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大众文艺(科学教育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大众文艺(科学教育研究)
大众文艺(科学教育研究)

马维彬

月刊

1007-5828

kexuejiaoyu888@163.com

0311-66687633

050081

石家庄市虹光街10号

大众文艺(科学教育研究)/Journal DAZHONG WENYI(KEXUE JIAOYU YANJIU)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审美视野下:音乐在灾难新闻中的魅力

    12-13页
    查看更多>>摘要:"悲"是一种最高的审美情趣。任何艺术真正可以深入人心的,绝大多数是悲剧性的,音乐艺术也不例外,只有体会到它的悲剧美才能体会音乐的真正内涵。康德曾说"凡是最高的美,都使人惆怅",悲是美学的范畴,只有"悲"能从生活上升到对人生的追问与思考。

    音乐悲剧审美

    谈项祖华先生扬琴音乐创作的风格特征

    13-13页
    查看更多>>摘要:音乐艺术风格是指"某一时代,某一民族,某一作家或艺术家的作品中,从思想内容到艺术形式及语言运用等方面所表现出来的格调和特色。艺术风格根源于内容而表现于形式,是艺术家在作品中驾驭题材、构造形象、稳定性、外在性的表现,是艺术家的创作走向成熟的鲜明标志。"

    艺术风格扬琴音乐创作风格

    扬琴演奏中的滑抹音和压揉音

    14-15页
    查看更多>>摘要:扬琴属于击奏弦鸣乐器。扬琴的演奏技法,既有决定于乐器本身物理特性的常规技法,又有受中国传统音乐审美价值取向影响所应用发展的特殊技法,如滑抹音、压揉音。对这些特殊技法的学习、认识和实践,对提高扬琴的演奏技能、增强音乐的表现力和感染力,进而加强对外来乐器民族化进程的认识和不断发展与完善,都有着积极的意义。

    扬琴演奏技巧滑抹音压揉音

    浅析合唱的体裁

    15-16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对合唱艺术的表象认知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学习的需求,更别说那些正在从事合唱艺术或准备从事合唱艺术的人们对专业合唱知识的渴望。但是,要从专业的层面去了解、学习合唱,就必须从整个局面去把握合唱,同时也要掌握一般的艺术规律——合唱的基础理论知识。本文按照合唱作品本身的织体形态(即声部组合方式)将合唱的体裁分为主调合唱、复调合唱和无伴奏合唱。按照突出主旋律方式的不同将主调合唱具体细分为同节奏织体、长音衬托式织体、伴奏音型式织体和支声式织体四种具体形式;根据复调音乐的织体形态将复调合唱其分为并

    主调合唱复调合唱无伴奏合唱

    古希腊与古罗马音乐文化之我见

    17-18页
    查看更多>>摘要:古希腊与古罗马音乐开创了西方音乐文化的先河。两者虽然是继承与发展的关系,但是古罗马在对古希腊音乐文化继承和发展的同时,表现出别样的音乐观。本文就古希腊与古罗马不同的音乐观进行分析、梳理,以较为客观、系统地认识这一时期的音乐文化。

    古希腊古罗马音乐文化

    浅谈视唱气息负重训练法

    18-18页
    查看更多>>摘要:视唱,即"看谱即唱",也就是借助视觉和内心听觉把乐谱用声音呈现出来。在视唱练习中,气息的运用是非常重要的,它是视唱的动力和源泉,失去了气息的支持,视唱的完整和艺术性将不复存在。要想使气息发挥有力的作用,气息的正确与否至关重要。气息对声音的音色、音量、音准都有非常重要的制约作用。气息负重训练法对视唱练习有很好的指导作用。本文从高师学生的实际情况,对视唱气息负重训练法进行了一些简要的阐述。

    视唱气息负重训练

    中国花鸟画美之欣赏

    19-2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画作为一个文化上的概念,是以中国文化为支撑的。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文化背景和审美的观念不同,其绘画的造型、技法和绘画风格亦大不相同。本文通过对中国花鸟画的分析,理解中国画美的存在方面,从而对中国画艺术的美进行一次浅要的认识。

    物象美书法美中国画西方绘画莫奈

    释析现代艺术之蓝本——史前美术

    20-21页
    查看更多>>摘要:史前美术题材丰富,主要是当时当地的生活场景和风俗情节以及具有象征意义的抽象符号图形。19世纪末至20世纪前半期,西方一些反叛艺术家不满当时艺术的圆滑甜俗,对当时的绘画体系抱有不满情绪,他们转向非洲、南美和大西洋的原始部落文化,企图从精神上与欧洲文明彻底决裂。

    史前美术图像符号图像仓库

    绘画的生存之道

    22-23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为一名油画研究生,笔者一直在思考,是不是沉下心来好好的画自己的画,就一定能够成功呢。其实,这个问题笔者已经思考了很长时间了,甚至可以说,是带着这个问题开始的读研之路。闲暇之余,自己也会读一些字,不敢称书,感觉自己还没有到能读书的境界。随称不上读书,似乎对绘画的生存之道有了自己的一点见解……

    绘画艺术生存

    文人画的改革之我见

    23-24页
    查看更多>>摘要:传统中国绘画重写真,师法造化,唐宋时期的写实绘画灿烂辉煌。宋元时代文人重主观精神的表现,书写笔墨情趣,追求淡雅洒脱的艺术风格。但在文人画后期走向了只追求笔墨逸气,略形重意的程式化误区,导致近代水墨画走向衰败。20世纪初,随着西方文化,西方绘画的冲击,传统保守的文人画的题材与技法狭窄越显突出。五四新文化使新美术运动也日趋高涨,写实画法的兴起,是对古代写真方法的回归,中国画在今天呈现多元化,重视觉客观再现的写实形态为主流,这对反映现实社会生活有很大的作用。

    略形重意笔墨写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