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大众文艺(科学教育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大众文艺(科学教育研究)
大众文艺(科学教育研究)

马维彬

月刊

1007-5828

kexuejiaoyu888@163.com

0311-66687633

050081

石家庄市虹光街10号

大众文艺(科学教育研究)/Journal DAZHONG WENYI(KEXUE JIAOYU YANJIU)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安吉采取四大举措推进农村“文化良种”基地建设

    184-18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一是加强县城文化品牌建设选好点。近年来,安吉县不断加大对文化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逐步形成以县、乡(镇)、村(社区)三级公共财政投入文化建设的投资体系。县级文化设施不断自2009年浙江省开展"文化良种"培育基地建设以来,

    文化品牌建设安吉县良种文化设施建设农村公共财政投入2009年投入力度

    打造绍兴曲艺品牌的实践与思考

    185-185页
    查看更多>>摘要:绍兴市作为"戏曲之乡",既有新昌调腔、越剧、绍剧、西路乱弹、绍兴目连戏五大剧种,更有绍兴平湖调、莲花落、词调、宣卷、摊簧(鹦哥戏)五大曲种,而且这五大曲种都已成为"国遗",使得曲艺保护工作量大面广任务重。

    绍兴市曲艺实践品牌目连戏平湖调莲花落工作量

    多元化大视野与群文的现实语境兼谈长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启示

    186-186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化的多样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进入我们的视野时间不长,就已被我国社会各界所接受和认同。然而,由于国内各地区经济和人文环境所存在的巨大差异,对这一共识话语也产生了迥异不同的错位与疏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着陆"文化(艺术)馆,极大地丰富了群众文化的内涵,为公益性群众文化事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生机。但是,坐拥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得天独厚的资源,我们的反映有些滞后,群众文化的现实语境面临着传承与突破。

    非遗现实语境传承创新

    论西藏群众文化艺术的发展与创新

    187-188页
    查看更多>>摘要:藏民族和谐,团结,勤劳,勇敢,用他们辛勤的双手不断耕耘着,打造了灿烂辉煌的藏民族文化艺术。改革开放30多年来,藏民族人民不断发展群众文化并孜孜不倦地编织了多彩的文化艺术。藏民族的群众文化艺术的发展和创新记载着该民族的成长历史,它美丽而神圣,散发着无可取代又光辉夺目的光芒。

    文化艺术发展魅力

    浅谈新时期加强基层文化站队伍建设的重要性

    188-188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层文化站是政府设立的公益性群众文化事业机构,是本地区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工作实体,担负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和精神动力、丰富和促进基层群众的精神文明生活,提高广大群众文化素质的重要职责。

    文化站队伍建设新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文化事业机构基层群众精神动力

    浅析敦煌曲子戏的发展与现状

    189-189页
    查看更多>>摘要:敦煌曲子戏是敦煌独有的地方戏种,现在培养传承人来传唱敦煌曲子戏是刻不容缓的事情,但是年轻人喜好曲子戏的人很少,又没有固定的收入和相对正规的演出团体,造成了人才的流失,曲子戏出现后继无人的现状,所以敦煌曲子戏的传承值得我们深思。

    敦煌曲子戏由来发展现状

    浅析书法的和谐之美

    190-190页
    查看更多>>摘要:自古至今有太多的书法艺术家,用他们的手中之笔书写出书法美的艺术,书法的美存在很多方面,一点、一画、一撇、一捺、处处都体现出书法得艺术之美,自古至今的优秀的书法作品,它总是体现出书法美的方方面面,更能体现着无穷的变化,

    书法艺术家和谐之美书法作品书法美一画

    如何做好新时期的群文工作者

    191-191页
    查看更多>>摘要:群众文化工作属于社会文化和教育范畴,群文工作者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担负着丰富群众文化生活,陶冶群众思想情操的重要职责。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新时期、新形势下,广大群文工作者应当努力推进群众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新时期群众文化工作者

    文化站图书室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192-192页
    查看更多>>摘要: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满足广大农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乡镇文化站的图书室作为最贴近农民的基层图书室,是农村文化建设的窗口,在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促进农村知识更新、

    基层图书室新农村建设乡镇文化站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农村文化建设农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构建和谐社会

    新时期群众文化队伍建设的思考

    193-193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前,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已由单纯的兴趣爱好转变为"求知、求乐、求美"的多元化需求,既强调个体文化享受,又要求提高文化素养;既追求大众文化,又崇尚高雅文化;既积极参与,又广泛展示,亟需一支业务强、素质高的文化人才队伍,指导群众文化活动的健康发展。由于受思想观念和市场规律的双重制约,专业文化人才缺乏有效的整合,文化、教育系统的专业人员、艺术院校的学生、艺术团体的专业工作者等文化资源,没有得到充分的挖掘和利用,也就难以实现与基层群众文化需求的对接。由此,针对如何加强群众文化队伍建设这个问题,本文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群众文化队伍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