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大众文艺(科学教育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大众文艺(科学教育研究)
大众文艺(科学教育研究)

马维彬

月刊

1007-5828

kexuejiaoyu888@163.com

0311-66687633

050081

石家庄市虹光街10号

大众文艺(科学教育研究)/Journal DAZHONG WENYI(KEXUE JIAOYU YANJIU)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戏曲版权保护意识亟待加强

    91-91页
    查看更多>>摘要:戏曲是我国宝贵的传统文化,在数百年的传承发展中,已经发展到300多个剧种,剧目更是难以数计。进入现代社会,先进的传播方式也给一些侵权者提供了方便。当前戏曲界在移植剧目、改编剧目以及视频盗版等方面出现的侵权行为屡屡发生。戏曲是综合性的艺术,是编剧、导演、演员、舞美、音乐等主创人员集体智慧的结晶。原创剧目得不到很好的版权保护,侵权屡屡发生,势必会影响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

    版权保护意识戏曲界原创剧目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现代社会传播方式侵权行为

    运用潜台词的表现手段塑造人物形象——以莱维尼亚为例

    92-92页
    查看更多>>摘要:演员对于角色的理解,最初是从台词中得来的。但是,演员单从文字表面来分析人物,定是不能将其演绎的生动可信、立体丰满。潜台词的挖掘与表现,是诠释角色的内心情感与精神生活有效手段。本文以《悲悼》三部曲中的莱维尼亚为例,阐述如何运用潜台词的表现手段塑造真实可信的人物形象。

    表现手段潜台词莱维尼亚《悲悼》

    浅谈戏曲的化妆

    93-93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传统的戏曲演出中,不同的舞台艺术形像有其不同的脸谱,而不同的脸谱又有不同的人物与个性。例如:关羽的红脸象征忠义,曹操的白脸象征其奸诈,包拯的黑脸象征其铁面无私等等。色彩的运用使戏曲脸谱更加鲜明、准确,即便人们不认识舞台上的人是谁,也能从他的脸谱色彩上判断人物的忠与奸,这首先要归于化妆的效果,人物的化妆是人物内心世界的直接流露。脸谱用色历来讲究:"红忠白奸蓝威猛,绿多怪,金粉表神仙"。

    戏曲演出化妆人物内心世界戏曲脸谱舞台艺术象征色彩用色

    浅谈《积木屋的回忆》对动画短片创作的思考和启示

    94-94页
    查看更多>>摘要:动画短片是极具个性的动画片种类,其短小精悍、立意深刻等特点受到动画创作者的喜爱。获得第83界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的《积木屋的回忆》,以它对待环保主题的重新演绎,通过准确的节奏、画龙点睛的声音设计以及传统二维动画淳朴的表现形式,带给动画短片创作者更多的思考和启示。

    动画短片主题节奏色调声音

    The Jungle and American Muckraking Movement

    95-95页
    查看更多>>摘要:During the end of the 19th century and the beginning of the 20th century, a group of American journalists and writers called "muckrakers" launched a muckraking movement aiming at unveiling shady deals, social evils and injustices. Upton Sinclair' s The J

    英文文摘内容介绍编辑工作期刊

    解读萨特存在主义的钥匙——论《禁闭》中的“他人就是地狱”思想

    96-96页
    查看更多>>摘要:"他人就是地狱"是存在主义文学家萨特的重要观点,萨特的哲理剧作品《禁闭》很好的阐释了这一观点,并告诫人们真正的"地狱"是由于错误的处理个人与他人关系,对自我认识错误的定位而形成的"自我地狱",只有理清个人与他人的关系,才能避免陷入这一"地狱"。

    存在主义萨特禁闭地狱

    爱的悖论——论阿瑟·米勒的悲剧《推销员之死》

    97-97,13页
    查看更多>>摘要:《推销员之死》是阿瑟·米勒的经典剧作之一,大部分评论文章都从美国梦破灭这一角度入手分析文本。但笔者通过细读文本发现爱是该剧的一个重要主题。这一主题包括两个方面,即威利和他儿子之间的爱,以及威利对美国的爱。通过对这一主题的研究可深化对《推》剧的理解。

    阿瑟·米勒《推销员之死》悲剧

    崇法尚意:唐宋皇帝的笔墨实践

    98-98页
    查看更多>>摘要:书法至唐朝,可谓瓜熟蒂落,六朝蜕变,至此完成。在真、草、隶、篆各书体中,涌现了一批影响深远、青史留名大师级的书法家,真书与草书的影响尤著。真书书家大多脱胎于王羲之,但又兼收并蓄魏晋以来墨迹与碑版的双重传统,逐渐地从萧散妍妙的王家书派中脱颖而出,继而书风转呈严谨雄劲、法度森整之风貌。行草书家,特别是草书书家渐入佳境,

    实践笔墨皇帝唐宋尚意行草书兼收并蓄书法家

    传统与现代的笔墨演义——兼谈齐白石与徐氏学派

    99-99页
    查看更多>>摘要:2011年5月22日晚8点,中国嘉德2011春拍"大观——中国书画珍品之夜"专场,齐白石最大尺幅作品《松柏高立图?篆书四言联》被一藏家以4.255亿竞得,创造了中国近现代书画拍卖的新纪录。在国画不景气的当下,齐白石的作品竟有软黄金一般的价值,着实令人惊叹和感慨。

    中国近现代齐白石学派笔墨传统中国书画书画拍卖不景气

    从歌曲《忐忑》迅速走红探大众审美趣味变迁

    100-101页
    查看更多>>摘要:歌曲《忐忑》在国内大众面前公开亮相后便迅速走红,并受到大众以及媒体的高度关注。许多人称之为"怪"现象,而在一面说怪,一面又受到这种"怪"现象浸染的同时,大众的审美趣味也受到了影响并有了新的改变。

    大众审美趣味娱乐性时尚性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