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大众文艺(科学教育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大众文艺(科学教育研究)
大众文艺(科学教育研究)

马维彬

月刊

1007-5828

kexuejiaoyu888@163.com

0311-66687633

050081

石家庄市虹光街10号

大众文艺(科学教育研究)/Journal DAZHONG WENYI(KEXUE JIAOYU YANJIU)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浅论《厄舍古屋的坍塌》的文学性建构

    152-153页
    查看更多>>摘要:爱伦·坡是美国哥特式小说的创始人,其代表作《厄舍古屋的坍塌》从叙事学角度审视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该作成功运用了故事文本特有的虚构性、趣味性、戏剧性等因素,并将之有机统一,表现出新异的文学建构,本文由此出发,试图探寻小说内在艺术魅力的生成。

    爱伦·坡小说叙事虚构趣味荒诞

    “文”与“字”析说

    154-155页
    查看更多>>摘要:汉字是中华民族智慧的产物,充分显示了中华文化的独创性和民族性。本文通过"文"与"字"的辨析,说明"文"与"字"是两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在结构内容上,有字原与孳生的区别,在构字思维上,有"摹描外形"与"理性哲思"的区别,汉字的构字,不仅有其规律性,而且富有哲理逻辑性。

    区别

    时尚还是崇洋——解读房产广告语码转换的成因与功能

    155-156页
    查看更多>>摘要:房产广告中大量出现的中英语码转换现象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广告受众的态度褒贬不一。本文采用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语域理论研究房产广告语篇,考察了房地产广告的语码转换类型和主要特点,主要分析了语域的三个变量——语场、语旨和语式和语码转换现象之间的关系,并且深入揭示了语码转换的成因和功能。

    语码转换房地产广告语场语旨语式

    探析日语中转喻与会话含意的推导关系

    157-158页
    查看更多>>摘要:转喻作为认知语言学的主要理论之一,体现了我们感知世界和思维的方式,它是一个概念的现象,是一种认知的过程。会话含意是语用学领域的核心内容,在言语交际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力求探析转喻与会话含意的推导关系,并分析它们在日语教学中的应用情况。

    认知语言学转喻会话含意日语教学

    惜春精神世界里的庄子思想

    158-158页
    查看更多>>摘要:惜春虽然最终皈依佛门,然而她的精神世界却是与同在生存困境中清醒而透彻的庄子的跨时代共鸣。

    惜春庄子逍遥游

    荒诞无序背后的存在密码——卡夫卡《乡村医生》解读

    159-159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现代科技所带来的简化漩涡中,"存在的遗忘"引起了思想家们的注意并被进行着多种形式的探讨。卡夫卡是以小说思考存在的代表人物之一。本文运用昆德拉所提出的存在密码理论,以卡夫卡的短篇小说《乡村医生》为例,探索卡夫卡小说荒诞无序的行文背后的存在意蕴。

    荒诞存在卡夫卡乡村医生

    从哈姆雷特与伍子胥的复仇看中西伦理的不同

    160-160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通过哈姆雷特与伍子胥的复仇过程不同的表现揭示导致其差异的深层原因。这就是中西方伦理观的不同。西方伦理以宗教为本原,是一种基督教伦理。中国伦理以儒家为根基,为儒家伦理,进而从地理环境、社会结构两方面解析中西伦理观不同的原因。

    哈姆雷特伍子胥复仇宗教伦理

    极尽凄凉之美——论川端文学中的女性形象

    161-162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通过对川端康成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品《雪国》中驹子这一人文形象的观察,从而对端文学中的女性观进行分析。并且,简单地谈及这种女性观形成的原因。阅读了《雪国》中驹子这一人物形象的有关描写,不难发现这一人物的矛盾冲突的内心。川端文学中描述了诸多女性形象,她们虽然过着不同的生活,有着不同的身分,但是无一例外的都给人于一种凄凉之美。

    洁净徒劳女性观凄凉美丽

    论《尘埃落定》的叙述视角

    162-162页
    查看更多>>摘要:《尘埃落定》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叙述上的成功。以"傻子"二少爷作为主要的叙述者,其各种行为展现出了一系列的傻相,而又在各种傻相中包涵了诸多智者因素,其间将二者完美的融合,展现出了小说在叙述视角上的特殊性。通过对视角上的分析,可以让我们在评价小说时更具客观性。

    《尘埃落定》叙述傻子二少爷

    人类本性与道德伦理的冲突——读川端康成《千鹤》有感

    163-164页
    查看更多>>摘要:川端康成《千鹤》一书,因里边涉及乱伦之事,作者对乱伦这一行为又持模棱两可的态度,甚至通过书中人物之口为乱伦行为进行辩护,不以为丑,反以为美,因而受到许多评论家的漠视和贬抑。笔者在阅读完《千鹤》之后,却得到了与作者和贬抑《千鹤》的评论家们不同的看法。

    川端康成《千鹤》人类本性道德伦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