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大众文艺(科学教育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大众文艺(科学教育研究)
大众文艺(科学教育研究)

马维彬

月刊

1007-5828

kexuejiaoyu888@163.com

0311-66687633

050081

石家庄市虹光街10号

大众文艺(科学教育研究)/Journal DAZHONG WENYI(KEXUE JIAOYU YANJIU)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我这样描绘了我自己”——丢勒《自画像》探析

    123-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丢勒是德国艺术史上最伟大的艺术家,他的一系列自画像令后世瞩目。本文从社会学的角度,探讨了艺术家的社会地位对创作自画像的影响,认为他的两幅重要的自画像是画家强烈的自我意识与对艺术家的偏见激烈碰撞的结果,这对理解现代艺术家的观念具有一定的意义。

    丢勒自画像艺术家社会地位

    俄罗斯文学对里姆斯基·科萨科夫交响乐创作的影响

    124-125页
    查看更多>>摘要:19世纪俄国在文学领域以普希金、别林斯基、奥斯特洛夫斯基、托尔斯泰等为代表的文学巨匠创造了巨大的财富,对俄国政治及其他各个领域都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唤醒了一代俄国人的民族民主意识,俄国的民族乐派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强力集团"中的作曲家里姆斯基·科萨科夫深受别林斯基等文学家的影响,一生致力于民族音乐的创作和俄国的音乐教育事业,在其交响乐作品中我们能清楚地发现俄罗斯文学对其创作的影响。

    俄罗斯文学民主意识交响乐民族特征

    由《西方艺术批评史》看现代中国艺术批评

    126-126页
    查看更多>>摘要:艺术批评,这应该是一个外来词语,翻看四书五经,经史子集,是不能发现这个词语的。虽然中国历史上没有这个词语,但是并不代表中国没有艺术批评,只是不这么叫罢了。中国古代美术史上,画论与画评(也就是艺术批评),以及画史是分不开的

    艺术批评中国画论民族地域

    城市雕塑《黄河母亲》与《珠海渔女》

    127-128页
    查看更多>>摘要:《黄河母亲》和《珠海渔女》是两座具有城市象征性的雕塑作品。这两座城雕都是以女性形象为母题而创作的,不同的是它们所处的城市环境和地域特色。《黄河母亲》位于西北地区,以黄河为背景,而《珠海渔女》则位于我国东南部,以大海为衬托。两个不同的城市赋予了这两座女性雕塑不同的魅力,黄河母亲的朴实厚重与珠海渔女的唯美浪漫犹如黄土高原的淳朴与东南沿海的繁荣一样各具特色。

    城市雕塑《黄河母亲》《珠海渔女》艺术特色

    网络文学批评主体审美取向的去中心化

    128-128页
    查看更多>>摘要:网络文学批评中批评主体的身份、价值观、审美取向和评价标准都显示出不同于传统文学批评主体的新特征,就网络文学批评主体审美取向而言主要表现为其审美取向的去中心化。

    文学批评主体审美取向

    道德的枷锁——谈中西文学作品中的道德差异

    129-129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通过对中外一些文学作品中性格某些方面比较相似的女主人公展开阐释,分析他们在那个时代的命运以及作者对他们的态度等,然后比较他们各自的不同,从而揭示出这一差异背后的社会舆论道德的不同。最后提倡我们应该返还人的本真,提倡个性自由,提倡自由自在的生命形态,而非在强大的"道德规范"下失去了自我。

    道德规范文学作品中西女主人公社会舆论个性自由生命形态自由自在

    浅析金蟾艺术符号的语意象征

    130-131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通过阅读大量资料,分析得出世人对金蟾崇拜的几大原因和它的象征意义密不可分,即古人对其生殖崇拜、镇邪旺财、长生不老、高升折桂等的坚定信仰。并结合金蟾形象在如今生活和设计中的应用,来说明人们对金蟾的精神信奉,足见其在我们心中的重要意义。文章结尾反思到底是金蟾本身给我们带来了什么信仰,还是我们自己给了自己那份执着。最后得出类似金蟾、蝙蝠、龙凤等符号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更多地是体现世人对美好生活的真诚愿望与无限追求。

    金蟾象征信仰美好愿望

    浅谈魏晋时期的书法基本内容以及后世影响

    131-132页
    查看更多>>摘要:魏晋时期是一个动乱、分裂的时期,但同时也是思想、文学、艺术活跃且广泛、深入发展的时期。魏晋南北朝门阀世族阶层在政治上、文化上处于优势地位,因此在书法上形成世族书法世家,以书法争胜,极大地推动了书法艺术的发展,并广泛影响各阶层书法家。魏晋时期是中国书法史上第一个转折时期,在中国艺术史上有着的重要历史意义。魏晋时期的书法艺术非常兴盛,出现了很多卓越的书法家和一些经典的书法艺术珍品,其丰富的实践和深刻的书学理论对后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书法艺术魏晋时期后世影响内容门阀世族魏晋南北朝中国书法史中国艺术史

    浅议纳西东巴文化中黑白二色的运用

    133-133,132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纳西东巴文化中黑白虽然性质不同,始终处于对立、对抗的局面,但确是在这种状态中相互依存、可以互相转化达到和谐状态的。这些都源自于纳西东巴文化的后期曾受到汉人道教文化的影响,从中也就不难看出纳西东巴艺术作品中黑白二色的运用与中土道教文化将世界万物的衍生来自一黑一白阴阳两极的异曲同工之妙了。

    白善黑恶象征性交融

    品古琴艺术与诗词之境界

    134-134页
    查看更多>>摘要:清末国学大师王国维先生在《人间词话》中开篇就说:"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老先生把创造意境作为词的最高要求,这是对中国美学和文艺理论中意境说的继承和发展。

    古琴艺术诗词《人间词话》国学大师创造意境文艺理论中国美学王国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