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地质论评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地质论评
中国地质学会
地质论评

中国地质学会

任纪舜

双月刊

0371-5736

georeview@cags.ac.cn

010-68999804

100037

北京阜成门外百万庄路26号

地质论评/Journal Geological Review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为地质类学术性刊物。重点报道地质科学领域的学术成果、研究进展、国内外科技动态和会讯。主要刊载古生物学、地层构造学、矿物岩石学、地球化学、矿床学、水文工程地质等方面的论文和述评等。读者对象为地质工作者、科研人员及地质院校的师生。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论中国铅锌矿床的主岩+成因综合分类

    宋学信
    813-822页
    查看更多>>摘要:铅锌矿床分类是铅锌矿床地质学的最主要研究课题之一.在《中国矿产地质志·铅锌矿卷》研编过程中,笔者对国内外有关铅锌矿床分类的文献进行了较详细的调查、研究和梳理,并且根据对国内外许多重要铅锌矿床的研究实践,提出了中国铅锌矿床的主岩+成因分类.该分类将中国铅锌矿床划分为11个类型,包括:沉积岩为主岩喷流沉积型、碳酸盐岩为主岩(后生)型、砂岩铅和砂砾岩铅锌矿床、火山岩为主岩块状硫化物型、与侵入岩有关的铅锌矿床、陆相火山岩型、非岩浆成因中低温热液型、非硫化物型、砂矿型、复合型和叠生型.笔者总结提出的中国铅锌矿床综合(主岩+成因)分类表能较好地涵盖全国的铅锌矿床类型、亚型、矿床式及其代表性矿床.复合型和叠生型是中国铅锌矿床特色,找矿前景良好,应加强勘查、开发和研究.

    分类铅锌矿床中国矿床类型矿床亚型矿床式主岩+成因

    论华夏成矿省——贺陈毓川院士九十华诞

    杨明桂陈祥云吴俊华衷存堤...
    823-838页
    查看更多>>摘要:笔者等对《中国矿产地质志·华南洋—滨太平洋构造演化与成矿》一书(2020)厘定的战略矿产资源居于重要地位的华夏成矿省作些简要论述:①该成矿省处于古华南洋成矿域与滨太平洋成矿域强烈复合地带,历经早前寒武世克拉通—华南洋—华南裂谷系—陆表海—大陆的发展演化,又受到多期造山特别是空前强烈的燕山期陆内活化造山,并且是一个世界级钨地球化学块体,构成了优越的成矿基因;②主要成矿特征:包括华南洋及其陆缘弧盆残体成矿,南华间冰期与冰后期大规模沉积成矿,多期大规模S型岩浆以钨为首的有色、铀、贵金属、非金属成矿,Ⅰ型岩浆以铜为首的铁、有色、贵金属成矿以及钦杭成矿带超大矿床集群与"深地"找矿之眼等;③燕山运动岩浆与成矿"核幔式"时空演化规律以及多体系复合构造格局与陆洋左行扭动与洋壳俯冲为主导并有板内挤压、地壳蠕散相复合的动力学机制.

    华夏成矿省成矿基因成矿特征燕山运动成岩成矿动力机制

    南岭成矿规律与百年勘查成果及新一轮找矿建议——《中国矿产地质志·南岭卷》研编

    秦锦华王登红王岩黄凡...
    839-860页
    查看更多>>摘要:南岭成矿带是华南乃至全国最为重要且独具特色的成矿带之一,对其成矿规律的探索研究虽然历史悠久但每一次的成果总结都会推进新一轮找矿突破.笔者等在前人大量研究资料的基础上,对南岭成矿带的能源矿产(煤矿和铀矿)、有色金属矿产(钨、锡、钼、铋、铜、铅锌等)、贵金属矿产(金矿和银矿)、稀有金属和稀土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萤石)的成矿特征、时空分布规律进行了总结,并将南岭成矿带矿产按前寒武、加里东旋回、华力西旋回、印支旋回、燕山旋回及喜马拉雅旋回6个旋回厘定出21个矿床成矿系列和23个矿床成矿亚系列,为区域矿产勘查工作部署及成矿预测奠定了理论基础.为了保障能源资源安全,笔者等提出了南岭成矿带区块出让的原则性意见和柿竹园、香花岭、崇余犹、富贺钟、坪宝、三南等15个大型资源基地找矿的建议,为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提供了科学指导.

