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大众文艺(科学教育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大众文艺(科学教育研究)
大众文艺(科学教育研究)

马维彬

月刊

1007-5828

kexuejiaoyu888@163.com

0311-66687633

050081

石家庄市虹光街10号

大众文艺(科学教育研究)/Journal DAZHONG WENYI(KEXUE JIAOYU YANJIU)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郑律成的《延安颂》及其音乐创作

    1-1页
    查看更多>>摘要:郑律成是音乐家,也是一位国际主义战士,他创作了伟大的歌曲音乐,作品《延安颂》给中国人民艰苦卓绝、如火如荼的抗日战争抹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还创造了许许多多爱国励志的优美曲调,激发昂扬了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

    延安颂郑律成音乐创作

    简论合唱作品研究

    2-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一首合唱作品演绎的是否准确到位,通常会有很多方面的原因,其中最主要的一个就是指挥对作品的准确理解和把握。忠实于原作,全面仔细地研究作品是把握好作品的关键。"指挥的工作在台下",对作品研究得越深,就越能达到作品的本质。

    合唱作品研究指挥

    贝多芬钢琴小品演奏浅探

    3-4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依据笔者演奏及教学的心得,分析和论述了贝多芬编号33,119,126钢琴小品集的音乐特征、和声与调性变化以及音乐处理等,以期帮助演奏者更深入地了解这些作品。

    贝多芬钢琴小品音乐风格演奏提示

    论歌唱中声音位置的处理

    5-5页
    查看更多>>摘要:良好的声音位置是建立在共鸣腔体的合理运用基础之上的,人体的各个器官及共鸣腔体所产生的共鸣效果是各不相同的。科学的发声方法可以改变一个人自身的音色,声音位置实质上是共鸣腔体的调节、运用和共鸣位置的运用。只有通过共鸣腔体引起共振,才可以使本身较弱的声音变得圆润、明亮、优美。

    声音高位置共鸣腔体技巧运用

    民族审美习惯之差异对美声发声的影响

    6-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声乐艺术面临两个深厚传统的影响。一是欧洲传统发声方法的影响,一是中国传统戏曲发声的影响。这两种发声技术不仅在技巧上有很大的不同,而且音响效果也是全然不同的,显然,这势必会形成审美习惯的巨大差异。本文旨在通过对民族审美习惯差异的分析,探究出美声发声技术的精髓所在,并在此前提下确认应该以怎样的姿态去直接面对美声演唱。

    审美习惯真声假声和谐黄金比例

    试论钢琴弹奏中听觉能力的作用

    7-7页
    查看更多>>摘要:音乐是声音的艺术,而声音只有靠听觉才能得以感受,因此,音乐也是听觉的艺术。对于从事声乐、器乐表演、教学和学习而言,音乐又是一门表演艺术。本文结合钢琴曲《云雀》的教学与艺术实践,从听觉的模仿能力、听觉的审美能力、听觉的想象能力等三个方面研究其在钢琴教学与演奏不同层次和不同阶段中的作用,以说明重视听觉能力的培养与运用的实际意义。

    模仿审美想象

    中国民族调式五声调式分析研究

    8-8页
    查看更多>>摘要:五声调式是所有其他民族调式的构成基础,掌握它的分析方法,对于我们分析其他调式起到了重要的决定因素。

    五声调式调式分析

    浅谈我国民族音乐发展现状及思考

    9-9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中华民族大地上,有许多种基于本土文化而传承至今的音乐品种,是由各个时代流传至今的民间音乐、文人音乐、宫廷音乐及宗教音乐等组成,我们称之为民族音乐。民族音乐能够反映不同民族的地域文化特色的艺术形式,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早已与中华民族的气质与精神融合在一起,在世界音乐殿堂中也是独树一帜。然而反观当前,许多人们受到西方音乐文化的洗礼,逐渐淡去对民族音乐传承与研究的热情,加上当前流行音乐的盛行,导致民族音乐受到冷落。面对这种局面,我们应当正确面对民族音乐的发展现状,并找到相应的应对

    中华民族民族音乐民族文化发展现状

    浅谈声乐学习中加强文学修养的重要性

    10-11页
    查看更多>>摘要:声乐艺术作为音乐的一个不同表现形态,首先具有时间艺术的显著特征,它是音乐与诗、词的综合体。本文从历史、声乐创作、美学和实践的角度分别阐述声乐与文学之间的紧密联系,并且着重说明在声乐学习的过程中有针对性的加强文学修养的重要性。其目的就是通过研究和论证,给声乐学习者提出一些建议,即在学习中不拘一格,从多种学科门类中汲取精华,为我们的歌唱服务。

    声乐学习文学修养促进提高

    谈谈古筝的练习方法

    1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筝是中华民族古老的民族乐器,源于秦而盛于唐。随着古筝艺术的发展,学习古筝者与日俱增,但多数学习者往往喜欢的是其优美动听的旋律,而忽略了最基础的基本功训练。如何能让器乐专业学生,特别是我们民族器乐古筝,获得那份愉悦与音乐的自信,掌握正确的练习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练习计划聆听思考手脑心理演出前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