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摘要:煌斑岩是一种典型的富含挥发分的超基性—中性岩,作为深部幔源岩石,能很好地反映地幔源区的地球化学属性,为探究地球的深部构造和岩浆过程提供了有利窗口.本文以巢湖地区东南部的闪斜煌斑岩为研究对象,在野外地质调查及岩相学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磷灰石年代学、Sr-Nd同位素和全岩主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分析,通过数据定量模拟,剖析了岩浆过程和地幔源区特征,探讨了其形成构造背景.结果表明,巢湖闪斜煌斑岩(22CH09、22CH14 和 22CH17)磷灰石 LA-ICP-MS 206Pb/238U 加权平均年龄分别为 119±18 Ma、116.4±7.5 Ma 和 114±13 Ma,均形成于早白垩世.巢湖闪斜煌斑岩SiO2含量为39.80%~43.52%,Mg#值为63~70,K2O的含量为1.60%~2.46%,为碱性煌斑岩,且相对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s,如Ba、K、Cs),亏损高场强元素(HFSEs,如Nb、Ta、Zr、Hf),类似于弧相关的岩浆岩.巢湖闪斜煌斑岩具有低的(Hf/Sm)N和(Ta/La)N比值(分别为0.60~0.67和0.27~0.38),指示其源区经历了俯冲板片流体的交代作用;其高的Zn/Fe(0.001 2~0.001 5)及Fe/Mn值(65.54~84.49)表明其源区主要为辉石岩.数值定量模拟表明,巢湖闪斜煌斑岩可能源于石榴辉石岩小比例部分熔融(<4%),原生岩浆经历了约3%的橄榄石分离结晶作用.煌斑岩磷灰石原位87Sr/86Sr(t)值为0.706 9~0.707 8,eNd(t)值为-9.5~-6.8,与长江中下游带同期基性岩的Sr-Nd同位素组成相似,表明二者起源于同位素组成相似的富集岩石圈地幔.巢湖地区中生代岩石圈地幔与长江中下游带具有较高的亲缘性,长江中下游带与郯庐断裂带南段岩石圈地幔的分界可能介于巢湖闪斜煌斑岩与肥东杂岩之间.结合区域岩浆活动特点,本文认为巢湖闪斜煌斑岩为古太平洋俯冲板片后撤的产物,形成于弧后伸展构造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