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电子器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电子器件
东南大学
电子器件

东南大学

孙立涛

双月刊

1005-9490

dzcg-bjb@seu.edu.cn

025-83794925

210096

南京市四牌楼2号东南大学

电子器件/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Electron Device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主要向国内外介绍有关电子学科领域的新理论、新思想、新技术和具有国内外先进水平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技术进展。本刊发扬学术民主,坚持双百方针,为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促进电子科学技术快速发展和国民经济建设服务。 本刊主要刊登真空电子学、微波电子学、光电子学、薄膜电子学、电子显示技术、激光与红外技术、半导体物理与器件、集成电路与微电子技术、光纤技术、真空物理与技术、表面分析技术、传感技术、电子材料与元器件、电光源与照明技术、电子技术应用,并涉及电子科学领域里的最新研究动态。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改进算法的电动汽车接入的配电系统SOP规划方案

    李子昂张璐
    1358-1363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量电动汽车的接入为配电系统带来了成本提升、负荷过大等问题.基于此,提出了一种智能软开关(SOP)优化规划方法.首先,建立SOP选址定容双层规划模型,采用改进后的遗传算法和潮流算法的混合优化算法进行求解.最后,利用IEEE 33节点算例对SOP选址定容双层规划模型和算法的合理性与可行性进行了结果分析,得到了有效降低配电系统运行成本的规划结论.在按照规划结果接入SOP之后,配电系统中节点电压值、平均标幺值以及配电系统的性能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同时,改进后算法相比于现有方法从运行效率、相对误差情况以及收敛能力等方面都有一定程度的提升.

    智能软开关双层规划模型遗传算法潮流算法混合优化算法

    基于ABC算法优化支持向量机的温度测点恢复方法研究

    戴红霞唐经纶赵力
    1364-136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改善当前参数优化算法易陷入局部最优的问题,研究一种基于人工蜂群算法优化SVR的温度测点恢复方法.以机器空转温度测点为对象,根据支持向量机的实现原理建立支持向量回归机模型,引入人工蜂群算法对SVR模型的参数惩罚因子和核函数进行优化,并用优化后的算法对缺失的温度测点进行恢复.经人工蜂群优化后的模型(ABC-SVR)的平均相对误差为6.57%,优于其他优化算法,因而是一种实用可行的优化算法.

    支持向量回归机人工蜂群算法参数优化,测点恢复

    一种用于高精度时基校准的二阶广义积分器及FPGA实现

    裴永浩苏淑靖杨峰沈三民...
    1368-1373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应用于高精度时基校准器的数字式锁相环中,参考信号输入端的A/D欠采样时钟频率扰动带来的高次谐波引入和闭环响应速度迟滞的问题,利用二阶广义积分器(SOGI)构建基于FPGA的正交变换算法,完成鉴相前的数据预处理.基于Vivado与MATLAB对算法的联合仿真分析,结果表明了算法对高次谐波的良好抑制性,可有效解决谐波引入和闭环响应速度慢的问题.

    二阶广义积分器正交变换滤波器锁相环FPGA时基校准

    基于FPGA的时序优化中值滤波算法研究

    王正家吕召锐刘文超钱峰...
    1374-1378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实现图像中值滤波处理时,面临着提高FPGA运行时钟频率和优化硬件资源相冲突的问题,提出一种时序优化中值滤波算法.该算法先通过二输入比较器级联模块代替三输入比较器模块,实现数据多拍处理,减少算法的硬件时序迟滞,提高算法在FPGA上的运行时钟频率.接着使用极值比较器模块对算法的并行运算流程进行优化,节省硬件资源,缩短算法耗时.仿真结果表明:对3∗3滤波器,算法8个时钟周期后输出首个中值,后续每个时钟周期输出1个中值,理论稳定运行的最高时钟频率为231.2 MHz.

    现场可编程门阵列中值滤波时序优化比较器多拍处理

    基于无人值守地震台站太阳能供电控制系统的研究

    吴鹏汪善盛
    1379-1384页
    查看更多>>摘要:地震台站分布范围广,因此为保障地震监测工作顺利开展,需要建立无人值守智能供电控制系统保障地震监测台站长期连续监测运行.拟设计无人值守智能供电控制系统,通过光伏太阳能供电系统为设备正常运行提供电源保障,并对供电系统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测,通过无线4G实现对监测数据的实时传输.

