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大众文艺(科学教育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大众文艺(科学教育研究)
大众文艺(科学教育研究)

马维彬

月刊

1007-5828

kexuejiaoyu888@163.com

0311-66687633

050081

石家庄市虹光街10号

大众文艺(科学教育研究)/Journal DAZHONG WENYI(KEXUE JIAOYU YANJIU)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浅谈导向系统设计中的色彩对比与调和

    59-59页
    查看更多>>摘要:导向系统是帮助人们快速有效地找到和使用具体空间的信息传达系统,色彩作为导向系统设计中重要的一种造型要素,发挥着功能性和审美性的双重作用。导向系统设计中的色彩对比与调和及其原理的应用,是影响指示标识在空间环境中的易读性和美感的关键。

    导向系统设计色彩对比色彩调和

    心性的世界——两宋设计文化初探

    60-61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分别从城市规划、人工园林、宫殿庙宇、街市、帝王陵寝、佛教雕塑、家具、陶瓷等方面介绍了两宋设计文化的特征,这些特征不仅是两宋设计文化的魅力所在,同时也是人们心性世界的真实体现。

    两宋设计文化心性世界建筑艺术设计

    浅谈商业展示空间中的光设计

    61-61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通过介绍光在商业展示空间设计中的重要性,进一步分析了光与商业展示空间形态以及材料的相互作用,探讨如何运用自然光、人工光营造合理的商业建筑环境。

    空间设计商业展示空间相互作用空间形态建筑环境自然光

    浅谈环境心理学在室内设计中的运用

    62-62页
    查看更多>>摘要:环境心理学是研究环境与人的行为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它着重从心理学和行为的角度,探讨人与环境的最优化。随着社会经济环境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室内环境的品质有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逐渐认识到环境心理学重要性。特别是在现代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将环境心理学运用到室内设计中的趋势也愈加明显。

    环境心理学室内设计应用

    乐由心生 舞自神来——浅谈高校音乐教育专业中的舞蹈艺术

    63-64页
    查看更多>>摘要:音乐教育专业是近代素质教育的产物,在音乐教育范畴中,舞蹈与音乐链接的更为紧密,相互依托、相互完善。课堂中,教师不仅要顾及严谨的舞蹈知识,还要兼顾学生的非专业性。舞蹈艺术作为素质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已经被广泛引用至各高校的素质教育中。

    舞蹈音乐教育培养方向教育理念角色互换

    美丽的折射——摄影作品美之形态

    65-65,5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一张照片上升成为一副摄影作品,具备了一定的审美价值,体现出自身美的形态,将现实的美进行了二次折射。而且这种艺术作品所具备的美也是通过一定方式和规律传达出来,从而让受众者进行二次审美。所以,要想了解一幅摄影作品的美如何体现并展示出来的,就必须深入了解它的美的内容和外在形式以及表现规律。

    美的折射形式美内容美美的规律

    谈慢门的拍摄方法

    66-66页
    查看更多>>摘要:镜头的快门速度不仅控制曝光时间,还是控制被摄物体成像效果的基本手段。运用较慢的快门速度,对处于不同景别的景物进行拍摄,能够创造出精彩的影像效果。利用慢速度拍摄是摄影创作中常用的一种技巧。何为摄影中的慢速快门,一般常指在1/30以下的快门速度为慢速度摄影。使用慢速快门拍摄时却能使动者或夸张变形、或虚化位移、或重叠拉长,而静者保持清晰,画面虚实相生。

    拍摄方法快门速度摄影创作曝光时间物体成像夸张变形虚实相生景别

    山东茂腔的研究现状与理论思考

    67-67页
    查看更多>>摘要:茂腔,是活跃在山东东部青岛、日照、潍坊等地区的一个地方性戏曲剧种,由肘鼓子戏演变而来,因唱腔尾音翻高八度演唱而得名,俗称"打冒",被誉为"胶东之花"。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将研究内容进行综述,并在综述之后对茂腔研究现状的不足以及传承发展提出自己的观点。

    茂腔研究现状传承

    河南板头曲代表性传承人调查

    68-69页
    查看更多>>摘要:板头曲是鼓子曲(即大调曲)中独立于唱腔之外的纯器乐曲,是大调曲子开唱之前和演唱间歇时,由三弦、琵琶、筝合奏的器乐曲。2010年2月至3月,作者赴河南省邓州市,通过对板头曲(古筝)传承人宋光生的调查,更加清晰全面的认识到河南板头曲传承发展的现状和独特的艺术特征。

    宋光生板头曲传承现状艺术特点

    柳琴戏唱腔创新之我见

    69-69页
    查看更多>>摘要:唱腔是一个剧种的"灵魂",也是区别剧种与剧中之间的"根本"。柳琴戏是徐州地区唯一的本土剧种,历史上柳琴戏有很多称谓,如"拉魂腔""拉花腔""周姑子""肘鼓子""四平调"等,它的发展过程中曾受过境高腔的影响,一度也采用人声帮和,所以又有人称它为"满台腔"等等。从艺十多年,笔者深深地爱上了柳琴戏,但也为柳琴唱腔在观众的普及程度不够理想、观众中喜欢看的不少而会唱的不多,听着好听就是不好学等现象而着急,如何顺

    柳琴戏唱腔创新徐州地区普及程度剧种四平调拉魂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