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地质论评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地质论评
中国地质学会
地质论评

中国地质学会

任纪舜

双月刊

0371-5736

georeview@cags.ac.cn

010-68999804

100037

北京阜成门外百万庄路26号

地质论评/Journal Geological Review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为地质类学术性刊物。重点报道地质科学领域的学术成果、研究进展、国内外科技动态和会讯。主要刊载古生物学、地层构造学、矿物岩石学、地球化学、矿床学、水文工程地质等方面的论文和述评等。读者对象为地质工作者、科研人员及地质院校的师生。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新太古界Campbellrand亚群白云岩岩溶系统对南非Postmasburg锰矿田的影响

    常洪伦杜俊杨大勇时毓...
    535-55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分析新太古界Campbellrand亚群白云岩基底形成的岩溶系统对南非Postmasburg锰矿田发育和分布的影响,笔者等利用XRF和偏光显微镜鉴定技术,结合野外地质调查和岩芯钻探,对矿石的矿物成分、矿体中的Mn、Fe空间分布、Doornfontein砾岩的结构特征、白云岩容矿构造的形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Maremane穹隆上的Campbellrand亚群白云岩遭受了两次大规模的溶蚀.溶蚀构造引起沉积物分异,沉积建造底部Mn质最为富集,向外、向上逐渐由Fe质主导,形成褐锰矿—方铁锰矿—赤铁矿的序列,顶部则演变为铝土质岩.沉积序列中Mn+Fe质和Al质含量呈现出较强的负相关性.溶坑的特殊形态导致矿体受层控,但并不呈现规则的层状形态.东矿带的Wolhaarkop硅质角砾岩与白云岩中的燧石和硅质自云岩密切相关,而混合带和西矿带普遍发育的Doornfontein砾岩则是岩溶作用影响下锰质的成岩作用被推迟所形成,它们都是成矿期岩溶系统发育的间接产物.溶坑底部的锰土混合物揭示了成矿后期溶蚀作用的发生和沉积序列的坍塌破碎,小型的断层也造成了矿体的严重破碎和顶板地层的褶曲.Gamagara低山脊两侧分布的小型堆积型矿体也与后期地表岩溶系统长期的发育有关.

    南非锰矿白云岩岩溶系统地质成因

    古土壤干湿特征指示晚古生代气候演化

    吕大炜张奥聪张之辉高远...
    551-562,中插1-中插11页
    查看更多>>摘要:古土壤是地质历史时期气候变化的重要记录者,通过古土壤记录的信息,可以定性和定量重建深时古环境和古气候,为认识地质历史时期的各种地质事件提供依据.前人大多对特定区域展开古土壤研究,对全球性古土壤数据的整理和古气候、古环境研究相对较少.基于古土壤的干湿情况对古气候环境的指示作用,我们按照植物根迹、根系结构与根化石、黏土矿物以及古土壤的结构构造等依据,将前人报道的古生代(410~255 Ma)古土壤分为干旱古土壤和湿润古土壤两种类型.将古土壤干湿特征与其他气候敏感性沉积物进行对照,显示为干旱古土壤分布与钙质结核以及蒸发岩等指示干旱气候带的敏感性沉积物分布一致,湿润古土壤分布与高岭石、煤以及铝土矿等指示湿润气候带的敏感性沉积物分布一致.干旱古土壤大都分布在晚古生代中低纬度干旱地区;湿润古土壤大都分布在晚古生代赤道附近及中纬度湿润地区.通过以上分析认为,古土壤干湿特征可以作为一个新的气候敏感指标指示古气候环境,进而作为划分气候带的有力依据.

    古土壤古气候分带晚古生代气候敏感性沉积物古气候重建

    青海共和盆地高热机制数值模拟分析

    范桃园李冰闫臻
    563-572页
    查看更多>>摘要:共和盆地位于青藏高原东北缘,处于秦岭—祁连—昆仑造山带的交汇部位.盆地的平均热流值明显高于中国大陆地区热流平均值,也明显高于周边构造单元,表现为高热异常区域.笔者等结合区域地质、地球物理探测资料及近年来新获的热学参数测试数据,对共和盆地开展了热演化数值模拟,分析了共和盆地的高热异常机制.结果显示,如果将新生界地层作为一个整体考虑,实测的热导率参数不足以形成共和盆地的高热,必然有深部热源,如中—下地壳熔融体的影响.而结合地温曲线,对新生界地层进行分层数值计算分析,显示盆地高热异常形成的主要控制因素是浅表层松散的新生界沉积层的极低热导率,同时岩石圈以下的深部过程影响为共和盆地高热异常提供一定程度的区域热异常背景.

