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电子器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电子器件
东南大学
电子器件

东南大学

孙立涛

双月刊

1005-9490

dzcg-bjb@seu.edu.cn

025-83794925

210096

南京市四牌楼2号东南大学

电子器件/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Electron Device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主要向国内外介绍有关电子学科领域的新理论、新思想、新技术和具有国内外先进水平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技术进展。本刊发扬学术民主,坚持双百方针,为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促进电子科学技术快速发展和国民经济建设服务。 本刊主要刊登真空电子学、微波电子学、光电子学、薄膜电子学、电子显示技术、激光与红外技术、半导体物理与器件、集成电路与微电子技术、光纤技术、真空物理与技术、表面分析技术、传感技术、电子材料与元器件、电光源与照明技术、电子技术应用,并涉及电子科学领域里的最新研究动态。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多态忆阻的新型前馈神经网络仿真电路

    丁倩雯张粮洪聪张子恒...
    1249-1256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多阻态忆阻器,提出了一种神经网络电路仿真实现方法.该方法采用理想忆阻器和高性能MOS管模型构建1T1M(1 Transistor 1 Memristor)的权重结构单元,结合低功耗运放和寄存器技术,设计了一种神经网络运算电路.该神经网络电路的层与层之间可以传递正负浮点数信号,实现对应的权值加和、偏置信号设置、分类以及信号激活功能.仿真实验同上位机对比的结果表明,该模型通过高速信号处理能力提升前向人工神经网络的运行性能.此外,在实现相同神经网络结构的情况下,不仅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忆阻阵列中存在的漏电流现象,还有效节省了硬件资源.

    忆阻器神经网络1T1M性能

    迁移深度学习地基云图自动识别的网络微调学习过程

    段向军王敏
    1257-1261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了一种将迁移学习引入到地基云图自动识别深度学习网络中的学习过程,其中深度学习网络采用AlexNet经典网络模型,数据集采用ImageNet样本库进行预训练,学习过程中采用微调操作对网络的权值进行最佳调整.通过对10类地基云图的仿真实验,可以看出,由于云图类别较多,分类任务较难,将迁移学习和微调方法引入到深度学习地基云图自动识别中,是可行和有效的.该方法的有效实施,为深度学习在高精度的地基云图分类以及其他领域图像识别奠定了技术基础.

    卷积神经网络地基云图迁移学习深度学习微调

    基于滑模变结构的重复控制VIENNA整流器研究

    黄一粟邵如平肖俊袁东林...
    1262-1265,1272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于传统VIENNA整流器开关器件少、功率因素高且无需设置驱动死区时间等优点,VIENNA型整流器受到国内外研究者广泛关注.然而其动态响应速度慢、电流谐波大易产生电网污染、抗干扰能力差等问题,成为学者研究突破的方向.目前最广泛使用的VIENNA整流器的PI控制,在鲁棒性和动态性能及上述问题中存在不足.为实现整流器性能的优化调节,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滑模变结构的控制策略.即采用滑模变结构控制作用于电压外环、采用重复控制应用于电流内环.通过仿真得到电路参数对比图,验证该控制策略的显著优势.证明内模控制采取重复控制策略的VIENNA整流器具有良好的鲁棒性及动态性能.

    VIENNA整流器滑模变结构重复控制性能优化

    三相VIENNA整流器频率自适应快速重复控制策略

    王素娥缑杨科郝鹏飞燕晨阳...
    1266-1272页
    查看更多>>摘要:提出一种应用于VIENNA整流器的频率自适应快速重复控制方法.通过基波频率下的坐标变换,VIENNA整流器的6k±1次谐波转化为6k次交流分量,该方法根据交流分量设计内模部分的谐振频率,其分数延时部分使用拉格朗日插值多项式代替,有效的提高了电流内环的动态响应速度.当电网频率波动时,通过在线调整重复控制器内模的谐振频率,使谐振频率跟随谐波频率的实际值,从而使VIENNA整流器在电网频率波动时获得更高的电流质量.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控制策略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VIENNA整流器快速重复控制频率变化电流质量

    基于模糊PI和重复控制的逆变器复合控制研究

    江玮刘鸣陈瑶琴季青川...
    1273-1277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微电网单相并网逆变器工作时并网电流谐波较大,且单纯PI和重复控制无法获得较好抑制效果的问题.结合模糊PI控制与重复控制的特点,提出LCL型单相并网逆变器的模糊PI和重复控制的复合策略,设计分析逆变电路参数和控制器参数,进行数值仿真和实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并网电流的THD含量由原有PI控制的21.82%降为复合控制的4.59%,并网电流的波形畸变率得到有效降低,该控制策略具有较好的电流谐波抑制能力.

