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大众文艺(科学教育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大众文艺(科学教育研究)
大众文艺(科学教育研究)

马维彬

月刊

1007-5828

kexuejiaoyu888@163.com

0311-66687633

050081

石家庄市虹光街10号

大众文艺(科学教育研究)/Journal DAZHONG WENYI(KEXUE JIAOYU YANJIU)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滩头年画色彩语言初探

    149-150页
    查看更多>>摘要:滩头年画是湖南省唯一的手工木版水印年画,它涉及内容极为丰富,地域特色突出,具有深厚的民俗文化背景和浓郁的楚南地区乡土特色,是中华民族乃至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引人注目的是湖南滩头年画色彩语言独特,深受湘楚文化、民俗文化、传统工艺、传统色彩"五色说"的影响,形成优美艳丽、对比强烈、色彩错落搭配、响亮的、具有象征性的用色特点。

    滩头年画色彩语言

    陇南山歌的社会娱乐功能

    151-151页
    查看更多>>摘要:陇南山歌是分布在甘肃南部广大地区的一种古老民歌,其作为地方性的民间传统文化艺术,具有独特的社会娱乐功能。这种娱乐功能主要表现在单身、失恋者、恋人等不同的个体和对象的表现内容上。

    陇南山歌娱乐

    赫哲族口弦琴现状的探讨

    152-152页
    查看更多>>摘要:赫哲族是分布在中国东北地区的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同时也是中国北方唯一以捕鱼为生的民族。所使用的赫哲语,属于阿尔泰语系满—通古斯语族满语支,没有创制文字。因历史上长期与汉族交错杂居,现已经通用汉语。在音乐上,一提起赫哲族,首先让人想起的便是著名的《乌苏里船歌》,也就是那优美舒展的"赫尼哪"调。而赫哲族还有一种重要的乐器并不为多数人所知,这就是口弦琴。本文将以赫哲族口弦琴的历史和现状作为切入点来重点进行探讨。

    赫哲族乐器口弦琴

    试述山东三大秧歌

    153-154页
    查看更多>>摘要:"山东秧歌"是中华民族乐舞文化史上的一朵绚丽的奇葩,在中国民间舞蹈中占有重要地位。在山东秧歌的舞动中,男性粗矿豪放尽现阳刚之气,女性妩媚柔韧富有含蓄之美。山东秧歌具有突出的地域性,从分布看,以鲁西,鲁北和胶州(东)半岛流传最盛。据不完全统计,山东省不同种类的秧歌约有30多种,秧歌的总体风格相对统一。

    山东省秧歌民族乐舞民间舞蹈阳刚之气总体风格文化史地域性

    论丽江古城民居建筑特色

    154-15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丽江古城是一座以平民特色为主的古城,以尊重自然、亲和自然为其内涵、理念,体现出多元民族文化的融合与深沉的历史沉淀,而平民化、世俗化、自然化是其民居的主要特色。

    丽江古城民居特色

    浅析传统民间美术的造型与审美

    155-155页
    查看更多>>摘要:民间美术是我国一种传统造型艺术,它是在中华民族传统观念、民俗文化积淀上形成的。造型图案变化多样,本文旨在通过对民间美术造型与审美的分析、探讨,唤起人们重视民间美术。珍惜我们民族这一宝贵文化遗产!

    民间造型审美

    试论邓州大调曲子的传承现状

    156-157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调曲子是河南民间曲艺艺术的瑰宝,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它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本文简述了大调曲子的发展和特点,指出邓州的大调曲子具有很强的代表性,随后对大调曲子传承的稳定性和变异性进行了分析,最后重点对邓州大调曲子的传承现状进行了讨论。

    邓州大调曲子传承现状

    东方芭蕾 再展风采——凤阳花鼓生态环境现状调查简述

    157-158页
    查看更多>>摘要:历经七百余年风雨洗礼,凤阳花鼓在当今的社会历史环境中,其人才培养、队伍建设、宣传表演诸方面都呈现出了良好的生存状态,"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发展战略使凤阳花鼓获得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也大大促进了地方的经济建设与和谐社会的发展,实现了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双丰收。

    凤阳花鼓艺术生态商艺互生和谐社会

    中国朝鲜族传统丧葬工具—丧舆的调查

    159-160页
    查看更多>>摘要:2004年龙井朝鲜族民俗博物馆收藏的朝鲜族的传统丧葬工具丧舆鉴定为国家一级珍贵文物,2009年中国朝鲜族丧葬习俗被列为吉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样,濒临消失边缘的朝鲜族传统文化中重要组成部分的有形的、无形的文化遗产,得到重视和即时有效的和保护。

    中国朝鲜族丧葬习俗传统文化工具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民俗博物馆2009年

    维吾尔民俗活动中的动物装扮表演探究

    160-161页
    查看更多>>摘要:自古以来,新疆的维吾尔人就以村落为单位,世世代代聚集、簇居于片片绿洲地带之中,"集(群)体性"成为绿洲文化的一个最主要特征。"集(群)体性"通过文化艺术的手段得以维系、表现。在耕作、丰收、狩猎之余,维吾尔人会聚集在一起,举行以祭祀、庆祝丰收和狩猎成功等为目的的多种活动。动物性装扮表演是维吾尔民俗活动中独具特殊的一类表演,这类表演,与维吾尔人民社会生活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民俗活动装扮动物戏剧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