    共和盆地青藏高原干热岩热模拟

    冀北大滩盆地钾玄岩系列的厘定、岩石成因及与铀成矿关系

    高天栋郭恒飞姜山巫建华...
    573-590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滩盆地位于华北克拉通北缘隆起带和沽源—红山子铀成矿带西南段,盆地内五里营铀矿点赋存在义县期(早白垩世晚期)二长斑岩中.二长斑岩全岩为高钾、富碱、低钛、贫铁,富集轻稀土元素和大离子亲石元素,无明显Eu负异常,具有碱性系列和钙碱性系列的特征,属典型的钾玄岩系列;[n(87Sr)/n(86Sr)]i为0.707290~0.707399(平均值为 0.707343),[n(143Nd)/n(144 Nd)]i为0.511849~0.511895(平均值为 0.511876),εNd(t)值变化范围是-12.38~-11.49,[n(206Pb)/n(204Pb)]i为 17.236~17.343(平均值 17.296),[n(207Pb)/n(204Pb)]i为 15.407~15.428(平均值为 15.416),[n(208Pb)/n(204Pb)]i 为 37.666~37.707(平均值为 37.684).εNd(t)—[n(87Sr)/n(86Sr)]i、[n(143Nd)/n(144Nd)]i—[n(87Sr)/n(86Sr)]i、[n(207Pb)/n(204Pb)]i—[n(206Pb)/n(204Pb)]i和[n(208Pb)/n(204Pb)]i—[n(206Pb)/n(204Pb)]i图解显示岩浆来源与EM Ⅰ富集地幔密切相关,可能还有下地壳组分的参与.受太平洋板块洋壳俯冲和华北克拉通岩石圈拆沉的双重影响,其构造环境为拉伸环境,岩浆主要源于加厚陆壳底部物质的部分熔融.五里营铀矿化与下庄矿田"交点型"铀矿床成矿特征相似,赋存于一系列NNW向硅化、青磐岩化蚀变带内,其赋矿围岩二长斑岩(钾玄岩系列)所具备的富集地幔印记制约着U等大离子亲石元素的富集.

    钾玄岩系列EMⅠ富集地幔构造环境铀成矿大滩盆地

    有限元数值模拟技术在潜山裂缝定量预测中的应用——以珠江口盆地惠州凹陷惠州26构造为例

    高中亮李洪博张丽丽陈兆明...
    591-602页
    查看更多>>摘要:潜山储层的裂缝发育预测是勘探开发领域一个技术难题.目前多采用地震刻画、地震属性提取、周边钻井资料揭示以及岩芯观察等方法对地下裂缝的分布情况进行预测,但存在不少问题.笔者等通过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对珠江口盆地惠州26构造裂缝发育情况进行预测,并提出预测流程.该方法首先采用断层生长连接分析结合演化史分析建立合适的几何模型和数理模型,通过给定力学参数和边界条件,模拟裂缝主要形成期文昌期、恩平期的古构造应力场,最终通过对张应力和剪应力大小及分布的分析来预测储层构造裂缝的发育程度.模拟结果显示,文昌期裂缝强烈发育区位于F2断层西段和F1断层西段,在惠州26构造处,构造的高部位裂缝发育强度较强,在4井位置裂缝发育较弱,在7井位置发育较好的裂缝.恩平期受应力方向和大小的改变影响,主要的裂缝发育区集中在F2断层下盘惠州26构造高部位.将预测结果与钻井结果进行比较,预测结果和钻探结果较一致,印证了该方法在古潜山裂缝预测中的实用性.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不仅能够恢复构造裂缝形成期构造应力场的分布情况,也可以对储层构造裂缝的分布及发育程度进行预测,为裂缝型潜山油气藏勘探开发提供技术支持.

    潜山裂缝有限元数值模拟断层生长连接古构造应力场珠江口盆地

    地下水质量影响因素识别与定量评价——以广西桂林会仙湿地为例

    梁建宏彭聪潘晓东焦友军...
    603-614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在人类活动强烈的干扰下,湿地地下水环境日益恶化.传统的地下水质量评价方法因未区分天然高背景和人为污染的影响,评价结果不能全面、真实、可靠地表示出水质的实际状态.笔者等选取地下水主要超标指标进行因子分析,并根据各因子的得分和方差贡献率计算各采样点得分,并最终计算因子影响下的综合得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地下水主要有3个影响因子,因子1主要为天然高背景引起的高铁(TFe),锰(Mn)和铝(Al),因子2为农业及生活污水影响导致的NH+4、高锰酸钾指数(CODMn)和NO-2超标,因子3为天然与人为复合影响导致的I-污染.计算得出的综合影响程度与传统的水质评价结果吻合,综合影响程度得分图不仅可以得出地下水质信息,还可根据确定的因子得出天然与人为对地下水质的影响.

