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大众文艺(科学教育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大众文艺(科学教育研究)
大众文艺(科学教育研究)

马维彬

月刊

1007-5828

kexuejiaoyu888@163.com

0311-66687633

050081

石家庄市虹光街10号

大众文艺(科学教育研究)/Journal DAZHONG WENYI(KEXUE JIAOYU YANJIU)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林风眠中西融合创作观的艺术特征探析

    113-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为中国绘画史上一个响亮的名字,对于林风眠的认识,大多都是从他中西融合的绘画中开始的,他用自己一生的创作生涯,践行了西方绘画和中国绘画的完美融合,呈现出了鲜明的艺术特征,也给后世的绘画给极大的启发,探求这些特征和启发,对于今天的绘画创作,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和指导意义

    林风眠中西融合艺术特征历史意义

    浅论莫扎特歌剧《费加罗的婚礼》及苏珊娜的演绎

    114-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研究莫扎特的作品《费加罗的婚礼》及女高音苏姗娜的演绎中,可以清楚地了解到当时社会的背景、群众的心理活动,使在研究过程中能更深地去体会歌剧的含义,以致学到更好的舞台表演经验和演唱经验。

    莫扎特《费加罗的婚礼》苏姗娜

    浅论中国当代“媚俗艺术”的不足和价值

    115-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媚俗艺术"其实并不是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它更多的是一种艺术观念和艺术表现手法,渗透于各种各样的艺术形式(包括波普艺术、表现主义、甚至现实主义等等)之中。在这些纷繁复杂艺术形式中都包含有"媚俗性"的成分。在本论文中为了便于研究和称呼,我姑且将其统称为"媚俗艺术"。

    媚俗艺术中国当代价值艺术形式艺术表现手法艺术观念波普艺术表现主义

    浅谈莫扎特歌剧选段《你们可知道》的艺术处理

    116-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语言是展现艺术的一种载体,音乐是对语言的一种补充,它从听觉上给受众以直接的情感灌输,歌剧是兼备这两种艺术的载体,是对生活场景的一种再现,在展现生活场景的过程中,歌剧以其时间和空间的特定性集中反映着矛盾,使得矛盾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和限定的场景里得以凸现。所以,歌剧在创作过程中所运用的艺术手法体现在,对文字的处理和音乐的处理两个方面上,本文对莫扎特之歌剧《费加罗的婚礼》选段《你们可知道》的艺术手法的研究将主要从这两方面入手。另外,作者的任何创作必然是源于生活的,其间,必然深深的受到作者个人生活的影响;剧本中的人

    莫扎特重唱堆叠旋律

    浅谈时代背景与艺术家艺术风格形成的关系

    117-117页
    查看更多>>摘要:时代背景是特定文化环境以及社会环境的总和,艺术家艺术风格的形成与其所处的时代背景息息相关。特定的时代背景会产生特定的艺术语汇,每种新的艺术语汇都是一个时代的艺术家群体艺术实践与探索的结果。

    艺术家艺术风格时代背景反映

    浅谈新民乐创作的体会

    118-119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不断发展进步,欣赏音乐已成为人们精神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环。在音乐风格多元化的今天,传统的音乐作品难以满足人们特别是年轻人视听上的需求,为了让传统的民族音乐给人们感受到新的律动,得到更多老百姓的关注和喜欢、热爱,作为新中国当代的音乐人,我们有责任去打造一批适应现代人口味的新音乐,促进文化艺术领域的更新和发展。

    民乐创作改革开放精神生活欣赏音乐音乐风格音乐作品民族音乐中国当代

    《童年情景》的思想蕴意

    119-119页
    查看更多>>摘要:钢琴套曲《童年情景》是舒曼于1838年2月创作的一部较为成熟的作品,是一部描写儿时情境的回忆录。其创作灵感来自于舒曼对恋人克拉拉的思念之情,由此而触发了他音乐创作的激情,于是乐思泉涌创作了这首诗意而柔情的作品。

    舒曼《童年情景》音乐内涵

    诗与史的交融——浅析德国新表现主义画家安塞姆·基弗的作品

    120-120页
    查看更多>>摘要:德国新表现主义重要艺术家的安塞姆?基弗,生存在德国的历史和文化的沉重阴影下,其作品表现出深刻的历史性与思想性,他以自身的深厚学识,用诗意的艺术语言为人类展现了一种极富震撼力的图像,对历史进行重构。并借助文学作品和神话传说,从德国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作品中吸取无穷的灵感,融会贯通到自己的作品中。他的作品不仅是单纯的图像艺术,而且富含文学性、思想性。

    新表现主义诗意历史象征

    视点一变 境界全新——谈盛和煜、黄晖的《恰同学少年》电视剧

    121-122页
    查看更多>>摘要:"天穹高高鸿雁飞,书院深深松竹茂,晓雾重重盼日出,大地茫茫风雨骤。咏长夜攀北斗,蝶恋花梦难留,书翻千秋史,谈尽古今愁,美哉湘江美少年,踏浪湘江竞风流。名和利莫问候,书并剑在心头,挥毫万山红啊,举臂托飞舟,美哉中华美少年,他日神州竞风流。"

    《恰同学少年》电视剧视点蝶恋花湘江风流

    人生双驾马

    122-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独树一帜、别出心裁。通过尝试对生命之谜的解释,管窥到打开意识之谜的钥匙——创新的本质,并根据自身体验阐述了达到创新境界的途径。最后惊喜地发现创新的源头是爱和奉献,因此得出创新境界将推动人的终生进步,这就是人类真正的自由。

    思维规律创新之道生命的起源创新境界奉献精神人类真正的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