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大众文艺(科学教育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大众文艺(科学教育研究)
大众文艺(科学教育研究)

马维彬

月刊

1007-5828

kexuejiaoyu888@163.com

0311-66687633

050081

石家庄市虹光街10号

大众文艺(科学教育研究)/Journal DAZHONG WENYI(KEXUE JIAOYU YANJIU)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浅谈在声乐表演中如何做到“声情并茂”

    1-1页
    查看更多>>摘要:声乐表演是一个综合舞台艺术,单单靠优美的声音,与之匹配的身体动作是远远不够的,更重要的一点是表演者投入真正的情感,这样表演才能更加完美。歌唱跟语言一样,必须传情达意。但它比语言更美妙,听众不仅要听到美妙的歌喉,更重要的是去寻找“内心体验”,获得精神上的艺术享受。所以作为歌唱艺术,它和其他艺术门类的规律一样,也要求内容和形式上的统一。

    声乐表演“声情并茂”舞台艺术歌唱艺术身体动作表演才能传情达意内心体验

    莫扎特钢琴奏鸣曲装饰音分析

    2-3页
    查看更多>>摘要:装饰音无论外部是如何认识和评价,但是每个具体的装饰音处理还是要回到每部不同的钢琴作品中,因为装饰音的演奏还会因为音乐旋律乐句衔接的不同而进行不同的表达,也会因为各个乐派的风格不同而表达不同,其处理方法也有差异,本文就莫扎特钢琴曲装饰音的处理,结合谱例进行分析。

    钢琴奏鸣曲莫扎特装饰音分析

    浅析如何练好哈农指法练习

    3-3页
    查看更多>>摘要:《哈农钢琴指法练习》是各层次钢琴教学中的必修技术性教材,也是钢琴学习者和演奏者经常练习的必要技术内容,练好哈农应该从几个方面着手。

    了解要领奏法规范性调整心态

    浅谈艺术歌曲的钢琴伴奏

    4-4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艺术歌曲的钢琴伴奏中,钢琴伴奏与歌词和旋律是相辅相成的,钢琴伴奏的背景烘托和补充作用是艺术歌曲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艺术感染力的重要因子。怎么样运用钢琴的特点为艺术歌曲做好背景烘托和补充作用是艺术歌曲钢琴伴奏的核心。

    艺术歌曲钢琴伴奏编配

    浅谈钢琴作品《山丹丹开花红艳艳》的音乐分析

    5-5页
    查看更多>>摘要:钢琴作品《山丹丹开花红艳艳》是王建中创作的陕北民歌钢琴曲中其中的一首,是根据传统民歌信天游《红军哥哥回来了》和《女孩担水》创作而成的,同时表达了陕北人民热泪欢迎中央红军热烈的场景。乐曲是一个复三部曲式结构成,两个主题出自同一首陕北民歌,节奏速度有着鲜明的对比。

    王建中陕北民歌钢琴曲式音乐分析

    “半声练习”在声乐教学中的重要性

    6-6,21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声乐教学中教师和学生都必须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态度,经过长时间勤奋刻苦的练习,才能使学习者掌握歌唱发声的正确方法和基本技巧。在声乐学习的过程中有很多好而科学的发声训练方法,其中"半声练习"就是其中必不可少的方法。学习者要掌握正确的歌唱方法,同时提高学习者的歌唱技术,并尽可能的克服声乐学习的常见毛病。本文将对"半声练习"的概念和训练方法进行详细讲解,并进一步阐述其在声乐教学中的重要性。

    声乐教学半声练习

    声乐艺术的情感与表达

    7-7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类生产力水平的提高,音乐成了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音乐能直接抒发和表达人的内心感受,是一种情感艺术。而音乐中的声乐是能最直接、最明了表达人内心感受的艺术形式。本文就声乐艺术的情感与表达的问题谈几点个人粗浅的认识,与同行共勉。

    音乐声乐情感表达

    浅论一部优秀音乐作品如何感动人

    8-9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主要阐述了演奏者和欣赏者所必备的素质及修养,从而说明一部优秀音乐作品感动人的两方面重要因素,只有具备这两方面因素,才能达到主客观呼应,引起演奏者和欣赏者的强烈共鸣,使音乐感动人。

    演奏者欣赏者必备素质感动人

    浅谈中国古代声乐论著中关于戏曲表演的声乐技巧

    9-1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古代歌唱家的声乐实践包括表演和教学两大方面。不论是从表演或是教学来谈,中国古代歌唱家的声乐技巧都已经达到相当高的水平。而在中国古代大量的音乐论著中,记载和用文字描述着声乐技巧。中国古代的声乐技巧包涵着气、声、字、情四个技巧元素,并涉及到声音、语言、作品的情感表达、戏曲表演等多个方面。其中中国古代声乐技巧最完善的领域莫过于中国戏剧中的戏曲演唱。

    声乐实践音乐论著声乐技巧戏曲演唱

    浅谈“新民乐”的发展

    1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民乐的产生并不是偶然,而是新时代的产物。"新民乐"是中国传统民族音乐改革创新的成果,是适应新时代的艺术精品。民乐不能一成不变,它需要创新,需要注入新的血液,才能更好地传承下去。但我们在此过程中,也要理性地应对经济效益的种种诱惑,以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为己任,取其精华,剔其糟粕,让中国民乐有一个更好地明天。

    新民乐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