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地质论评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地质论评
中国地质学会
地质论评

中国地质学会

任纪舜

双月刊

0371-5736

georeview@cags.ac.cn

010-68999804

100037

北京阜成门外百万庄路26号

地质论评/Journal Geological Review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为地质类学术性刊物。重点报道地质科学领域的学术成果、研究进展、国内外科技动态和会讯。主要刊载古生物学、地层构造学、矿物岩石学、地球化学、矿床学、水文工程地质等方面的论文和述评等。读者对象为地质工作者、科研人员及地质院校的师生。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热河生物群爬行类化石Monjurosuchus splendens中文译名讨论及其属种分类位置研究简史

    姬书安
    279-288页
    查看更多>>摘要:Monjurosuchus splendens是辽宁西部热河生物群中最早被正式命名的爬行类化石,该属种名称在最初以英文发表的论文中并没有明确其含义,导致它的中文称谓有"文珠龙"(属名)、"荣耀满洲鳄"、"楔齿满洲鳄"等几种说法.本文认为属名(Monjurosuchus)应尊重最初命名者论文中的日文摘要表述的含义,称之为"满洲鳄",而种名(splendens)的拉丁文并不是"楔齿"之义,应按其本义译为"华丽",因而Monjurosuchus splendens的正确中文译名应为"华丽满洲鳄".华丽满洲鳄的分类位置、以及其与辽宁西部另一爬行类化石"东方喙龙Rhynchosaurus orientalis"的关系长期以来亦存在着不同看法,直到20世纪末和21世纪初Monjurosuchus splendens作为有效属种名称被再次确认且被正确归入离龙目(Choristodera).本文回顾了该属种研究历史及其分类位置的认识变化情况,支持将其归入离龙目(Choristodera)满洲鳄科(Monjurosuchidae)、而且"东方喙龙Rhynchosaurus orientalis"为华丽满洲鳄Monjurosuchus splendens的晚出同物异名这一观点.

    Monjurosuchussplendens华丽满洲鳄分类位置离龙目

    黔西北普宜地区下三叠统嘉陵江组沉凝灰岩锆石LA-ICP-MS U-Pb年龄、微量元素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缪宇吴亮肖长源李锁明...
    289-310页
    查看更多>>摘要:早三叠世时期频繁的火山事件是导致全球性气候和海洋环境异常的主要原因,前人对早三叠世重要界线时期的火山事件地层开展了大量研究,但对典型界线时期以外的其他火山事件地层却鲜有报道.本文以上扬子西南普宜地区嘉陵江组两件沉凝灰岩为研究对象开展了岩石学、岩相学、锆石年代学及微量元素组合特征等方面的研究.沉凝灰岩样品具有典型岩浆锆石的内部结构和微量元素组合特征,两组沉凝灰岩锆石谐和年龄分别为250.6±0.6 Ma和249.1±0.8 Ma,代表了母岩岩浆中新生锆石的结晶年龄.沉凝灰岩母岩主要以酸性花岗岩类为主,次为中性正长岩类和少量基性岩类.嘉陵江组沉凝灰岩与二叠系—三叠系界线(PTB)凝灰岩及Olenekian—Anisian界线(OAB)绿豆岩具有同源性,形成于活动大陆边缘的碰撞造山环境,源区很可能位于中越边境地区长山构造岩浆带—十万大山火山带,且在陆壳碰撞过程中源区地壳处于持续的增厚阶段,下地壳增厚部位的部分熔融形成补给岩浆上涌并使早期结晶矿物发生了部分熔蚀.本文嘉陵江组沉凝灰岩样品250.6±0.6 Ma年龄对应着Smithian—Spathian界线时期的全球性降温及短期生物复苏事件;249.1±0.8 Ma年龄的样品对应Spathian亚阶中期极端高温气候和生物再次灭绝事件,再次证明了早三叠世时期频繁的火山活动是导致气候改变和生物周而复始新生和灭绝的重要因素.其原因可能是阳伞效应和温室效应等因素综合反馈的结果,但具体证据仍需要将来更多学科综合研究成果的约束.

