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大众文艺(科学教育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大众文艺(科学教育研究)
大众文艺(科学教育研究)

马维彬

月刊

1007-5828

kexuejiaoyu888@163.com

0311-66687633

050081

石家庄市虹光街10号

大众文艺(科学教育研究)/Journal DAZHONG WENYI(KEXUE JIAOYU YANJIU)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歌唱的四要素

    1-1页
    查看更多>>摘要:歌唱的呼吸、歌唱的共鸣、歌唱的发声、歌唱的语言称为歌唱的四要素,四者有密切的联系,不可分割。

    呼吸共鸣发声语言四要素

    对德彪西、拉威尔和斯特拉文斯基创作的对比研究

    2-3页
    查看更多>>摘要:德彪西、拉威尔和斯特拉文斯基三位近代音乐大师,是印象主义乐派的开创者、奠基者和发展者,他们的音乐创作既一脉相承有各放异彩,在音乐史上树立了光辉的丰碑,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的音乐财富。他们执着的探索精神和大胆技法创新至今仍值得我们在音乐创作中深入学习和借鉴。

    德彪西拉威尔斯特拉文斯基印象主义乐派

    试论宋氏二胡艺术与太极拳的文化内涵

    3-4页
    查看更多>>摘要:宋氏二胡演奏艺术与太极拳,一个是音乐艺术,一个是武术,同属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二者之间存在着居多方面的同一关系。本文试图通过宋氏二胡演奏艺术与太极拳文化内涵的一些方面作探索性的比较论述,旨在寻求二者之间较深层的对话,探寻其中存在的客观规律,从而对二胡演奏、科研与教学实践起到一定的启示作用。

    宋氏二胡艺术太极拳文化内涵

    论声乐艺术与舞台实践

    5-5页
    查看更多>>摘要:声乐艺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表演艺术,而表演艺术是一门动力定型的技巧,是舞台表演行动的艺术,是声乐艺术的灵魂和生命。如果没有表演,声乐作品只能作为乐谱的符号形式存在,

    声乐艺术舞台实践表演艺术动力定型舞台表演符号形式声乐作品乐谱

    对囊玛曲《阿玛勒嚯》的分析与欣赏

    6-7页
    查看更多>>摘要:囊玛作为一种非常具有西藏传统歌舞音乐代表性的民族民间歌舞音乐,是由具有西藏藏域特色的传统民乐为其伴奏的歌、舞、乐三者熔为一体的综合性歌舞音乐。囊玛曲《阿玛勒嚯》在经过才旦卓玛等一批全国著名的当代西藏歌唱家的演绎和传唱后成为一首具有雪域气息的百听不厌、脍炙人口、优雅端庄的著名囊玛作品,通过对它的歌词和音乐结构的分析研究,能够从更高的音乐理论和技术方面来把握此曲,对于分析和挖掘此曲的深层音乐价值提供一手分析参考资料和理论依据。

    《阿玛勒嚯》分析欣赏

    18世纪白俄罗斯的声乐艺术团体的活动探微

    7-8页
    查看更多>>摘要:白俄罗斯的专业声乐艺术萌芽于16—18世纪。本文主要介绍了18影响白俄罗斯声乐艺术发展的艺术团体,包括其境内的涅斯维日的声乐艺术团体的艺术活动;斯洛尼姆庄园的声乐艺术团体;格罗德诺的农奴剧院活动,这些艺术团体在18世纪影响和决定了白俄罗斯声乐艺术的发展方向,对于白俄罗斯声乐艺术的形成,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白俄罗斯声乐艺术18世纪艺术团体

    歌唱训练中微声唱法微探

    9-9页
    查看更多>>摘要:微声唱法是一种行之有效歌唱训练方法,目的是使歌唱发声系统各器官的肌肉更有力,并能协调一致,在感觉上建立起正确的声音概念。微声唱法顾名思义,可理解为弱声唱法、轻声唱法、柔声唱法等等。本文从"生理意义""头声是前提""贵在小"等三方面全面论述这种训练方法的要领、作用和深远意义,最终达到发展歌唱的呼吸、嗓音的灵活、声音的华丽、力度的变化等。

    微声歌唱训练

    歌剧《伤逝》选段《她夺走了我的心》的音乐分析和演唱提示

    10-11页
    查看更多>>摘要:《她夺走了我的心》是作曲家施光南先生作曲的第一部歌剧《伤逝》中男主角的第一首独唱曲目,无论从歌曲的欣赏性还是难度适中性来说,都很利于中等程度的声乐学习者练习,本人就是从此首歌曲的音乐分析和演唱提示两方面入手,对此首歌曲进行剖析,以期达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以便更利于声乐学习者的学习。

    伤逝她夺走了我的心音乐分析演唱提示

    论长笛的形制对其艺术发展的影响——“巴洛克长笛”

    1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长笛作为乐器家族中最古老的成员之一,它的流传历经几个世纪,虽然在不同的古老文化中流传着不同类型的笛子,如中国箎、容器笛、口哨笛、排箫等等,但在十六世纪前,长笛的形制,全世界基本上是一致的,都是在一根长短不一的空心管(无论这根空心管是什么材质)上钻几个孔,

    长笛艺术发展形制巴洛克古老文化十六世纪流传乐器

    关于民族器乐发展的几点认识

    12-13页
    查看更多>>摘要:乐器作为人身的延续部分,随着时代的发展在不断改进,但是无论怎么变化,它毕竟是时代的产物,表现出当时特定时期的文化。无论是赞同还是否定,它一直生活在大众生活中。

    民族器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