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党政干部学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党政干部学刊
党政干部学刊

魏子扬

月刊

1672-2426

dzgb@dzgb.org.cn

024-23981224 23981223

110004

沈阳市和平区五里河街18号

党政干部学刊/Journal Journal for Party and Administrative CadresCHSSCD
查看更多>>本刊是中共辽宁省委党校主办的综合性理论刊物,担负着全面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完整、准确地宣传、阐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引导广大党员和干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马列理论素养和实际能力,促进党的事业发展的任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中国共产党坚持自我革命的三重维度

    王喜满杨宁
    3-8页
    查看更多>>摘要:勇于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的鲜明品格和最大优势,也是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从理论上看,坚持自我革命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属性,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在要求;从历史来讲,坚持以自我革命应对"赶考"命题,为党长期执政提供了经验,也为走好新"赶考"之路提供了保证;面向未来,中国共产党应继续坚持自我革命,发挥政治、思想、组织、制度等的引领作用,实现社会革命的奋斗目标.

    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社会革命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干部教育培训重要论述的生成逻辑、体系架构和价值意蕴

    刘泽峰
    9-16页
    查看更多>>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干部教育培训重要论述,是新时代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理论创新和实践创造有机互动的崭新成果,根源于马克思主义干部教育培训理论,生成于中国共产党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百年实践,面向于新时代提升干部队伍建设水平的崭新需要.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干部教育培训重要论述内涵丰富、思想深邃,阐明了干部教育培训的重大意义,明确了干部教育培训的原则导向,指明了干部教育培训的实践路径,为做好新时代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提供了根本指引,为强化新时代广大干部能力素质提供了动力支撑,为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提供了思想保障.

    干部教育培训高素质干部队伍党的建设

    论工业革命与政治文明的现代性

    褚尔康牟聪达
    17-24页
    查看更多>>摘要:工业革命中大机器的广泛使用不仅提高了生产的速度,改善了工作条件,还深刻地影响着现代社会发展以及组织模式形态.在此背景下,工业文明本身不只是机器体系的形成和建构,更是一种丰富多彩的社会制度的组织力量,形成了一种类似机器组合体系并具有高度工具理性色彩的社会组织形态.工业革命以它与众不同的社会组织力度影响了社会经济活动,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政治制度的变迁,推动了政治文明建设新的制度体系、行为方式、权力运用形态的变迁.从某种意义上理解,工业革命本身就是一场根本性社会变革.随着技术进步和工业文明的发展,特别是以人工智能等为技术突破口的第四次工业革命越来越成为社会变革以及改变社会习俗、社会结构、社会价值观的关键性因素和力量,在理论层面分析和实践运行层面解读工业文明与政治文明发展的衔接与互动性关系,对于推进第四次工业革命背景下政治现代化的建设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工业革命政治文明现代性

    劳动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路径

    石柳柳
    25-32页
    查看更多>>摘要: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发展素质教育.新时代新征程中,强调"五育并举"进一步凸显了劳动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劳动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是改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劳动教育本身具有较强的实践性,能够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优势互补、协同共进.劳动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要依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在具体实践中,应增强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实现有机融入;提高教学模式的互动性,实现有效融入;完善教育教学评价体系,实现长效融入.

    劳动教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高质量教育新时代

    以人民为中心:中国式现代化观的价值意蕴

    邢新乐高奇
    33-39页
    查看更多>>摘要:资本主义现代化是资本主导的现代化,以资本增殖为动力,导致资本主义社会的两极分化和普遍异化.中国式现代化秉承马克思主义的人民立场,经过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多年历程,确立了"以人民为中心"的现代化观.这一中国式现代化观,包括现代化的起点——为了人民,现代化的过程——依靠人民,现代化的结果——成果由人民共享三个维度,以"人民至上"为最高价值观念,实现了"以人民为中心"从理论到实践的全面、全过程贯彻,标志着中国式现代化走出了超越西方的新型现代化之路.

    中国式现代化以人民为中心现代化观价值意蕴

    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

    王芳
    40-45页
    查看更多>>摘要:资本主义主导的现代性发展模式带来了世界各个国家和人类命运的分化.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真正在现实意义上破解了共同体困境和现代性危机,重塑了当代全球化的发展模式.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以全人类命运为出发点,以全人类共同价值和共同利益为目标,在世界现代化的发展进程中打造一种价值和利益相统一的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是中国提供给世界,解决现代性危机的最佳方案.人类命运共同体不仅在理论上建基于对虚假共同体的批判超越和现代性难题的破解重塑,更重要的是在实践层面上切实提供了实现多元向度新模式、构筑全球治理新道路、重构人类文明新范式的科学路径.

    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式现代化共同体困境现代性危机本质要求

    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与路径探析

    潘超韩卓鹏
    46-5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在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历史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理解和加强这种重要性必须深入学习习近平文化思想,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深刻内涵,把握其"根""魂""气"之所在,进而在此基础上探讨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价值与实践路径,这也正契合了习近平文化思想"明体达用,体用贯通"的鲜明特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国式现代化价值路径

    中国共产党纪检监察制度的逻辑设计

    赵旭王雪
    53-6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共产党的百余年发展历史是一部维护和坚守党的政治纪律的历史.回顾党的百余年发展历程,中国共产党纪检监察制度的逻辑设计从现代法治思维出发,借鉴了传统社会监察制度的优秀历史经验,同时坚持人民监督的基本理论,总结了建党百余年以来的客观规律,并创造性地建立了中国特色反腐治理模式——统一集中独立行使反腐败权能的监察委员会.此外,在中国共产党执政过程中,党的法治思维不断提升,不断将依法治国、依规治党的标准与治国理政的实践相结合,完善党政推进型治理模式,凸显了中国共产党纪检监察制度逻辑设计的与时俱进、为人民服务、实现反腐效能全面覆盖的价值追求.

    党的领导纪检监察制度法治思维逻辑设计全面覆盖

    数字赋能下沉式基层治理:基于农村基层治理"悬浮化"问题的分析

    谷生然袁叶欣
    62-71页
    查看更多>>摘要:税费改革后,农村基层治理场域出现"悬浮化"问题:政府"行动难""不行动",政策资源"下放未到位"并"选择性下放",基层治理的规范性与有效性失衡,村民自治与乡村共治共享局面尚未形成.数字技术赋能下沉式基层治理是克服农村基层治理悬浮化问题的必然要求,它不仅为公共权力下放提供新模式,为财政保障提供新平台,也为公共服务下沉提供新引擎,为公共精神重塑提供新场所.数字赋能下沉式基层治理的关键在于深化财政数字化改革、聚焦基层网格化数字治理与加强智慧村庄建设,从而破解农村财政之困,有效放权于农村基层,打造新型村庄治理共同体.

    基层治理治理"悬浮化"数字技术下沉式治理农村

    社会治理视域下伦理共识建构路径辨析

    孙莹章燕
    72-80页
    查看更多>>摘要:社会实践为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延续提供保障,伦理价值则构成了人类社会走向理想存在形态的前提.针对伦理共识建构过程中的矛盾和冲突,提出核心价值的实现路径,推动社会治理的实然向应然的转化是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社会治理的结果往往作为历史事实而客观存在,同时,作为研究逻辑的起点而展开.因此,以现实伦理共识的普遍原则为前提,通过修正公权力的道德价值,对自我与他人关系进行积极诠释,重塑美德并推动其实践品质的社会实现,能够生成伦理共识的基本框架规范,延展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实践价值,实现社会治理情境的权变性与伦理共识的稳定性之间的互洽.

    社会治理伦理治理道德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