    嘉陵江组沉凝灰岩锆石U-Pb年代学锆石微量元素生物迟缓复苏

    大民屯凹陷古近系沙河街组三段扇三角洲前缘沉积生物扰动特征

    江凯禧李晓光李铁军黄舒雅...
    311-32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陆相扇三角洲前缘沉积生物扰动特征,以辽河拗陷大民屯凹陷沈检5井古近系沙河街组三段扇三角洲前缘沉积岩芯为研究对象,对生物遗迹化石进行了鉴定,统计了垂向剖面上生物扰动层厚度和扰动指数的分布特征.依据主微量元素参数反映的沉积条件,探讨了生物扰动层厚度和扰动指数与沉积环境的响应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沈检5井S34Ⅱ和S34Ⅰ油层组发育生物扰动构造,生物遗迹化石以古藻迹(Palaeophycus)和漫游迹(Planolites)占优势为特征.生物扰动构造主要发育于水下分流间湾微相沉积物中,扰动层厚度在5~51 cm,扰动指数以3~5级为主.主微量元素参数分析表明S34Ⅱ和S34Ⅰ油层组沉积期的古气候、古生产力、古盐度和古水深条件相近,即为相对温湿的古气候、低古生产力、淡水—微咸水盐度条件和浅水沉积环境.沉积环境变化幅度小是造成S34Ⅱ油层组与S34Ⅰ油层组发育的生物扰动层厚度和扰动指数差异不明显的主要原因.但当前研究还难以明确单个油层组内生物扰动层厚度和扰动指数变化的主控因素.该项研究加深了对陆相浅水扇三角洲前缘沉积环境遗迹化石组成和生物扰动指数变化特征的认识.

    辽河拗陷大民屯凹陷古近系沙河街组浅水扇三角洲遗迹化石生物扰动

    孕震构造块体与相应地震区划分方法

    吴晓娲秦四清薛雷张珂...
    325-339,366页
    查看更多>>摘要:可靠地划分地震区可奠定地震预测与地震危险性评价的地质基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笔者等通过研究分析指出板内孕震构造块体侧向边界可由区域性大断层或由区域性大断层与板块边界界定,底边界为康拉德面或低速高导层;板间孕震构造块体为俯冲板块,可由区域性大断层和(或)板块边界约束;在同一个孕震构造块体和同一轮地震周期的地震具有内在联系.因此,地震区可定义为代表相应孕震构造块体地震活动的区域,其可表征该块体内源自锁固段破裂的地震活动.基于笔者等提出的孕震构造块体和相应地震区边界确定原则,把全球两大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和欧亚地震带)划分为62个地震区;每个地震区的分区方案均通过了多锁固段脆性破裂理论的检验,这说明方案可靠.进而,笔者等归纳总结了地震区划分方法.

    孕震构造块体地震区划分区域性大断层板块边界锁固段

    中国地质学会2020年度"十大地质科技进展"

    中国地质学会秘书处
    339,366页

    内蒙古西乌旗地区MXD-1井下二叠统寿山沟组细碎屑岩有机地球化学特征

    娄鹏程苗忠英施立志阮壮...
    340-35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下二叠统寿山沟组被视为二连盆地及其外围古生界重要的生烃层位,但是针对该套地层的有机地球化学研究程度较低,前期采集的样品多出露地表受风化作用影响严重,井下岩芯样品的有机地球化学研究还鲜有报道.本文以西乌旗地区MXD-1井下二叠统寿山沟组岩芯样品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分析有机质丰度、有机质成熟度、有机质类型并结合有机分子地球化学特征,深入探讨了寿山沟组细碎屑岩油气资源潜力和古环境意义.研究结果表明:①MXD-1井寿山沟组细碎屑岩总有机碳含量(TOC)介于0.26%~0.63%之间,平均值为0.41%;生烃潜量(S1+S2)介于0~0.81‰之间,平均值为0.04‰;镜质体反射率(Ro)介于3.85%~4.36%之间,平均值为4.10%;腐泥组、壳质组、镜质组和惰质组的相对含量分别为66%、18%、16%;②m/z 217质量色谱图上规则甾烷相对峰高呈"L"型,甾烷C27—C28—C29判别图中C27甾烷具有明显优势;③Pr/Ph值分布在0.49~1.23之间,平均值为0.61;伽马蜡烷指数为0.11~1.22,平均值为0.37;C23-三环萜烷的相对含量为0.24~1.40,平均值为0.73.结合已有的区域地质调查成果分析后认为:研究区寿山沟组细碎屑岩主体沉积于半深海环境,水体盐度较高、还原性强;有机物源具有陆生和水生双重补给,有机质主体属于Ⅱ1型;所分析的样品有机质丰度较低、成熟度较高,但是从沉积环境和有机质类型的角度判识,西乌旗地区寿山沟组细碎屑岩在油气勘查工作中是不容忽视的烃源岩,下一步研究工作需重点关注优质烃源岩的形成机理和有利分布区.

