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大众文艺(科学教育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大众文艺(科学教育研究)
大众文艺(科学教育研究)

马维彬

月刊

1007-5828

kexuejiaoyu888@163.com

0311-66687633

050081

石家庄市虹光街10号

大众文艺(科学教育研究)/Journal DAZHONG WENYI(KEXUE JIAOYU YANJIU)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沙滩上的挣扎——评11度青春之《老男孩》

    131-131页
    查看更多>>摘要:最近一部电影吸引了广大80后的目光,不同以往,这部既不是什么知名导演的力作,也没有明星大腕,更谈不上是大制作,甚至都没走进电影院,却着实火了一把。借助网络,这部小成本电影在各大网站被疯狂的转载,充分展示了80后网友的强大力量,这部电影就是在10月28日上线的由肖央导演的网络短片十一度青春系列之《老男孩》。

    《老男孩》青春挣扎沙滩电影院80后导演网络

    浅析苏轼文人画论及其对中国绘画发展的影响

    132-132页
    查看更多>>摘要:苏轼在诗词、散文等文学和书法创作上的成就为世人所知晓。在绘画方面,尽管其传世之作不多见,但其画论却十分独到,直接导致文人画的流行,对中国绘画的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苏轼文人画形神论

    从宋代题画诗看比兴传统向文人画的迁移

    133-133页
    查看更多>>摘要:比兴手法使用在诗歌领域,是借助其他事物作为诗歌发端,以引起所要歌咏的内容,兼有发端与比喻的双重作用。本文在宋代文人画抒情性的增强、绘画借鉴之用的传统、绘画艺术内在规律的表现三个方面,论述了诗歌中的比兴传统向文人画迁移的现象发生在宋代的可能性。并以南宋郑思肖的《墨兰图》为例本,分析了比兴传统的迁移促使了诗、书、画的统一。

    比兴传统文人画题画诗墨兰图

    俄狄浦斯与拉康“镜像理论”

    134-135页
    查看更多>>摘要:拉康的"镜像"理论在20世纪西方社会掀起了审视自我的精神运动,有助于人类对自我主体的深刻认识。而索福克勒斯创作的《俄狄浦斯王》中俄狄浦斯的形象及其命运与拉康"镜像"理论有某种暗合,并且"俄狄浦斯情结"与"镜像"理论有着不解之缘。

    拉康镜像理论俄狄浦斯悲剧命运

    王原祁绘画形式美探析

    135-136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以王原祁绘画形式美为选取点,将构成王原祁绘画图像的各要素进行解构,重点围绕画面结构、笔墨形式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来探讨,通过对个体的研究,最后整体上达到对王原祁绘画形式美的把握。

    王原祁绘画形式美画面结构笔墨形式

    试论司马辽太郎的西域观——以《西域行》为中心

    137-138页
    查看更多>>摘要:司马辽太郎是日本当代著名的历史小说家、大众文学家,他虽然不是历史学家,但他关于战争和历史的很多观点在日本影响甚大。对于这样一位影响了许多人的历史小说作家,我们有必要对他及其作品进行一番分析研究。1977年8月司马辽太郎井上靖等一行访问了疆维吾尔自治区,回国后便出版了其与井上靖的对谈集——《西域行》一书。本文将以这本书的内容为中心,重点讨论在这次旅行中,他对西域历史文化的看法与认识也就是他的西域观。

    司马辽太郎《西域行》西域观

    论北京“胡同文化”的解读

    138-138页
    查看更多>>摘要:"胡同文化"大家熟知已久,但"胡同文化"究竟是"胡同的文化"还是"胡同和文化"呢?

    胡同文化解读文化

    《国王的人马》中的生态批评研究

    139-139,90页
    查看更多>>摘要:《国王的人马》是罗伯特·佩恩·沃伦的不朽之作。本文以生态批评理论为出发点对《国王的人马》中杰克的精神生态进行解读,进一步揭示自然破坏与人类困境之间的关系,继而分析这篇作品中的生态思想。

    《国王的人马》生态批评杰克精神生态

    中国民族歌剧女性角色所体现的美学特征及文化内涵

    140-141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从中国民族歌剧女性角色作为切入点,从几个方面诠释其形成的各种原因及特征,从而剖析出其独特的美学特征及文化内涵,具有现实意义。

    民族歌剧女性角色美学特征文化内涵

    孤寂的图式化解析——浅谈爱德华·霍珀绘画的当代意义

    141-141页
    查看更多>>摘要:爱德华·霍珀的绘画简洁而不简单,朴素的图式化语言中传达了人总是处于一种内心沉思的孤寂情感。本文探讨了霍珀绘画形式语言拓展的意义及其对现当代油画创作的启示,同时为油画表现语言的探索、实践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孤寂图式当代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