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大众文艺(科学教育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大众文艺(科学教育研究)
大众文艺(科学教育研究)

马维彬

月刊

1007-5828

kexuejiaoyu888@163.com

0311-66687633

050081

石家庄市虹光街10号

大众文艺(科学教育研究)/Journal DAZHONG WENYI(KEXUE JIAOYU YANJIU)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弗洛伊德的镜像化存在——之浅析电影中渗透的精神分析理论

    180-180页
    查看更多>>摘要:弗洛伊德是精神分析心理学派的创始人,超我、自我、本我在现实和梦想之间的体现对于当下的艺术创作来讲尤为重要,而这种理论也被众多的中外导演运用到自己的电影作品之中,本文将结合中外的几部重要电影作品分析弗洛依德精神分析理论的具体艺术运用。

    精神分析理论电影作品弗洛伊德镜像艺术创作心理学派弗洛依德作品分析

    歌诗入新闻标题探微

    181-182页
    查看更多>>摘要:标题,是新闻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制作恰当的标题,是每个采编人员应具备的素质。制作标题的手法很多,巧妙化用诗词、歌曲制作新闻标题是其中之一。直接引用、巧妙化用诗词、歌曲,能使新闻作品活色生香、富于新意、吸引读者。

    歌诗妙用新意新闻标题

    国际主义风格对现代海报的影响

    182-182页
    查看更多>>摘要:国际风格的显著特点是通过简单的网络结构以及近乎标准化的版面公式,达到设计上的统一性。国际主义平面设计风格影响平面设计20年之久,直到现在这种风格的影响依然存在。

    国际主义风格网格后现代主义传统设计

    即兴口语之我见——即兴口语在广播电视节目中的运用

    183-184页
    查看更多>>摘要:口语是运用有声语言,通过口说耳听进行交际的,而在生活中我们也是使用口语交流的。但它跟广播电视的即兴口语还是有很大的不同。广播电视是视听艺术,通过口头语言即有声语言来进行传播的。并且通过有声语言来阐明主题,揭示深刻思想内涵的主要工具。它比日常口语更加严谨、高级、艺术化。全球信息化的到来,必然加快广播电视事业改革的进程。要面对激烈的竞争,不仅要提高新闻时效、扩大信息容量、丰富节目内容和形式、更新传播技术、完善传播技巧等方面,还要在语言方面下功夫。播音员、主持人的有声语言进行传播直接关系到广播电视的发展。而即兴

    口语即兴口语无稿播音发散性思维

    浅析陕西交通广播房产节目的运行机制

    184-184页
    查看更多>>摘要:房地产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行业,它的发展倍受关注,房产的波动更是万众瞩目的焦点。随着中国汽车保有量的飞速增加,交通广播越来越受到车上人群的广泛关注,各种服务类节目无疑成为交通广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本文从广播房产家装的角度,分析了陕西交通广播《我爱我家》的成功,进而对广播商业化运作提供更多参考。

    时机形式需求

    浅论电视节目策划

    185-185页
    查看更多>>摘要:电视节目策划在电视节目中发挥着日趋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从电视节目策划的原则为出发点,通过团队的专业性、意识的创新性、内容的需求性三个要点来探讨电视节目策划。

    电视节目策划原则

    艺术网络传播的大众化与大众艺术修养的提高

    186-186页
    查看更多>>摘要:艺术网络传播是时代的结果,是人们物质生活富裕的体现,为了适应时代发展满足更多的人们精神层面需要,我们要正确地处理好艺术网络传播的大众化与艺术的关系,利用好网络传播来提高我们的艺术修养。

    网络文化现代艺术传播

    突发灾难性报道中所涉及的伦理问题刍议

    187-188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期灾难频发,作为在灾难中肩负有重大信息传递责任的中国媒体,在每一次灾难发生后都与社会共同进步,但在每一次报道过程中也都留有遗憾和不足,尤其是灾难报道过程中引发的种种伦理争议,成为灾难报道中亟待理清的问题。

    灾难性报道伦理冲突

    把遗产留给后代——做“原生态”民歌的守护者

    189-190页
    查看更多>>摘要:众所周知,自从中央电视台第十二界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将"原生态"唱法列入赛程、与美声唱法、民族唱法和通俗唱法并列参赛之后,"原生态"民歌乃至"原生态"一词便成为了学界竞相关注和谈论的热点话题。在学者的谈论中,不乏针对"原生态"民歌这一称谓的科学与否及其"能指"与"所指"、"可比性"与"不可比性"等层面而展开的激烈的争论,我觉得这种争论意义不大。事实上,"原生态"民歌与我们所熟悉的美声歌

    原生态民歌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后代遗产美声唱法中央电视台通俗唱法

    滇东南壮族传统织绣锦的艺术特征

    190-191页
    查看更多>>摘要:滇东南壮族有侬、沙、土三大支系,其传统织绣锦具有鲜明民族特色。尽管壮族各支系之间,有不同的生活环境和审美观念,传统织绣锦的图案具有一定的差异。但是,滇东南壮族三大支系的传统织绣锦及其图纹存在着共同的艺术特征和文化内涵,她是稻作文化的伸延和表现。

    壮族织绣锦艺术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