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大众文艺(科学教育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大众文艺(科学教育研究)
大众文艺(科学教育研究)

马维彬

月刊

1007-5828

kexuejiaoyu888@163.com

0311-66687633

050081

石家庄市虹光街10号

大众文艺(科学教育研究)/Journal DAZHONG WENYI(KEXUE JIAOYU YANJIU)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弗雷泽与泰勒巫术学说对原始艺术研究的影响

    84-84页
    查看更多>>摘要:"巫术说"是20世纪以来西方艺术发生学中影响最大的一种理论,认为艺术起源于巫术。被称为"人类学之父"的英国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和詹姆士-弗雷泽为代表的"巫术说"理论对人类原始艺术的研究影响巨大。

    原始艺术“巫术说”爱德华-泰勒詹姆士-弗雷泽

    命运的悲歌——浅析《所罗门之歌》中奶娃的成长历程

    85-86页
    查看更多>>摘要:《所罗门之歌》是一首讴歌黑人命运的悲歌,突出了一个黑人男性青年奶娃寻求自我的成长过程-----救赎与再生的过程。莫里森通过塑造奶娃这一形象,揭示了黑人只有回归到大自然中,回到本民族的传统中,才能够获得新生。

    成长黑人文化民族传统和谐

    长乐未央

    86-86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下生活有人挥霍金钱,有人挥霍时间,有人挥霍理想,是不是众人已经忘记朴实的生活与简单的感动?是不是少了对日常琐碎的品读与果敢的肯定?回首汉民族初始的时光,吱吱呀呀哼唱汉乐府,看看普通生活的乐趣,述述衷肠,那个时代那样的"长乐未央"。

    汉代长乐未央日常生活

    用女性主义分析《安娜·卡列尼娜》

    87-88页
    查看更多>>摘要:列夫·托尔斯泰的文学名著《安娜·卡列尼娜》中,安娜作为俄国时代变迁中一位美丽的贵妇的代表为了得到自己的爱情,不惜与整个社会对抗,最终她意识到全是虚伪,为了揭露封建社会的虚伪而惨死。本文从女性主义的角度分析安娜为得到"真正的人"生活——爱情中所做的挣扎。

    女性主义安娜·卡列尼娜“真正的人”

    基于影像细读方法分析电视剧中城市形象的传播效果

    88-89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对当代国产电视剧《奋斗》中的城市形象,进行量化分析和"影像细读",对城市形象的影视传播进行效果评估,分析受众对城市形象的偏好,从而规避形象宣传中的无序感和盲目性,为实现城市品牌形象在电视剧传播中的效果最大化,建立可量化、可比较的视觉识别系统提供参考。

    影像细读电视剧奋斗城市形象影响

    《哈姆雷特》中的死亡意象

    90-90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阐释了《哈姆雷特》自始至终笼罩的死亡意象,展示了在遭遇重大变故后哈姆雷特的心境变化,戏剧终了哈姆雷特最终完成了与死亡本身的和解,完成了自己的复仇事业。

    哈姆雷特记忆死亡

    白朴生平与创作研究综述

    91-93页
    查看更多>>摘要:白朴,字仁甫,又字太素,号兰谷,原名恒。金哀宗正大三年(1226)生于金朝首都南京(今河南开封),后流寓真定(今河北正定)、建康(今江苏南京)。生于金亡之际,出身望族,父亲白华、伯父白贲均以诗文名世,叔父宝莹是位诗僧。他是元代著名的杂剧家、散曲家和词人。作为元曲四大家之一的白朴是元代前期杂剧作家中很重要的人物,他上承金代的文学传统,

    创作研究白朴综述生平杂剧作家元代前期文学传统散曲家

    父权制下的女性悲剧—解读萧红《呼兰河传》

    93-94页
    查看更多>>摘要:父权制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结构,女性在其统治下逐渐失去自我意识,异化成父权制的工具,维护父权统治,压迫自己的同胞。本文通过分析《呼兰河传》中的两类女性形象,结合萧红的经历,阐释父权制下女性循环往复的悲剧命运。

    父权制《呼兰河传》女性形象悲剧

    从符号学分析中西方酒神的差异

    95-9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西方神话史上均有关于酒神的记载,但是他们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西方的酒神是奥林匹斯诸神之一,受到众人的崇拜,并体现酒神精神,而中国的酒神只是一个民间俗神,形象单一,影响力颇小。神话作为特殊的心理能量宣泄的符号,对酒神赋予了理想、信仰、崇拜、思维方式等层面的意义。中西方文化、宗教、思维的不同造成了中西方酒神的差异。

    神话酒神符号

    浅析匈牙利舞曲——查尔达什

    97-97页
    查看更多>>摘要:任何经典的东西都会被广泛传承,犹如经典的影片被翻拍,经典的老歌被翻唱改编,数目种类越是繁多,越能体现出它的价值所在,而查尔达什正是因此验证了它的魅力。

    查尔达什蒙蒂匈牙利舞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