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大众文艺(科学教育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大众文艺(科学教育研究)
大众文艺(科学教育研究)

马维彬

月刊

1007-5828

kexuejiaoyu888@163.com

0311-66687633

050081

石家庄市虹光街10号

大众文艺(科学教育研究)/Journal DAZHONG WENYI(KEXUE JIAOYU YANJIU)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从绘画直观层面和潜在因素分析其情感的表达

    25-26页
    查看更多>>摘要:黑格尔说:"艺术家形象表现的方式正是他的感受和直觉的方式","正如画家把他的情感马上变成形状和颜色",①可以说,情感构成了艺术的生命,是艺术的灵魂,是艺术价值体现的重要成分。而绘画中的情感是通过绘画本身的形象传达出来,也就是从绘画的直观层面包括线条、色彩、肌理等传达出来的,而情感的升华需要对绘画作品潜在因素包括作者的内心世界及生活背景的感知才能体味。

    线条色彩肌理潜在因素情感

    颓废的优雅:象征主义绘画审美的深层剖析

    26-27页
    查看更多>>摘要:象征主义是19世纪末文艺思潮的一个主要流派,它的纲领是抛弃对客观世界的模仿,力求通过象征的暗示来表达梦境、幻想和不平凡的感觉。文章主要从审美这个角度对象征主义绘画的语言进行探索和解读。

    象征主义颓废审美

    儿童绘画的特点与指导策略

    28-29页
    查看更多>>摘要:儿童绘画是儿童认识世界,表达自己的一种语言,也是一种游戏。本文阐述了儿童绘画的特点,并提出了寓游戏于绘画教学之中、绘画与说画相结合、临摹教学与自主性绘画教学相结合的指导策略,期望能给从事儿童绘画教学工作的教师一点启示。

    儿童绘画特点策略

    浅谈色彩对中国写意画创作的拓展

    30-30页
    查看更多>>摘要:就色彩的功能而言,它是绘画语言中最基本、最活跃,而且最具冲击力的要素,但是,中国画自"水墨"样式出现以后,它对色彩的渴求似乎显得不怎么强烈、主动,以致曾以色彩取胜的工笔重彩画屈居从属地位。这种对色彩视觉功能的淡化,极大地影响了中国画的发展,

    中国画色彩写意画创作视觉功能工笔重彩画绘画语言从属地位

    解读阿恩海姆的“张力”理论

    31-32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试图从中国画的角度解读阿恩海姆的"张力"理论,分析形成张力的因素。意在深入研究"张力"产生的根源,以期对以后的绘画创作能有所裨益。

    张力动感

    中国山水画构图之我见

    32-32页
    查看更多>>摘要:构图是学习中国画和从事艺术创作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构图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画面效果和主题思想的表达。要注重对立统一和画面的整体感,注重用不同的形式来表达不同特定不同环境中的意境。有一个好的构图可以给画面带来不同的效果。

    山水画构图

    论王翚仿陆天游简笔山水技法

    33-33页
    查看更多>>摘要:山水画经过历代漫长的演变与发展,至清代发起一股风靡画坛的仿古之风。这一风尚以王为代表,以复古为宗旨,崇尚前代各山水流派的笔墨章法,不求创新,但以古人程式化的山石、树木、亭台做搬迁诺后的位置经营来抒发画家自我情感,同时将文人画的情趣渗透在绘画理念中并采用了书法入画的原理。

    山水画技法自我情感绘画理念程式化文人画章法笔墨

    浅谈中国山水画的空间感

    34-34页
    查看更多>>摘要:物质世界是立体的,立体即是有空间的,空间即是立体存在的形式。中国山水画描绘的是自然生活,是山川美景,自然不能没有立体,更不能少了空间感。中国山水画的空间感存在于各种风格形式的作品之中。空间感的营造是中国山水画构成的诸多要素之一,是人们审美和视觉习惯的基本要求,也是艺术描绘自然、表现自然存在规律的重要形式和手段。表现空间感的方法很多,这些方法可以多个一起使用。我们这些中青年画家不仅要传承这些优秀的技法,还要通过自身的艺术实践去创造发展新技法,让传统的中国画艺术永远充满生命活力,永不止步地向前发展。

    中国山水画立体层次空间感

    诗情画意“凤眠体”——解读林风眠绘画风格

    35-35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当今油画多元化发展的今天,当面对市场资本的诱惑,部分人梦醒一夜成名,一夜暴富。一部分开始模仿一些在拍卖市场上拍出天价的艺术作品,另一部分开始大胆"创新",在一块几平方大小的画布上,滴上几个点颜色,刷上几笔颜色等另类作品来迎合市场,这完全背离了西方现代艺术的延伸和发展,走向了极端。真正艺术家的创新是来自内心的,艺术是直接表现画家本人的思想感情的,是不可模仿的。所谓单纯,是就很复杂的自然想象中,寻出最足以代表他的特点、质量、同色彩,以极有趣的手法,归纳到整体的意象中以表现之的,绝不是违背了物象的本体。

    林风眠凤眠体创新

    面对“现实”——现实主义油画的魅力

    36-36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商品经济高度发展和各种艺术思潮竞相出现的今天,现实主义处于一个发展变化的阶段,但是它自身的人文关怀与艺术精神并没有改变。各个时代的现实主义艺术家都始终以一个艺术学者应有的社会反省精神和人文立场,怀着深深的人道感情,对现实进行了阐述和批判。正是因为这种艺术精神,使现实主义绘画长盛不衰,也正是这种批判的立场使现实主义绘画具有了永恒的魅力。

    现实主义艺术精神人文关怀社会反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