    南岭成矿规律成矿系列成矿预测区块出让大型资源基地

    《南岭成矿带成矿规律图》研编创新点及其找矿意义

    王岩王登红秦锦华黎华...
    861-873页
    查看更多>>摘要:由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所编制出版的《南岭成矿带成矿规律图(1∶80万)》,是迄今为止矿种最全、资料最新、信息量最大的全面反映我国南岭勘查成果与成矿规律的区带级别(Ⅲ级成矿单元)成矿规律图.该图件研编实现了 4大创新点:①涵盖了南岭已发现的2903处独立矿产地,包括能源、金属、非金属和水气矿产等4大类的76个矿种,实现了南岭成矿带矿种与矿产地的全覆盖;②归并了地质底图的地层并淡化显示,突出华南岩体、隐伏岩体的特色,使得不同构造—建造层地质单元的分布格局一目了然;③实现了矿产地、规模、类型、时代、成矿系列五位一体的综合图例设计,矿产地表达更简洁、直观;④综合成矿系列图、表、成矿体系图、剖面图等,以区域规律图编制的新思路和新方法,更集中反映和彰显南岭成矿带最新科研成果.该图件的研编有助于直观展示南岭成矿带矿产的时空分布格局,深入总结成矿规律,科学圈定重要找矿远景区,对于全面指导南岭的地质找矿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南岭成矿规律成矿规律图成矿系列找矿远景区

    中国不同时代主要类型铜矿床硫同位素特征及其成因意义

    赵晨辉王登红王成辉应立娟...
    874-884页
    查看更多>>摘要:硫同位素是示踪矿床成矿物质来源的重要手段,对于揭示硫的物质循环也具有参考意义.笔者等选择我国不同类型、不同时间、不同空间的8个大型、超大型铜矿床,系统搜集和整理了 1415个硫同位素数据资料,结果发现:①空间上,矽卡岩型、斑岩型和海相火山沉积型三类铜矿硫同位素组成显示"上重下轻"、"中轻边重"的规律.②时间上,矿床尺度从成矿早期到成矿晚期,不同类型矿石的δ34S值逐渐增大;全国尺度不同类型铜矿中黄铜矿的硫同位素组成,从老到新,δ34S值由正变负,与矿床尺度的变化规律相反.③对找矿的指示,甲玛和大宝山矿床中富矿体中硫化δ34S值偏高,在阿舍勒矿床靠近矿化中心的黄铁矿δ34S值偏低,胡篦型铜矿早期富钴黄铁矿δ34S值高于晚期贫钴黄铁矿δ34S值.总体上,除新太古代红透山铜矿之外,其他时代不同类型铜矿中黄铜矿δ34S值从元古宙到古生代到中生代再到新生代,明显降低,与地球演化有关.

    硫同位素铜矿大型矿床典型矿床成矿规律

    藏西北多龙矿集区拿若斑岩铜(金)矿床磷灰石矿物学特征及地质意义

    李发桥唐菊兴宋扬林军...
    885-906页
    查看更多>>摘要:拿若矿床目前是藏西北改则县多龙矿集区第三大斑岩型铜(金)矿床,前人开展了系统的成岩成矿年代学、成矿地质背景等研究,但空间蚀变分带和岩浆演化过程等方面研究较为薄弱.笔者等以拿若矿床磷灰石作为研究对象,在大量钻孔科研编录的基础上,开展了磷灰石矿物学和矿物化学研究,探讨拿若矿床磷灰石矿物彩色阴极发光特征与蚀变分带的耦合关系,揭示含矿岩浆演化期次及氧化还原状态.磷灰石彩色阴极发光特征显示,拿若矿床磷灰石彩色阴极发光(CL)特征主要表现为黄褐色、绿色—亮黄色和灰黑色,分别对应未蚀变、钾化蚀变和绢英岩化蚀变环境,磷灰石彩色CL特征与其所处蚀变环境的关系验证了笔者等重新厘定的拿若矿床斑岩系统"双钾化带"空间蚀变分带结构.磷灰石电子探针(EPMA)主量元素测试结果显示,磷灰石的CaO=53.5%~56.5%,P2O5=39.5%~42%,F=1.26%~3.24%,Cl=0.01%~1.99%,SO3=0~1.28%,由此计算的 XF=0.68~1.76,XC1=0.001~0.58,XOH=0.21~1.05.不同类型、阶段的磷灰石挥发分(F、C1、OH)、SO3等成分含量变化趋势反映了拿若矿床岩浆—热液演化过程发生了气体饱和—→流体出溶—→金属沉淀的过程,并揭示了成矿岩浆高氧逸度的性质.此外,环带状岩浆磷灰石反映了隐爆角砾岩系统发育了三期次岩浆作用,并指示了第Ⅰ、Ⅲ期岩浆活动具有更高氧逸度特征,与成矿关系更加密切.因此,笔者等认为在多期次岩浆热液叠加型斑岩铜矿床中,磷灰石在辅助厘定蚀变类型和反演岩浆—热液演化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价值.

    矿物学矿物化学磷灰石斑岩型矿床拿若西藏

    纳米比亚罗辛地区矿化白岗岩铀矿物学研究及意义

    陈旭范洪海何德宝陈金勇...
    907-923页
    查看更多>>摘要:罗辛矿床为世界级白岗岩型铀矿床,存在SJ、SH、SK、Z17、Z19等多个矿(化)带,各矿(化)带矿物组合存在较大差异,但系统的矿物学研究程度不高.本次工作通过岩矿鉴定、扫描电镜观察、电子探针分析等方法,系统研究罗辛地区主要矿(化)带铀矿物共生组合及赋存状态.结果显示,白岗岩矿化按矿物组合可划分为3类:①晶质铀矿+锆石+磷灰石组合,主要分布在Z17、Z19、SJ矿床(带);②铀石、铀钍石+榍石+磷灰石组合,主要分布在SH矿床;③贝塔石组合,主要分布在SK、SH矿床.研究区铀成矿可划分为3个期次:岩浆期、热液期、表生淋积期.岩浆期为主成矿期,研究区晶质铀矿电子探针化学年龄为505±11 Ma,代表岩浆期成矿年龄.SH应进一步寻找铀石、铀钍石+榍石+磷灰石组合矿化白岗岩.

