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地球与环境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地球与环境
地球与环境

欧阳自远

双月刊

1672-9250

dqyhi@mails.gyig.ac.cn

0851-5891741

550002

贵州省贵阳市观水路46号

地球与环境/Journal Earth and Environment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地球与环境》(原名《地质地球化学》)为核心学术刊物,以环境地学为主要学科方向,主要报道与人类生存环境密切相关的地球大气-植物-土壤-水-岩石圈层之间物质运移的地质地球化学过程,以及人类、生态系统和地球相互作用所产生的各种环境问题,包括环境地质学、环境地球化学、第四纪地质学、环境水文学、灾害地质学、环境监测与评价、环境与健康等,设有“专题综述”、“研究成果”、“应用研究”、“实验研究”、“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问题讨论”等栏目。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不同氧气条件下红枫湖流域典型陆源植物有机质降解特征

    殷超冉光荣石琳于佳...
    244-252页
    查看更多>>摘要:植物残体有机质降解是生态系统中养分循环的主要过程.本研究选取红枫湖流域典型陆源植物开展了为期1年的不同氧气条件下有机质降解模拟实验,利用Power模型刻画有机质降解变化特征,并对影响植物残体有机质降解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缺氧环境和富氧环境下,C3植物残体分解剩余生物量比例分别为64%-77.3%和59.5%~76.8%,不同环境下的差异较小;C4植物残体分解剩余生物量比例分别为42.6%-57.4%和31.2%-43.5%,呈现出富氧环境降解程度高于缺氧环境的特征,且降解程度显著高于C3植物.C4植物具有较高的半纤维素、纤维素含量和较低的木质素含量,这是导致其具有较高降解程度和降解速率的主要原因.其中,半纤维素含量对降解速率的影响最显著,半纤维素含量越高,植物降解速率常数越大.不同C3植物残体的降解速率常数具有一定差异,在不同氧气条件下均呈现出马尾松>梧桐>水稻的变化规律.不同环境条件下C4植物降解速率显著不同,缺氧环境和富氧环境下,降解速率常数分别呈现出玉米>狗牙根>茅草和玉米>茅草>狗牙根的变化规律.

    陆源植物缺氧环境富氧环境降解速率

    滇东富源地区岩溶地下水水化学特征及控制因素

    陶兰初邹祖建涂春霖和成忠...
    253-265页
    查看更多>>摘要:岩溶地下水是滇东富源地区工农业生产及居民生活饮用水的重要供水水源,为支撑区内岩溶地下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及保护,系统采集了区内68组岩溶地下水样品,综合运用水化学分析、氢氧同位素分析以及多元统计分析等方法,对岩溶地下水水化学特征、氢氧同位素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岩溶地下水pH平均值为7.69,总体上呈弱碱性.水化学类型主要为HCO3-Ca和HCO3-Ca·Mg型,少部分为HCO3·SO4-Ca·Mg型.主要离子中除Ca2+和HCO3-以外,其余各离子均表现出很强的空间变异性.区内岩溶地下水微量组分Sr质量浓度为30.00~3 150.00 µg/L,平均值为522.38 µg/L,其中有40件岩溶地下水样品中Sr质量浓度达到了锶矿泉水的界限标准.此外,部分样品中Fe、Mn和Al含量较高,超过了Ⅲ类水质标准.区内岩溶地下水主要为当地大气降水补给,溶质组分主要受到碳酸盐岩溶解、人类活动以及阳离子交换作用的影响,但是阳离子交换作用总体上较弱.水化学组分中Ca2+、Mg2+、HCO3-以及Sr主要来源于碳酸盐岩矿物的溶解,Cl-、K+、Na+主要来源于生活污水,而Fe、Mn、Al以及SO42-主要来源于采煤活动产生的酸性废水,NO3-主要来源于农业施肥活动.因子分析表明,碳酸盐岩溶解、生活污水排放、采煤活动和农业施肥这4个因素对岩溶地下水水化学的贡献率分别为45.85%、22.24%、21.51%和10.40%,说明了人类活动对岩溶地下水水质有着不容忽视的影响,需要有针对性地采取防治措施.

    岩溶地下水水化学特征控制因素因子分析滇东富源地区

    《地球与环境》征稿启事

    26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