    二连盆地寿山沟组细碎屑岩有机地球化学沉积环境

    苏北东台坳陷古新统阜宁组三段微量、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王旭影姜在兴
    355-366页
    查看更多>>摘要:沉积岩的微量、稀土元素对沉积环境的水介质变化有着较高的敏感度,对于研究古环境、沉积物源性质和构造背景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前人对于东台坳陷元素地球化学方面的研究相对薄弱,利用元素地球化学资料解释古环境和源区性质方面的研究尚属空白.本文以苏北东台坳陷古新统阜宁组三段20件泥岩样品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微量、稀土元素测定,并分析其地球化学特征及所揭示的地质意义.结果表明:①Sr含量、Sr/Cu、Rb/Sr、Lan/Ybn比值指示干热气候;Li、Sr、Ni、Ga微量元素含量和Sr/Ba比值均指示淡水—半咸水的水体环境,整体以淡水环境为主,偶有咸水注入盆地,局部为半咸水环境;而V/(V+Ni)、V/Cr、Ni/Co、U/Th、δCe指示氧化—弱还原的水体环境.②Co/Th—La/Sc、La/Th—Hf判别图解和稀土元素配分模式,表明阜宁组三段沉积岩应来自于上地壳的长英质物质.③La—Th—Sc、Th—Co—Zr/10和Th—Sc—Zr/10构造背景判别图解反映了大陆岛弧与活动大陆边缘的构造背景,且与Bhatia不同构造背景杂砂岩的微量、稀土元素特征值的对比分析结果一致.

    苏北东台坳陷古新统阜宁组微量元素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内蒙古赤峰南窝铺铀矿床英安岩的SHRIMP锆石U-Pb年龄、地球化学特征及地质意义

    达朝元巫建华杨东光郭恒飞...
    367-384页
    查看更多>>摘要:南窝铺铀矿床位于西拉木伦缝合带以南、康宝—围场—赤峰断裂带(华北北缘断裂带的一部分)以北的白乃庙加里东期岛弧带和华北古板块北缘海西期俯冲—碰撞带,属沽源—红山子铀成矿带北东段红山子—广兴铀成矿亚带的一个铀矿床,铀矿体赋存在额里图组安山岩—英安岩—流纹岩组合中.该组合中的英安岩SHRIMP锆石n(206Pb)/n(238U)加权平均年龄为268.1±2.5 Ma(N=15,MSWD=0.85),结合安山质角砾凝灰岩的锆石U-Pb年龄为277.1±0.9 Ma,指示额里图组安山岩—英安岩—流纹岩的地质时代属早二叠世(乌拉尔世)—中二叠世(瓜德鲁普世)早期;英安岩SiO2=65.49%~68.23%,K2O=1.83%~2.56%,Na2O=4.13%~5.01%,(K2O+Na2O)=5.96%~7.47%,K2O/Na2O=0.43~0.59,(FeO+Fe2O3)=3.13%~4.63%,MgO=1.25%~1.79%,在TAS图解上落入亚碱性系列英安岩区,在FAM图解上落入钙碱性系列范围,在SiO2—K2 O图解上落入中钾钙碱性系列范围,在Na2 O—K2 O图解上落入I型花岗岩区;Al2 O3=15.74%~16.77%,CaO=2.87%~3.59%,A/CNK=0.95~1.12(平均为1.04,<1.1),标准矿物刚玉(C)的含量为0~1.74%,平均为0.96%,指示源岩为I型岩浆岩;英安岩稀土元素总量低,富集轻稀土,Eu无明显负异常,ΣREE=76.5×10-6~95.4×10-6,(La/Yb)N=4.97~12.5(平均8.95),δEu=0.80~1.13(平均0.94),稀土配分模式为右倾型,与安第斯型钙碱性系列火山岩基本一致.英安岩明显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Th、U、K、Sr等和亏损高场强元素Nb、Ta、P、Ti等,微量元素蛛网图与安第斯型钙碱性系列火山岩的形式一致,在Ce—SiO2、Al2 O3—Ga图解上均落入I型花岗岩区,在Ta—Yb、Nb—Y构造环境判别图解上落入火山弧花岗岩区域(VAG)及同碰撞花岗岩(syn-COLG)交界处,在Rb—(Y+Nb)、Rb—(Yb+Ta)构造环境判别图解上落入火山弧花岗岩区域(VAG),指示英安岩形成于俯冲作用下的岛弧环境.南窝铺铀矿床英安岩地质时代、岩石系列和形成构造环境的确定,不仅证实了早二叠世—中二叠世早期额里图组是红山子—广兴铀成矿亚带一个新的赋矿层位,而且揭示了岛弧型安山岩—英安岩—流纹岩组合也赋存有与火山岩有关的热液型铀矿,为深入开展热液型铀矿成矿理论的研究和进一步扩大铀矿勘查范围提供了新的基础资料.