    因子分析地下水质会仙湿地影响程度得分图水质影响因素识别方法

    三维地震精细处理技术在识别煤田小断层中的应用

    邢涛韩建光朱广辉刘志伟...
    615-624页
    查看更多>>摘要:煤层中发育的断层构造不仅破坏煤层的连续性,而且往往与冒顶、突水、瓦斯突出等事故伴生,小断层等微幅构造的精确探测一直是煤田安全生产研究的重点.三维地震技术是目前获得煤区构造特征、识别小断层最有效技术手段之一,但常规地震数据处理技术难以满足现阶段煤田勘探精度的需求.笔者等针对煤田采区三维地震资料的特征,提出一种有效的煤田三维地震数据精细处理技术,通过对静校正、叠前去噪、振幅处理和反褶积等关键技术进行攻关试验,提高煤田三维地震资料的信噪比和分辨率,进而更好地识别小断层等微幅构造.通过对实际煤田三维地震资料进行精细处理测试表明,笔者等提出的精细处理技术对于煤田三维地震资料具有很好的实用性,在现有三维地震叠后偏移剖面基础上可以识别出煤层中5 m以内的小断层,验证了研究区煤田三维地震精细处理技术的有效性,体现了精细处理技术在煤田精细勘探中的重要作用.

    煤田小断层三维地震精细处理

    基于NSMC方法的某核工程场地裂隙地下水数值模拟不确定分析

    赵敬波周志超潘跃龙叶浩...
    625-638页
    查看更多>>摘要:裂隙介质渗透结构表现为高度的非均质性与各项异性.为了科学有效地预测某核工程场地裂隙地下水的流动规律,揭示裂隙岩体地下水的渗流特性,笔者等采用Pilot Point调参方法与null space Monte Carlo方法(NSMC),开展了裂隙岩体渗透结构的不确定性分析研究,构建了符合实际水文地质条件的多个渗流数值模型集合.结果表明:该方法获得的各个实现地下水位模拟结果能够与实际观测数据较好吻合,可反映工程场地裂隙地下水动力特征与流动趋势;各个实现的参数化渗透结构在空间上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但整体变化趋势是保持一致的,渗透参数的不确定性表现为在实测数据分布区域相对较低,钻孔空白区域相对较高;该方法可以弥补单一、确定性模拟结果在表征裂隙介质渗透结构方面的局限性,有效地降低模型参数的不确定性与随机性.此方法对进一步提升裂隙岩体渗流模拟精度与预测能力,深化裂隙地下水迁移规律的认识具有重要的意义.

    裂隙岩体渗透结构nullspaceMonteCarlo方法不确定分析PilotPoint方法

    南京河西地区地面沉降成因分析

    刘刚徐成华施威李兆...
    639-64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查明南京河西地区地面沉降的成因,笔者等在系统研究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条件的基础上,研究了地面沉降的分布特征和发展规律,以及地面沉降与地下水位、软土分布及建筑荷载之间的关系,进而揭示了南京河西地区地面沉降的成因.研究结果表明:南京河西地区不开采地下水,地面沉降与软土层厚度和建筑荷载分布关系密切,地面沉降主要受建筑工程影响,即建筑荷载和深基坑降水的作用.

    地面沉降有效应力原理建筑荷载软土变形

    东特提斯域兰坪盆地含盐系地层云龙组研究:进展与问题

    张大文王友郡柴广路
    648-668页
    查看更多>>摘要:兰坪盆地位于东特提斯构造域,是三江地区的重要成矿带和中国海相找钾的潜在地区之一.其中,云龙组发育厚层膏盐蒸发岩系,是盆地内的重要含盐层位.为了更好地理解兰坪盆地在特定时期的成盐成钾条件和钾盐成矿潜力,笔者等从地层年代、古气候环境以及碎屑岩和蒸发岩物源等方面对近些年来围绕云龙组的研究工作进行了总结梳理,获得以下主要结论和认识:①多种同位素定年结果基本限定云龙组地层年代为白垩纪,但目前缺乏直接的精细年代学研究;②古纬度演化表明盆地自晚三叠世以来长期处于副热带高压带内,云龙组沉积期间总体表现为炎热、高温特征,同时存在炎热干旱与温暖湿润交替的古气候环境;③云龙组蒸发岩物源以海水为主,而碎屑岩主要来自大陆上地壳再旋回造山带的长英质岩石,其碎屑锆石年龄谱可较好地与扬子、松潘—甘孜和南羌塘陆块以及盆地内部与周缘缝合带的岩浆岩对比;④兰坪盆地云龙组与蕴藏有中国大陆目前唯一固体钾盐矿的思茅盆地勐野井组具有可对比的沉积序列、地层年代、古气候和物源演化特征,指示了良好的海相成钾前景.下一步,开展建立在云龙组精细地层年代基础上的"气候—构造—物源"耦合关系研究,是深刻认识兰坪盆地钾盐成矿条件和资源潜力的关键.

    兰坪盆地云龙组地层年代古气候环境物源钾盐成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