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大众文艺(科学教育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大众文艺(科学教育研究)
大众文艺(科学教育研究)

马维彬

月刊

1007-5828

kexuejiaoyu888@163.com

0311-66687633

050081

石家庄市虹光街10号

大众文艺(科学教育研究)/Journal DAZHONG WENYI(KEXUE JIAOYU YANJIU)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楚韵悠悠——试述汉绣的文化流源

    192-192页
    查看更多>>摘要:汉绣是流行于荆沙、武汉、洪湖一带的刺绣。它是以楚绣为基础,融会了南北诸家绣法之长,糅合出了富有鲜明地方特色的一种独特绣种。同时汉绣融合了楚地的民俗文化风情,在一代一代的传承中,从一针一线的精细手工劳作中,以刺绣自己的语言方式,传达并保留了先人的思想、情感以及地方的民俗文化。如今汉绣已经远不及旧时的辉煌,但我们无意间瞥见汉绣的作品时,无不被它的富丽热烈、精彩雄奇而感动。我们能否利用这文化根源让寂寞冷清的汉绣重新出现在人们的生活里呢?

    文化流源楚韵诗性思维民俗活动民间艺术汉绣

    夹纻造像的发展现状

    193-19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古代漆器作为一种极富有中华民族特色的历史文物,有着源远流长的演变历史,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有着许许多多耐人寻味的地方。漆器的夹纻工艺在战国产生、于秦代兴起,是我国先民造物、造器,并依造物的进化而发展的设计思维的体现。"无论从《韩非子?十过篇》中的尧作食器,‘流漆墨其上’,禹作祭器,‘墨漆其外,朱画其内’的文字记载,或是从浙江余姚河姆

    现状造像历史文物民族特色文化底蕴耐人寻味设计思维文字记载

    民间舞蹈 龙腾狮跃乐万家 龙坦龙灯 百年灯会闹新春——来自古镇黄泥的田野调查

    194-195页
    查看更多>>摘要:百年古镇黄泥,位于安徽省潜山县南部,距县城27公里是潜山县的南大门,地理位置优越,是潜怀太三县交界的重镇,素有"一脚踏三县,一帆通四海"之称。自古就是商贸古镇,三面环水一面傍山,依托长河通长江的水运优势,黄泥历史上一直是人来舟往的繁荣码头,故称"黄泥港"已有数百年历史,是远近闻名的文化之乡。其中龙坦龙灯是该镇的文化名片,笔者做为灯会的组织者之一参加了龙灯节目的策划工作,结合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多次深入龙坦,记下了上万字田野调查笔记。

    田野调查民间舞蹈古镇灯会非物质文化遗产百年历史文化之乡地理位置

    谈加键唢呐的继承和发展

    195-195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上世纪50-60年代至今,论述了加键唢呐的发展情况,它和传统唢呐比较有自己独特的优势,它逐渐地走入了学校、乐团,收到越来越多作曲家的青睐。

    加键唢呐继承发展

    探寻杭绣工艺的发展与传承

    196-197页
    查看更多>>摘要:杭绣作为一门地方传统手工艺,曾在历史中有过多次发展的机遇。但目前,它也遇到了瓶颈,面临没落的局面。本文将以杭绣成长过程中各个重要历史背景的分析做依托,探寻杭绣工艺未来的发展思路。在保护这门古老艺术的同时,以提升杭州作为历史名城和现代品质之城的价值。

    杭绣传统手工艺产业变革

    景颇族“目瑙纵歌”的当代流变

    197-19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瑙纵歌又称"总戈",意为"欢聚歌舞",流传于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的景颇族聚居区,是景颇族最为隆重的传统民族节日。随着历史的发展,文化的传播,"目瑙纵歌节"受当代景颇族的生活影响也随之发生了不同的变化,其流传方式也必然随着社会生活的改变、人们审美观的差异而留下当代的时代烙印。本文旨在追根溯源,在全面了解"目瑙纵歌"历史发展脉络的同时,探寻其对今天文化生活的深刻影响。

    目瑙纵歌舞蹈当代流变

    浅谈藏族文化的独特性

    198-199页
    查看更多>>摘要:藏族是中华民族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成员。由于所处的特殊地理环境和普遍的宗教信仰,藏族文化被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它的神秘的根本原因在于这个民族所具有的独特文化。藏族文化是一种中世纪文化,藏族的这种文化被认为是出世文化,它重视人的自我修炼和自我完善;重忍让,重道德,轻权力,重牧农,轻工商;善于听命,忽视个性;沉静的自我完善观念。

    雪域文化出世文化道德

    妙剪生花蕴吉祥

    199-19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自古尚礼成风。中华民族又是喜欢大团圆的民族。因此喜庆、吉祥是整个中华民族共同的追求。东北地处边塞,是游牧民族盘据的地方。然而清入关以后,大批的汉民也随之出关。清朝开始的多民族融合使这里的文化也开始呈现多民族文化融合的现象。汉文化的融入,让原本粗犷、豪放,多表达游牧生活和宗教生活的东北剪纸凭添了几分中原文化的喜庆、吉祥色彩。

    吉祥民族文化融合中华民族礼仪之邦游牧民族民族融合中原文化宗教生活

    论清朝前期内地与西藏地区文化方面的相互影响

    200-200,283页
    查看更多>>摘要:清朝前期,随着清政府对西藏多次用兵和驻军措施的进行,内地与西藏之间的联系大大加强,文化方面的交流与相互影响也逐渐多了起来。这些影响着清朝前期内地与西藏地区文化的长远发展。

    清朝前期西藏文化

    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保障农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

    201-20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一、完善基层公共文化设施体系基层公共文化设施是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主要依托,是提供丰富的文化产品和开展文化活动的基本载体,是满足农民群众的基本文化需求,保障农民群众文化权益的前提条件。为此,我们要重抓镇、村两级公共文化阵地的建设,编织一张"以市带镇、以镇带村"的三级农村文化设施网络体系。(一)有效整合市级公共文化设施。我市的市级公共文化设施比较齐全,但由于种种原因,个别场馆资源得不到充分共享。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农民群众文化权益保障公共文化设施文化活动文化产品文化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