    英安岩下二叠统—中二叠统额里图组内蒙古赤峰南窝铺铀矿床

    河北中山沟金矿含金石英脉中锆石U-Pb年代学及Hf同位素研究

    陈超张福祥王丰翔牛树银...
    385-398页
    查看更多>>摘要:热液石英脉型金矿石中锆石可以来自围岩,也可以由热液活动形成.因此,对其研究有助于揭示成岩成矿信息.中山沟金矿位于河北省张家口—宣化(张宣)地区,主要呈石英脉型产于水泉沟岩体西段,是张宣幔枝构造核部的典型金矿床之一.本文在矿区地质特征基础上,主要开展含金石英脉内锆石形态学特征、LA-ICP-MS U-Pb同位素测年以及Hf同位素研究.研究表明:石英脉内的锆石形态为自形—半自形,环带特征明显,Th/U值较高,平均0.97,具有岩浆锆石特征.锆石稀土元素含量(∑REE)为351×10-6~976×10-6,平均值为690×10-6,呈现出轻稀土(LREE)亏损、重稀土(HREE)富集特征,在稀土元素球粒陨石标准化曲线总体呈现出斜率基本一致的左倾型;17个锆石U-Pb年龄数据获得391±1 Ma的谐和年龄和391±3 Ma的加权平均年龄,两组年龄在误差范围内基本一致,代表了含金石英脉中岩浆锆石的结晶年龄.11个Hf同位素测试数据获得的εHf(t)值位于-21.4~-16.6,TDM1介于1.7~1.9 Ga,平均1.7 Ga,TDM2主要集中于2.4~2.6 Ga,平均2.5 Ga,在Hf图解中投影点均位于亏损地幔和球粒陨石演化线之下,基本靠近2.5 Ga古老地壳的Hf同位素演化线,反应了其源区物质在地壳中平均存留的年龄.结合区域、矿区地质和实验锆石特征,本文认为中山沟金矿成矿时代不早于391±1 Ma,推测可能形成于海西早期,存在燕山期热液叠加成矿.水泉沟岩体的主成岩时代为加里东末期—海西早期.

    张家口—宣化地区中山沟金矿U-Pb年代学含金石英脉幔枝构造水泉沟岩体

    湘赣边界鹿井铀矿床三维定量预测研究

    耿瑞瑞范洪海孙远强何德宝...
    399-410页
    查看更多>>摘要:湘赣边界鹿井铀矿床是一个大型的花岗岩型铀矿床,位于鹿井矿田的中部.本文系统收集及整合鹿井铀矿床的三维空间多源信息,包括地质、钻探、地球物理及地球化学信息等,构建了地质数据库及三维地质模型,实现地质空间的三维可视化.在此基础上,根据研究区赋矿地层、含矿岩体、控矿构造等地质要素与矿化空间的耦合关系,以及地化异常等找矿标志,构建了该区找矿模型.通过三维距离场、三维形态场等三维空间信息分析方法,确立含矿构造带、不同岩性接触界面,以及岩体隆起与凹陷的致矿影响范围,并对控矿要素信息进行提取.结合区内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等矿化识别标志,建立预测评价模型.利用三维证据权法开展定量预测,圈定了3处成矿有利靶区,为指导研究区深部及外围铀矿找矿工作提供支撑.

    三维建模多元成矿信息提取三维证据权靶区圈定鹿井铀矿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