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大众文艺(科学教育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大众文艺(科学教育研究)
大众文艺(科学教育研究)

马维彬

月刊

1007-5828

kexuejiaoyu888@163.com

0311-66687633

050081

石家庄市虹光街10号

大众文艺(科学教育研究)/Journal DAZHONG WENYI(KEXUE JIAOYU YANJIU)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浅析倪瓒“逸笔草草,聊以自娱”

    130-130页
    查看更多>>摘要:倪瓒所倡"逸气"说是由道德之气衍生出来的艺术之气,体现对现实社会的不满,体现着人格独立的追求。在写"胸中逸气"的创作行为中,这种道德之气最终转化到艺术上,成为艺术之气。"逸气"中的"逸"指的是闲云野鹤之遗民情怀,强调主体人格独立,反对艺术的功利性、目的性的艺术精神。"逸笔"反形似、重神轻行,侧重于强调主体精神的表达,表现主体的独立人格与自由的精神。与侧重于写实描绘、追求形似的写实画法成为对比。

    逸笔自娱形似

    婉丽俊逸 纯厚温润——桃花庵主的书法艺术赏析

    131-131页
    查看更多>>摘要:唐寅(1470—1523)字伯虎,一字子畏,别号桃花庵主、六如居士、鲁国唐生、逃禅仙吏等,吴县(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诗人,被誉为"江南第一才子",与仇英、沈周、文征明并称"吴门四家"。他生性聪颖,童髫中科第,二十九岁时乡试中第一名解元。次年进京参加会试,却受到考场舞弊案的牵连,被贬为小吏。归家后放浪不羁,寄情诗酒,执著丹青,后在桃花坞建成别业,年五十四岁而卒。

    桃花坞书法家艺术赏析著名画家文征明舞弊案唐寅仇英

    学习美国音乐,促进文化相融——读何平新著《走进美国音乐——一个美国音乐文化的历史透视》

    132-133页
    查看更多>>摘要:何平教授的新著《走进美国音乐——一个美国音乐文化的历史透视》是一本兼具学术性与教学性于一体,深度剖析美国音乐文化现象的理论专著。本文结合当今美国文化教育的现状,试图从各个层面拟出该著作的特点,为广大爱好音乐的读者提供学习参考。

    何平美国音乐文化教育特点

    印象派在中国还将走多远

    134-134页
    查看更多>>摘要:印象派绘画自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传入中国,已有了七、八十年的历史,由不被接受,到被接受,再到发展的艰辛过程都历历在目。印象派在中国的发展主要是以学院为依托,中国的八大美院油画专业的本科阶段以及研究生阶段的课程设置,都足以证明这一点。无论是在校的学生、研究生、甚至是博士生大都是以书为本,更不乏当代著名的职业画家,他们的作品移植味道很浓,或内容浅显。当代画家是否真诚地关注现实、是否真正的结合了中国的传统文化、是否体现了我们的民族精神,深入地对印象派进行探索和发展。

    印象派时代风格民族风格地方风格个人风格

    庾信文章老更成

    135-135页
    查看更多>>摘要:音乐作品的完美演绎,不仅依赖于出众的技巧,更离不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人生经历。墨西哥大提琴家卡洛斯·普列埃多和他演奏的巴赫无伴奏大提琴组曲对此作出了精确的阐释。

    大提琴巴赫卡洛斯·普列埃多音乐阐释

    中国水墨对现代艺术的影响

    136-136页
    查看更多>>摘要:水墨画一直以来都以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来体现中国特色艺术文化,随着它的发展与历史文化的积淀,现代艺术也受其一定影响。本文以水墨这种艺术形式在中国的重要性为基础,以央视招商广告《水墨画》为依据,来分析水墨对现代艺术的影响,同时也提出其文化对艺术的重要意义。

    中国水墨现代艺术文化

    中世纪欧洲基督教艺术

    137-138页
    查看更多>>摘要:过去认为西方中世纪时期是西方文明的大倒退,大衰亡时期,法国艺术史家丹纳就持有这种观点。到了20世纪随着人们价值观念的改变,新的艺术表现手法及新的艺术流派的出现,西方的文明史家及艺术史家又重新看待中世纪,尤其是对中世纪的艺术转而采取十分肯定的评价。本文通过论述西方中世纪艺术的宗教思想根源、发展过程、与东方思想及埃及艺术的关系等对西方中世纪艺术特点作初步的探索。

    西方中世纪艺术东方艺术三大一神教

    从八大山人与梵高之对比看中西绘画的意象性与表现性

    138-138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些年,艺术史中有关中西绘画的讨论已经非常多了。通过实践证明,对比观察中西绘画不但要保持其特有的面貌,而且还应善于将两种绘画方式进行比较。在这里,就我国的八大山人与荷兰的梵高——两位艺术大师的成就、经历等进行对比,梳理中西绘画中表现性和意象性的交叉点。当然,中西艺术的发展都有其各自的文化、历史为背景,我们不能做牵强的连接,而应客观观察。

    中西绘画八大山人表现性意象性对比梵高绘画方式艺术大师

    走向大众的电影纪录片——电影纪录片与大众文化

    139-139页
    查看更多>>摘要:电影的出现,最早是以纪录片的形式出现在世人面前。1900年,法国卢米埃尔兄弟将摄像机扛上埃菲尔铁塔,运用电影纪录片的方式拍下了俯瞰巴黎全城的影像。半年之内近八百万大众前去观看了这些不是很清晰的彩色图像。历经一百多年的发展,电影纪录片在巨大的产业文化冲击下,走过了有起有伏的发展过程。

    电影纪录片大众文化埃菲尔铁塔卢米埃尔彩色图像文化冲击摄像机影像

    解析《汤姆叔叔的小屋》中伊娃的福音使者形象

    140-140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汤姆叔叔的小屋》里,斯托夫人刻划了众多鲜明的人物形象,其中小伊娃更是倾注了作者诚挚的人性关怀和宗教情愫。文章通过伊娃与汤姆叔叔的深厚情谊,对托普西的关爱以及对其他黑奴的平等相待三个方面来解析伊娃的福音使者形象。

    汤姆叔叔的小屋伊娃福音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