基式的舒缓优雅开创了章明别具一格的诗意言说风格.章明常常被置于第六代导演群落中去讨论,但无论表现形式或是艺术诉求都将其与第六代明确地区隔开来.在颇具作者性的"巫山空间"当中,章明电影的现实性与人文性都是"具体的",透过时代镜像下"具体的人"和欲望的身体,呈现了生命原欲的躁动,深度触碰了当代现实主义电影忽视的生命的本真状态并实现了哲学思辨下的诗意探寻.

    章明中国导演欲望话语诗意

    电影意象论:金基德电影意象研究

    宋亓
    107-109页
    查看更多>>摘要:水、 人像、 动物是金基德导演生涯中相对较为重要的三种意象门类.其中,"水"意象可以被称为灵魂一样的存在,在其影片中常常被当作"欲望的载体";金基德导演作品中的画像与镜像对准了人像,从而形成一种"无处不在的凝视";而动物在他的影片中时常承担着呈现其宗教思想的意象作用,例如佛家的轮回或基督教的救赎,生命的置换成为这些思想在金基德的影片中的表达形式.本文旨在以电影意象论为出发点,归纳梳理金基德电影中的几种重要意象及其美学表达.

    金基德意象电影意象论

    具象性与视觉化:论庵野秀明动画中精神性空间的呈现

    王颂衡
    110-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庵野秀明在日本动画电影领域享有崇高地位,他的作品中充满了新奇的科幻想象,并且他在这些科幻创想的设定下设置了复杂精巧的人文内核.其作品堆叠大量精神意象,庵野秀明通过动画形式,将这些富含着象征意义的精神符号具象化,使其作品充满着多义性、 多元性和多阐释性.研究以《新世纪福音战士》和《新哥斯拉》两部庵野秀明代表作品为素材,从庵野秀明电影中的精神符号出发,尝试基于电影展现的叙事手法和内核省思,探索庵野秀明动画电影中精神性空间.

    庵野秀明精神空间《新哥斯拉》《新世纪福音战士》末世情结

    新主流电影的突破与超越:以《铁道英雄》为中心的艺术考察

    高春民
    114-118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国内电影市场稳步复苏的当下,《铁道英雄》遭遇了新主流电影的"滑铁卢".一部电影的成败与影片自身的价值内涵、 艺术意蕴及所处时代的现实境况等因素密切相关,受到主流价值观念与主流市场的双重考量和制约.《铁道英雄》在敬畏历史、 尊重事实、 戏剧情境的营造与人物形塑等方面有所建树与超越,但也在题材取舍、 艺术呈现及市场观影群体接受等方面呈示出一些局限与瑕疵.本研究对其进行艺术考察,期望为当下的革命历史题材电影的生产、 批评和研究提供有益的经验借鉴与价值参考.

    《铁道英雄》艺术考察新主流电影市场接受

    《了不起的老爸》的价值维度及表达策略

    陈如雪金世勳
    119-122页
    查看更多>>摘要:《了不起的老爸》的主人公并非家喻户晓的运动明星,其高潮阶段呈现的也仅是普通的城市马拉松赛,但电影依然展现出强大的感召力,这得益于其文本包蕴的多层次价值维度,即马拉松与主体性能量的关联,励志话语与生命美学的言说,亲情问题的探讨,以及对弱势群体的代言.在表达策略上,《了不起的老爸》也可圈可点.影片运用地域性元素来增加烟火气息,并注意悲喜之间的平衡.此外,影片在以亲情叙事为主的基础上,辅以友情、 爱情叙事,构建了一个美好动人的情感世界.

    《了不起的老爸》价值维度表达策略

    《狙击手》:新主流战争片的叙事革新

    钱禹澎
    123-126页
    查看更多>>摘要:《狙击手》以"平民英雄"作为重大历史的横切面,区别于以往追求"宏大场景"、 塑造"完美英雄"的主旋律电影,以"微观视角"进行故事叙述.《狙击手》为新主流电影寻求了叙事的革新,将经典叙事回归于电影故事,从"微观"处推进故事情节、 塑造人物形象.将新主流电影的价值输出从"宣教功能"引向"精神认同".《狙击手》的叙事革新,是新主流电影向经典叙事的回归,也是其与类型片融合的一次尝试.

    《狙击手》经典叙事微观视角叙事革新价值认同

    两代女性视角下的文化寻根之路

    于小静
    127-129页
    查看更多>>摘要:《来处是归途》是导演刘泽的一部山西方言电影.影片叙述朴素而又真实,在没有极大的故事冲突的背景下,将两代女性的情感困境徐徐展开.两人面对家庭和生死等问题的不同行为和感受是两代女性文化寻根的浅层表现,其核心本质是两者寻根方式的不同:夏天属于"血缘寻根",而夏母属于"地域文化寻根".影片导演通过这两代女性的"寻根之路"引导观众关注中国文化中给予个体生命的一种情感归属,找到属于我们民族特有的生活方式.

    女性视角文化归属感文化断裂个体回归民族自信

    从《大国粮仓》看纪录电影的文化传播与导向

    方丽杰
    130-133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国粮仓》是由熊延江执导的纪录电影,讲述了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从解决温饱问题到迈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和动人故事.该片在大国崛起的国际视角下,采访了60余位"三农"专家与基层百姓,以镜头语言表述百姓故事,展现出了对于粮食的独特观照,弥补了当前纪录片在选取主题时的盲区.同时,影片还将粮食的问题与中国的国力相联系,从而具备了更深刻的内涵,更是对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讲好中国故事"的号召的呼应.

    《大国粮仓》纪录电影文化传播主旋律纪录片

    《反贪风暴》系列的类型化论析

    张智慧
    134-137页
    查看更多>>摘要:《反贪风暴》系列由香港导演林德禄执导,共5部.在观众迅速转换兴趣热点的当下,即使一部电影与观众建立起了高度默契,要想成为一个能延续多部,长久保有生命力的IP也绝非易事.《反贪风暴》系列的成功,是与其高度类型化分不开的.在具体形态上,《反贪风暴》系列遵守类型片创作的基本原则,即公式化的情节、 定型化的人物、 图解式的视觉影像.在理论层面上,《反贪风暴》系列践行了由学者总结的文化冲突、 精神慰藉、 选择偏好与优势张扬等与类型片相关的理论.

    《反贪风暴》系列电影类型化

    另一种想象底层的方法:《奇迹·笨小孩》

    王欣汀
    138-140页
    查看更多>>摘要:电影《奇迹·笨小孩》讲述了青年景浩不懈奋斗,克服种种困难最终跨越城市底层的故事.影片以巨大的城市景观与宏大的时代背景为底色,通过以点带面、 动静结合等叙事方式构建起多重叙事层次的同时,叙事视角不断向下、 收紧,从而在展现人物形象的过程中,突出了影片的现实主义风格与积极基调.同时影片在人物命运与社会现实的呈现上,既向观众展现了独特的人文风貌与关怀,也展现了另一种想象底层的方法.

    底层现实主义人文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