    无人值守地震台站太阳能供电控制实时监测

    基于嵌入式的高帧频图像压缩处理装置的设计

    孟凡轶张会新刘畅董钧港...
    1385-1390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某些火箭或导弹发射后需要将捕捉到的图像进行压缩处理的需求,设计了一种以FPGA为主控芯片,ADV212为压缩电路核心的高帧频图像压缩处理装置,该装置实现了图像采集、存储、压缩电路的设计,逻辑控制部分划分了LVDS图像采集模块,存储芯片缓存模块,ADV212压缩模块等对图像信息进行处理,最终使捕捉到的图像经过压缩处理后显示出较好的效果.经过多次的实验测试及仿真,该装置可达到最高100帧/s的压缩速度且能实时处理图像数据,解决了火箭发射过程中无法实时检测的问题,传回的图像解码后较为清晰,失真度较小,可靠性强.

    图像压缩ADV212FPGA高帧频

    极化雷达输出信杂噪比优化算法研究

    曾宝国
    1391-1395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优化发射波形,可降低各种干扰和噪声对雷达场景信息的影响,从而提高雷达性能.以极化雷达为研究对象,在给定目标特性矩阵T(θ)、杂波参数和系统噪声υ条件下,采用最大化滤波器输出信杂噪比(Signal Clutter-plus-Noise Ratio,SCNR)为目标函数,通过优化设计发射波形与接收滤波器,实现了一种迭代优化方法.实验表明,相比现有的Pillai方法,该算法确保了极化雷达最大化输出SCNR的单调收敛性,提高了雷达的输出信杂噪比.

    极化雷达发射波形-接收滤波器SCNR波形优化设计

    基于长期度量学习和图像匹配变换的机器人视觉定位研究

    周自更黄修乾胡昌斌黄双得...
    1396-1402页
    查看更多>>摘要:长期度量和自定位是自主移动机器人的基本功能,但由于光照、天气或季节变化,导致机器人采集的图像外观存在较大变化,为机器人行进、定位系统的正常运行带来了挑战.虽然基于运行经验的图像映射可以弥补图像外观的差距,但在几天或几个月的较长时间跨度内,就很难满足机器人可靠度量所需的数据量.为此从色彩恒常性理论出发,基于深度神经网络构建了RGB至灰度的非线性映射关系,实现了不同光照和天气条件下,图像内部特征匹配数的最大化;最后利用人工合成数据集与真实图像数据集进行了对比实验,实验结果显示在昼夜周期中,机器人视觉定位性能显著改进,同时显著降低了数据需求;实验发现结合低维图像的纹理特征,可以进一步改善图像外观特征匹配的效果.

    巡线机器人色彩空间变换非线性映射视觉度量视觉定位

    基于标签虚拟化的RFID室内RSSI无线定位算法

    李川王荣海赵红军
    1403-1410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发生地质灾害时,很难避免意外形成的密闭空间所带来的救援困难,而室内无线定位算法可保障该环境中的应急通讯和远程精准救援.结合标签虚拟化提出一种低成本射频识别室内无线精准定位方法,完成软硬件系统设计,并模拟室内空间环境完成算法测试.在分析射频识别工作机理和自由空间接收信号对数路径衰减模型基础上,采用插值方法结合阈值分割排除法获取虚拟参照标签的接收信号强度值.进而给出系统硬件架构和部分功能模块的软件设计.采用MATLAB 17.0设计仿真界面,在不同网状虚拟化密度和阅读器数目数的条件下,完成多组对比实验可知,方法不仅可获得较为精准的定位结果,而且系统设计成本低,有一定的工程实际应用价值.

    射频识别室内定位阈值分割精准虚拟

    基于北斗导航的地质勘探小车

    张笑颜杨安琪凡中华孙迎澳...
    1411-1416页
    查看更多>>摘要:岩石岩性的识别与分类对于地质勘探至关重要,目前岩性识别多基于人工判别方法,需要一定的专业背景和丰富的判别经验,受限于环境、天气和人力的综合作用.采用机器视觉技术训练识别模型进行分类是一条新的途径,可以大大提高效率和自动化程度.利用树莓派和intel Movidius算力棒平台,设计出了一款基于北斗导航系统和YOLOv3-tiny神经网络岩石识别模型的地质勘探小车,该小车由定位系统、图像采集系统和识别分类系统三部分组成,可以在野外自由行进并拍摄岩石图像,并将识别结果实时传送终端.该智能小车在测试图集的识别正确率高于80%,视频流测试结果实现了高于80%的敏感性和大于89.5%的特异性,准确度达到88.3%.

    北斗导航系统岩石识别机器视觉神经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