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大众文艺(科学教育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大众文艺(科学教育研究)
大众文艺(科学教育研究)

马维彬

月刊

1007-5828

kexuejiaoyu888@163.com

0311-66687633

050081

石家庄市虹光街10号

大众文艺(科学教育研究)/Journal DAZHONG WENYI(KEXUE JIAOYU YANJIU)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水浒传》中武打描写与中国古代武侠小说的发展

    170-170页
    查看更多>>摘要:《水浒传》是中国古代武侠小说史上承上启下的重要一环,它沿袭自唐以来形成的"以武行侠"范式,采用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并重的手法,既上承唐代豪侠传奇中奇幻武功之余续,又有写实性的武打描写,并开始注重武技和武打场面的美学效果,为后世武侠小说的发展拓宽了道路。

    水浒传武打描写发展

    浅析《道德经》中的美学思想

    171-171页
    查看更多>>摘要:《道德经》涉及内容可谓广泛,对中国的影响可谓深远,虽然到近现代,道家思想似乎不再受到人们的追捧和重视,但这部著作对中国人的哲学观、世界观、人生观依然有着重大的影响,对中国人的审美观的影响也是举足轻重的。纵观古今,《道德经》中体现出的美学思想几乎渗透到建筑、园林、绘画、雕塑、文学等各个方面。

    道德经道法自然无有相生复归于朴

    生命之美

    172-172页
    查看更多>>摘要:美是由心灵产生和再生的。只有心灵才是真实的,只有心灵才涵盖一切,所以一切美只有在涉及这较高境界,而且由这较高境界产生出来时,才是真正的美。自然之美,生活之美是心灵所反映的。只有有生命的东西才是理念,只有理念才是真实。所以当身体一旦不能充分显现灵魂的观念性时,这种真实也就毁灭。我的《无题》系列,正是出于我对人类社会的这一分析,是我的世界观。艺术的现实就是理想。艺术美的职责就在于它要将人的生命的现象,特别是将灵魂,自由地表现于外在事物,同时又使这外在的事物与之相符合。

    自然之美人之美艺术美灵魂肉体生命

    通雅的研究概况

    173-173,14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一、清人的研究历史上,《通雅》曾因政治原因而一度成为禁书,倍受冷落。终在顾炎武等人提倡的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之后,因其学术价值无法回避,才能在清人的著作中看到些只言片语。

    政治原因《通雅》学术规范学术道德学术价值顾炎武清人

    第三人称复合叙事——浅析《我哥刁北年表》的叙事策略

    174-174,211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各种形式的叙事作品中都有一个叙事人,他是由作者创造的叙事文本中的叙述主体。作者通过对不同视角的选择、运用和切换来达到表达立场、传递情绪、调节叙事距离。叙事视角的重要性从一方面决定着一个小说家的优秀——只有能够建构自身独具一格叙事方式的小说家才能算是优秀的小说家。在《我哥刁北年表》这部作品中,作家刁斗采用了第三人称复合叙事的方式,将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结合起来,使小说的叙述可进可退、游刃有余,将个人命运融入历史,带给读者新奇而深厚的阅读感受。

    第三人称复合叙事叙述视角叙述效果

    中国古典文学作品多女鬼形象浅析

    175-17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中多女鬼形象,对女鬼众多的原因进行探究,有助于我们了解古代妇女的社会地位,体会她们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从她们身上学习到古代妇女重感情、善恶分明的品质。同时,也有助于我们理解古代文人的女性观和创作心态。

    女鬼形象妇女地位重感情古代文人女性观

    由阐释学看中国“天人合一”观的发展

    176-177页
    查看更多>>摘要:"天人合一"观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思想及特色。国学大师钱穆在生前的最后一篇文章中说道:"中国文化中,‘天人合一’观,虽是我早年已屡次讲到,惟到最近始澈悟此一观念实是整个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之归宿处。"这一观念在中国文化思想形成之初就开始酝酿,至老庄,至孔孟,至宋明理学,不断被理解与解释,形成一个具有丰富内涵、多重意义的哲学命题。"一切传统,乃至全部的人文现象,都是被‘解释’出来的,在解释中形成和发展的。"所以,对它的阐释过正是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形成过程。本文试图从阐释学的角度来揭示我们对"天人合一"观的继承与

    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天人合一”观阐释学继承与发展重要思想中国文化国学大师宋明理学

    经世致用的哲学思想

    177-178页
    查看更多>>摘要:威廉·詹姆斯认为,哲学虽然烤不出面包,但它却能鼓舞我们的灵魂,使我们勇敢起来。加西亚·马尔克斯坚称,面对压迫、掠夺和遗弃,我们的回答是生活。无论是洪水还是瘟疫,无论是饥饿还是社会政治动荡,甚至多少世纪以来永无休止的战争,都没有减弱生命压过死亡的顽强势头。回溯过往可知,哲学的追求与力量就在于经世致用,与时俱进。共产主义,这哲学的精华,集中体现了此特点。

    经世致用共产主义哲学

    《何典》与神怪小说比较谈

    179-180页
    查看更多>>摘要:《何典》大约成书于清中叶乾嘉时期,是一部用吴语写成的中篇章回体小说,是上海人张南庄以"过路人"的笔名创作的。由于小说本身内容与语言方面的离经叛道,历来受到学术界批判,其中一个批判点就是《何典》陷入了神怪小说的窠臼。本文试从小说的人物、小说语言、小说讽刺对象三方面重新对《何典》与神怪小说进行解读,认为该作品仍存在对传统神怪小说的继承,但从更深层面来看,它在很多方面都与神怪小说格格不入,具独特性。

    何典神怪小说比较

    论《诗经》中组诗的成因及其结构类型

    180-181页
    查看更多>>摘要:先秦是中国"组诗"的早期发展阶段,而《诗经》中的组诗无疑又是先秦组诗的代表之一。以《诗经》为代表,通过分析其组诗的成因及其结构类型,我们便可在一定程度上窥探中国早期组诗的发展状态。

    组诗成因结构类型文化意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