    模糊PI重复控制微电网并网逆变器

    高频隔离微网互联变流器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薛慧杰朱天璋田启川
    1278-1282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性能的控制系统是交直流混合微网高频隔离互联变流器可靠运行的先决条件.由于高频隔离互联变流器拓扑复杂,开关器件数量多,常规控制方式无法满足其控制要求.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基于DSP和CPLD设计了一种高频隔离交直流混合微网互联变流器的控制系统.DSP在控制系统中负责信号采样、处理、控制环路补偿以及控制策略的PWM实现.CPLD负责过渡过程中开关器件的电压电流特征监测.通过反馈调节控制,实现高频隔离变压器磁芯偏置抑制和交流微网侧波形的控制.根据控制信号和交流侧换流过程的模态转换,实现变流器的零电流关断软开关.最后实现了设计方案并进行了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了所设计的控制系统的可行性.

    混合微网互联高频隔离控制数字信号处理器

    一种新型NPC非隔离光伏并网逆变器

    林涛
    1283-128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三电平MPC非隔离并网逆变器具有开关损耗小、共模特性好、输出失真小等优点.提出了一种高可靠性的三电平半桥MPC逆变器,该拓扑只需要4个开关管和两个二极管就具有恒定的共模电压.更重要的是,与传统的半桥NPC逆变器相比,本文提出的拓扑结构可以在不增加死区时间的情况下避免桥臂直通问题.此外,与大多数NPC半桥逆变器和双Buck型半桥NPC逆变器相比,该拓扑具有更低的导通损耗.分析了该拓扑结构的共模模型和工作原理,证明了其优越性.最后,搭建仿真模型和实验平台验证了理论结果.

    光伏并网逆变器NPC(NeutralPointClamp)半桥拓扑漏电流直通问题死区时间

    混合补偿优化控制策略、装置配置方法及补偿效果验证分析

    窦圣霞梁飞汪海燕
    1287-1293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近年工业的飞速发展,配电系统架构不平衡及配电变压器的大量使用造成了配电系统三相不平衡.从三相不平衡及无功补偿原理入手,采用相间、分相以及动态补偿的混合补偿策略,并结合混合差分进化法对补偿量进行寻优处理,以保证在配电系统电压补偿中不过补,达到最优补偿效果.仿真分析及工程案例研究显示,混合补偿策略能够有效降低配电系统的三相不平衡度,动态补偿系统的稳定性及有效性较高,具有良好的市场应用前景.

    配电系统三相不平衡动态补偿混合差分进化法

    风光储微网系统多时间尺度模型预测调度策略

    刘晓艳
    1294-1298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风光储微网系统,建立基于模型预测的多时间尺度微网调度策略.首先,为提高微网调度运行准确性,采用灰色GM(1,N)-BP神经网络方法构建微网发电量及负荷需求的预测模型,然后构建基于预测模型的多时间尺度微网调度优化策略,该策略考虑了储能装置充放电运行的功率变化,以日前调度中的能源出力为参考,在日内调度阶段采用滚动修正,通过细化滚动时间,实现微网运行调度的精确修正,减少储能装置的充放电损耗.最后,基于微网运行数据进行了算例分析,验证预测模型与调度策略的有效性.结果表明,相较于传统单一灰色预测方法,所采用的组合预测模型预测精度更高,所构建的多时间尺度调度策略使得清洁能源得到充分利用,实现微网经济安全运行.

    储能微网多时间尺度调度模型预测控制

    WPT系统最大效率跟踪下的实时耦合系数估计方法

    刘媛媛冯宏伟赵振荣武彩霞...
    1299-1303页
    查看更多>>摘要:无线电能传输(WPT)系统在实际应用中的关键性问题是传输效率.WPT系统是一种松散耦合系统,耦合系数因发射侧和接收侧线圈的相对运动而变化,从而影响电能的传输效率.对发射侧和接收侧的电压电流值进行实时检测,利用检测值对耦合系数进行实时估计,同时利用Buck-Boost电路作为阻抗匹配网络实现WPT系统的最大效率跟踪控制.通过仿真和实验验证,证明该耦合系数估计方法在准确度、实时响应、提升电能传输效率等方面均具有明显优势,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正确性.

    无线电能传输(WPT)系统耦合系数估计最大效率跟踪Buck-Boost阻抗匹配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