    矿物组合多期成矿白岗岩型铀矿床纳米比亚罗辛地区

    彻头彻尾错误的卤水勘查规范——答李博昀教授等

    钱学溥
    924-931页
    查看更多>>摘要:卤水勘查规范编写组李博昀等6人撰文"试论现行盐湖卤水矿勘查规范的适用性——兼与钱学溥先生商榷"(李博昀等,2023),认为,"现行卤水勘查规范,总体是一部适用的规范,没有发现大的问题".然而,笔者认为,规范编写组把卤水视为固体矿产,要求依照固体矿产勘查的方法,按工程网度施工几十个、几百个地质孔以确定卤水的地质储量,是极端错误的.执行现行卤水勘查规范,造成了重大的经济损失,扼杀了深层卤水的开发.目前,这个彻头彻尾错误的规范,迫切需要进行修订.笔者提出了一个《卤水矿产地质勘查纲要》,供修订该规范参考.

    卤水勘查纲要

    塔里木盆地下志留统柯坪塔格组沉积和层序地层特征——以柯坪县阿恰剖面为例

    王正和张荣虎岳勇余朝丰...
    932-944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不同的研究位置或区域,目前,塔里木盆地志留系柯坪塔格组三级层序划分方案不一,这制约了对该段地层区域构造—沉积演化及油气勘探方向的认识.笔者等结合露头、公开的钻井、地震及已有的研究成果,对柯坪阿恰地区的柯坪塔格组露头剖面沉积与层序特征进行了系统分析,认为:①阿瓦提凹陷西缘阿恰地区柯坪塔格组以混合水动力控制下的三角洲沉积体系为主,自下而上,下段为由粗至细再到粗的沉积旋回,中段与上段整体构成向上变粗的沉积旋回;②柯坪塔格组顶、底及内部的不整合面可将其分为2个三级层序,其下段构成第一个三级层序(SQ1),中段和上段构成第二个三级层序(SQ2);SQ1中低位体系域(LST)、海侵体系域(TST)及高位体系域(HST)均发育,SQ2中只发育TST和HST;③柯坪塔格组中段与下段的界线对应于晚奥陶世赫南特期全球冰期海平面下降所形成的不整合;④水动力条件不同,导致LST中以河流作用为主,HST中波浪与潮汐作用大于河流作用;⑤SQ2中的TST为区域性的优质盖层,与SQ1中的HST可构成良好的盖、储组合,故SQ1中的HST可作为该套地层中的首要勘探目标.

    沉积特征层序地层柯坪塔格组志留系阿瓦提凹陷塔里木盆地

    微陆块属性厘定的依据——以中亚造山带南缘中段为例

    王振义张进吴春娇赵衡...
    945-959页
    查看更多>>摘要:造山带中残存有许多前寒武纪地质体,其中一些被当作前寒武纪基底用于探讨所在微陆块的大地构造属性.由于微陆块属性对于造山带结构和演化具有重要意义,以及所讨论的前寒武纪地质体蕴含地球早期历史演化信息,对微陆块属性的厘定成为造山带研究的重点和难点问题之一.笔者等以中亚造山带南缘中段的微陆块为例,总结梳理了微陆块厘定的相关依据:岩石组合和变质变形特征,碎屑锆石谱峰显示的源区时代特征,地质事件序列,前寒武纪地壳演化信息,继承锆石、捕获锆石和古生代侵入体同位素显示的深源地壳信息,以及地球物理等方面的特征.由于不同学者采用的厘定依据不同,对微陆块属性认识争论不断,即使相同依据也有一定的差异,从而影响对造山带结构和演化的认识.基于以上原因,笔者等认为前寒武纪基底的亲缘性探讨不仅要注重岩石组合和形成时代,还要在精细野外解剖和高精度年代学工作基础上,注意其变质—变形特征、接触关系、源区时代特征、岩石成因和构造环境、地壳增生信息和深源地壳信息等的综合对比分析,以得到较全面依据,探讨其构造属性.当获得一组前寒武纪地质体信息时,可先进行同构造单元内对比,再与其他构造单元对比.当特征相异时则需进行构造单元拆分或考虑构造就位的可能(包括但不限于推覆体、走滑外来体、俯冲刮削的构造岩片);当特征相似时,可能指示了相同微陆块的裂解或破坏或者不同的微陆块共同经历了相似的前寒武纪演化历程.

    微陆块大地构造属性前寒武纪北山造山带中亚造山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