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大众文艺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大众文艺
大众文艺

马维彬

半月刊

1007-5828

dazhongwenyi@sina.com

0311-86025585

050081

石家庄市虹光街10号

大众文艺/Journal Art and Literature for the Masses
查看更多>>展示艺术成就 发掘民间艺术 促进学术交流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在祖国大地上走

    梁宝忠
    1页

    我的家在哪

    梁宝忠
    2页

    文化馆青少年美育服务创新发展路径的探究——以佛山市禅城区文化馆实践为例

    谭慧娉
    3-5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旅部全国公共文化发展中心把青少年美育列为"十四五"时期引领文化馆行业创新发展的重点工作之一。文化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机构及人民的终身美育学校,在青少年美育服务中发挥着核心作用。文章以佛山市禅城区文化馆的实践为例,总结其青少年美育服务的"禅城经验",探讨新时期青少年美育服务创新发展路径。

    文化馆青少年美育服务公益文化活动

    一样的烟火,不一样的人家——由舞蹈《烟火人家》浅谈群众文化中舞蹈普及新趋势

    路瑶
    6-8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舞蹈《烟火人家》中,不难看出在当下群文舞蹈正以其扎根生活、整体专业性提升、传递正能量的特点,吸引着越来越多的粉丝参与其中。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群文舞蹈的普及和发展又有了新的时代任务和要求,作为群文舞蹈工作者当顺应时代潮流,结合科学训练体系、借助先进的科技手段、把握群众舞蹈文化"三气"特点等,以促进新时代群文舞蹈发展达到突破性探索的新跃进。

    生活专业性科学训练体系科技手段三气

    《纺织姑娘的夜歌》诗歌赏析

    王一帆
    9-11页
    查看更多>>摘要:《纺织姑娘的夜歌》是德国浪漫主义诗人克莱门斯·布伦塔诺的代表作之一,表现出纺织姑娘对心上人的深切思念之情。诗歌借助不同的写作手法,表达出强烈的情感,正契合浪漫主义文学对情感的追求与对个体渴望的表达。文章从建筑美、绘画美和音乐美三个角度进行分析,探索诗人在语言与意象运用上的匠心,旨在加深对作品主题的理解,体会诗歌的审美价值与浪漫情怀。

    《纺织姑娘的夜歌》布伦塔诺德国诗歌浪漫主义

    超越疼痛的救赎之旅:论张翎《生命中最黑暗的夜晚》的叙事策略

    曹璇
    12-14页
    查看更多>>摘要:张翎作为海外新移民作家的代表,文学创作中铭刻着自身独特气质。其中篇小说《生命中最黑暗的夜晚》作为书写疼痛与实现疗愈的重要文本,通过旅行的流动性,建构"汽车""历史景点""咖啡厅"三大主要空间容器作为叙事线索,借由众声喧哗的对话转圜叙事视角,完成个体情感与旅途空间的互构,从而掀开个体疼痛的幕遮,由此激发人类的共通情感,实现自我疗愈,呈示出张翎超越差异之上直达人生本质的"疼痛书写"策略。

    张翎空间对话疼痛疗愈

    生态批评视角下布林克曼《风景》分析

    刘明皓刘惠宇
    15-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罗尔夫·迪特·布林克曼是一位德国后现代派诗人,他的《风景》是一首"日常生活诗",也是一首呼吁人类保护自然的"生态诗"。全诗没有任何复杂高雅的词语,只有一句句记录诗人所看到画面的堆砌,所描述的都是破败的景象。这首后现代派的生态诗呈现给读者的是被人类破坏后的大自然,其目的是让读者警醒,呼吁读者保护大自然。文章在对《风景》的形式内容进行分析的同时,尝试从生态批评视角观察此诗,探究文学创作与生态保护的关系。

    生态批评布林克曼《风景》

    《推销员之死》:美国梦中暗藏的价值观困境

    邵悠扬
    18-20页
    查看更多>>摘要:《推销员之死》以威利一家的家庭矛盾为窥孔,透视着美国梦逻辑无法适应新的社会条件的现实,以及价值观变迁过程中产生的断层对个体命运的深刻影响。美国梦将财富和地位作为衡量生命价值的最终标准,其"只要努力就能成功"的巨大诱惑让以威利为代表的小人物深信自身能力足以轻易实现阶级跃迁。然而当资本主义社会下资源分配的弊端显现,个体能力与价值体系间的矛盾爆发,人们既无法向外推翻根深蒂固的价值评价体系,又无法向内从根本上改变自己能力的局限性,只有通过对美国梦内涵进行与时俱进地更新、拥抱新的价值体系,才能解决个体的焦虑情绪,走出价值观困境。

    《推销员之死》美国梦资本主义价值体系

    论《西厢记》的当代改编——以楚剧《又从西厢过》为例

    袁梦
    2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西厢记》的改编问题的研究是当前学者对《西厢记》文本和传播研究的重要内容。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时代剧变,新的接受群体正以"当代"的眼光对经典名剧产生新的看法和解读。2024年3月,《西厢记》的当代改编作品楚剧《又从西厢过》开启展演,文章以此为例展开对《西厢记》当代改编问题的研究。首先对《西厢记》当代改编版本进行述评,进而推及《又从西厢过》的创作特点,并分析其创作的得与失,最后引发对经典当代改编意义和影响的思考,以期为未来经典的改编提供一些创作思路。

    戏曲改编《西厢记》经典名剧

    从"囚徒困境"看作为品牌的布莱希特

    何玉蔚
    24-26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通过"囚徒困境"分析布莱希特与女性的合作:四位与布莱希特合作的女性遵循的不仅是"自己活也让别人活"的策略,而且是这个策略的升级版,她们不仅是布莱希特的合作者,还是布莱希特的情侣,情侣之间不会追求完全相同的交换,甚至会努力避免算计交换的利益,最终也就不再追究谁欠谁的了,毕竟喜欢与爱是自我利益中最微妙的东西,这是她们与布莱希特能长期合作的主要原因。

    女性囚徒困境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