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党政干部学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党政干部学刊
党政干部学刊

魏子扬

月刊

1672-2426

dzgb@dzgb.org.cn

024-23981224 23981223

110004

沈阳市和平区五里河街18号

党政干部学刊/Journal Journal for Party and Administrative CadresCHSSCD
查看更多>>本刊是中共辽宁省委党校主办的综合性理论刊物,担负着全面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完整、准确地宣传、阐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引导广大党员和干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马列理论素养和实际能力,促进党的事业发展的任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政治安全视域下的大党独有难题:动态过程与现实昭示

    曹海军杨世照
    3-11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大党独有难题的实质所指乃是党长期执政问题,深蕴强烈的安全意识.深描其中的关键篇章可以发现,党始终掌握国家安全的"总旋律"并主动与政治安全的动态过程接榫,能够根据现实形势的变化,适时调整安全方略、政策和措施,以此充分应对各种风险与挑战,确保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调适过程中,党始终坚持牢牢把握安全范畴的"三个支点",将政权安全逐渐上升为大安全格局中的"明线".这种调适还体现为根据不同场域的实际情况进行差异化处理,从而达到更加灵活有效的安全治理.此外,党的应对调适还成功激活了治理过程中的内生韧性、适应性、可持续性,实现了对国家安全问题准确识别、有力驾驭和精准把控.

    中国式现代化大党独有难题国家安全政治安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新征程的现实依据、规律性认识和实践路径

    张强
    12-19页
    查看更多>>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多次讲话中提及"新时代新征程",这表明我们向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个伟大目标迈进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这个新的历史阶段,既有发展又有成就,既有机遇又有挑战,新的起点有新的定位和认识,新的征程有新的策略和目标.通过客观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新征程不断开拓和奋进的现实依据,充分认识其发展规律并得出科学结论,同时针对如何巩固发展成果和面对世界新的动荡变革期的风险与挑战,从实践层面提出应对之策,有助于深刻把握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任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新时代新征程现实依据实践路径

    马克思人类解放思想的现实性解读

    方杲杨欣宇
    20-28页
    查看更多>>摘要:区别于之前的哲学家,马克思立足于物质生产实践,从"现实的人"出发,构筑起一座现实的关于人的解放的思想理论丰碑.马克思关于人类解放的设想来源于现实并深植于现实.在当代,必须坚定理想信念,深刻把握这一理论的现实性.中国式现代化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既内含人的解放终极旨归,又是马克思人类解放思想现实性的有力证明,发掘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的人类解放理论旨趣有助于进一步加深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为现代化强国建设提供理论指导.

    马克思主义人类解放现实性现代化

    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意蕴和传承发展路径

    张宏伟王雨宁
    29-3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式现代化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康庄大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根和魂,内含中国式现代化历史自信和文化自信的深厚底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中国式现代化赋予了鲜明的中国特色和中国品格,而中国式现代化则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当代文明,在与现代化交互砥砺的过程中不断焕发出旺盛蓬勃的生命力.新时代新征程,只有进一步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强化内涵阐释、创新表达方式、加强传播效能上下功夫,才能不断提升人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从而助力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

    中国式现代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中华文明

    批判与建构: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对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总体性"超越

    嵇睿
    36-4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共产党在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进程中,曾深受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影响,尤其在中国早期现代化发展阶段,学习借鉴苏联经验较多.但随着社会的发展,苏联模式逐渐暴露弊端和缺陷,中国开始独立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现代化道路,实现了从"以苏为师"到"以苏为鉴"再到"以苏为戒"的路径转向.在中国共产党的持续探索下,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越发成熟,并从基本方向、发展模式、战略路向、根本立场和领导方式五大方面实现了对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总体性"超越.归纳总结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特点和优势,有助于在新的历史节点下进一步明确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发展路径.

    中国式现代化苏联社会主义模式选择

    工商资本赋能乡村振兴的动因、潜在风险及优化路径

    蔡定昆魏晓轩
    45-51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进一步推进、政策红利的大量释放以及现代农业比较优势的凸显,工商资本主动融入"三农"领域,积极参与乡村振兴实践.实践表明,工商资本赋能乡村振兴的同时,也会带来一系列潜在风险.为规避工商资本赋能乡村振兴带来的风险,须优化工商资本下乡的路径,在实践中要充分尊重农民意愿,保障农民主体地位;构建差异化的利益联结机制,保障各主体合理的利益分配;完善政策设计,对工商资本做好引导、服务与管理工作.

    乡村振兴工商资本"三农"问题

    中国共产党调查研究方法的科学性意蕴

    周金伟
    52-59页
    查看更多>>摘要:调查研究是中国共产党的传家宝,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前提和基础.中国共产党科学把握调查研究的内涵本质和实践方略,使得调查研究这一工作方法具有鲜明的科学性.调查研究充分贯彻实事求是的科学思想路线,将一切从实际出发作为科学基础,把理论联系实际作为科学原则,将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作为科学目标;调查研究始终遵循党的科学理论指导,从而在工作过程中实现破题开局,推进革命、建设、改革、发展各项事业行稳致远;调查研究内在包含科学思维即辩证思维和历史思维,进而使得调研主体能够准确把握客观事物的普遍联系和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调查研究有机结合科学决策,并作为科学决策的起点和依据.大兴调查研究,是新时代新征程推进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调查研究实事求是辩证思维历史思维科学决策

    数字技术赋能基层党建工作创新路径

    刘敏
    60-65页
    查看更多>>摘要:加强数字技术的应用,是数字时代基层党建工作创新的必由之路,也是提升基层党建工作成效的重大举措.数字技术与基层党建工作的深度结合,融合数字化时代的诸多特征,赋予基层党建工作全新的发展方式.从响应时代发展要求、丰富基层党建工作技术手段、推动基层党建工作模式创新等方面剖析数字技术在基层党建工作中的应用价值,厘清数字技术赋能基层党建工作的内在机理,并围绕更新基层党建理念,做好顶层设计;夯实平台建设,拓展基层党建载体;加强资源开发,促进基层党建资源共享;聚焦技术发展,创新基层党建工具;建强人才队伍,提升基层党建数字化能力等方面提出数字技术在基层党建工作中的创新应用策略.

    数字时代党的建设基层党建数字技术

    空间生产理论视域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的空间分层及优化

    范蕴玉周建祥
    66-72页
    查看更多>>摘要: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大学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事关党的执政基础和国家政治稳定.空间生产能够通过空间中事物的生产和空间自身的生产为大学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提供支持与动力.从大学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的空间分层来看,可划分为生成认知认同的物理空间、培育情感认同的情感空间、提升理性认同的网络空间、强化行动认同的社会空间.基于此,可以以场景营造与亲身体验实现物理空间生产,以精神交融与情感共鸣促进情感空间生产,以队伍建设与方式创新推动网络空间生产,以关系拓展与教育引导助推社会空间生产,进而提升大学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

    空间生产理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意识形态认同空间分层

    数字技术赋能公共行政责任伦理困境的纾解与优化

    李森
    73-80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技术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已嵌入到公共行政体系,通过数字技术赋能推动公共行政现代化转型,为公共行政领域各项活动的快速开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助力.然而,由于数字技术应用及发展趋势的多变性和不确定性而引发的潜在的"数字利维坦",给公共行政的责任坚守带来了多元的、全新的伦理困境.注重和强化公共行政责任的伦理审视,切实提高公共行政领域数字化风险的防控意识,有助于保障公共行政的安全与稳定、公平与正义.

    数字技术公共行政责任伦理行政伦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