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大众文艺(科学教育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大众文艺(科学教育研究)
大众文艺(科学教育研究)

马维彬

月刊

1007-5828

kexuejiaoyu888@163.com

0311-66687633

050081

石家庄市虹光街10号

大众文艺(科学教育研究)/Journal DAZHONG WENYI(KEXUE JIAOYU YANJIU)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浅谈中国现代朴素酒包装的文化特征

    121-122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朴素淡雅的自然风是城市中文化人广为追捧一种美的追求,朴素酒包装作为一种文化形态,它的精神功能也越来越多地引起人们的重视,如何在酒包装中注入朴素美的观念成为了中国设计师努力探寻的一种思路。本文从朴素酒包装是文人风格的包装、是自然情调的包装、是绿色环保的包装、符合中国哲学观念、符合国际文化语境五个方面阐述对中国现代朴素酒包装文化特征的认识,以此提升朴素酒包装的文化魅力。

    酒包装朴素美文化民族化

    民间美术装饰元素的起源

    122-12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相对于宫廷艺术、文人艺术而言,民间艺术是一种具有独立审美意识和表现手法的艺术形态。作为民间艺术重要组成部分的民间美术,其思维模式、题材内容、表现手段都有其独特的个性特点和艺术规律。研究探索民间美术的艺术特点和艺术规律,借鉴和学习民间艺术的装饰元素,对丰富我们的艺术创作语言具有重要意义。

    民间美术元素装饰起源文人艺术民间艺术艺术规律艺术形态

    生命之木—丝织品中树纹的设计美

    123-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国的丝绸艺术自仰韶文化至今,拥有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并有着"丝绸之国"的美誉。而丝绸生产作为工艺美术的一个分支,除了基本的工艺价值外同时还具有极大的美学价值,本文便是从设计美的角度出发,选择了丝绸纹样史中最为生机盎然的一笔——生命树纹样——作为研究对象。在介绍了这一纹样的历史起源、文化内涵、传播路径等内容的基础上,着重就魏晋和隋唐两个生命树纹样在我国丝织品艺术中发展的重要时期,从造型、色彩、主题等因素以案例的形式分别研析了生命树纹样的艺术表现手法及风格特点,展现了这一纹样在我国丝织品历史中的设计美和艺术风

    生命树丝织品艺术特点

    中西艺术风格相融性浅析——以洛可可风格的形成与再现为例

    125-125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代设计越来越趋于国际化,多元化。本文通过分析中式风格对西方洛可可风格形成的影响与洛可可风格在中国当代设计中的运用,总结出中西艺术风格的两次相融,找出相融的特点与规律及相融中的继承与改造,从而得到中西艺术风格这两次相融的现实意义。

    洛可可形成再现中西相融

    齐美尔现代性体验视角下的时尚观——以橱窗展示为例

    126-126页
    查看更多>>摘要:橱窗展示作为消费社会的一个重要现象成为了现代社会中审美与文化的重要表征。齐美尔正是善于从这些片段化的生活细节中来把握现代性社会中个体的感受——时尚即是他对现代社会进行剖析的一个典型横截面。橱窗文化作为时尚的缩影也可视为齐美尔关于现代性研究的写照。

    齐美尔现代性体验时尚哲学

    试论西周礼乐制度对其乐舞创作的影响

    127-127页
    查看更多>>摘要:西周是中国古代乐舞发展的第一个高峰。西周时期政治局势稳定,军事力量强大,经济繁荣,神权统治逐渐转变为王权统治,这使制礼作乐成为一种必要的趋势和需求。特定的礼乐制度必然对乐舞创作实践产生深刻的影响。西周的礼乐制度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该时期乐舞文化的发展,但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其乐舞的创作。我们应从中吸收养分,克服弊端,不断完善当下艺术发展的相关政策,促进我国音乐舞蹈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

    西周礼乐制度乐舞创作影响

    当代生态主义哲学—美学的内涵阐释

    128-128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代生态主义哲学—美学是当代存在主义哲学—美学的产物,后者为前者提供了宏阔的视野,而前者则使得人们的研究视线转向更细微处。它们共同植根于当下人类生存所面临的诸多课题而对过去人与自然相对立的思维模式进行反叛,以谋求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统一,由此构成了当代生态主义哲学—美学的主要内涵。

    生态主义哲学—美学自然

    现代意义的人物塑造——评《黄石的孩子》中陈汉生的共产党员形象

    129-129页
    查看更多>>摘要:《黄石的孩子》作为中国、澳大利亚、德国联合拍摄的一部抗战期间的影片。看后我的心灵深深的震撼,但是在面对日本侵略者飞机的狂轰乱炸时,我并没有感到害怕,因为我知道,有许许多多共产主义先烈在保护中华民族的斗争中奉献了自己的光和热。现在的我们更应该完善自身,寻找自己内心深处对国家的归属感,向无数共产主义先烈致敬。

    黄石的孩子陈汉生共产党爱国主义共产主义

    剧作中人物性格略论

    130-130页
    查看更多>>摘要:人物性格在剧作中是艺术形象的主体,人物性格的刻画是剧作的核心和主要任务。作者成功地刻画具有鲜明性格特征的人物形象,才能使剧作取得巨大成就。本文探讨了剧作中人物性格的特点、人物性格刻画的意义及方法。

    剧作人物性格刻画

    从经济视角论茅盾小说的当下意义——以“社会剖析三部曲”为例

    131-131页
    查看更多>>摘要:茅盾小说的选材,侧重于当代重大的政治、经济事件,以表现风云变幻的大时代。从《春蚕》中农村里的农民宿命式的生存困境,到《林家铺子》中小城镇里小资产阶级在夹缝中的艰难经营,再到《子夜》中大都市里大资本家恶劣的政治经济环境,全景式的展现了30年代中国社会的全貌;并且以其生命力和现实感体现了中国当代经济改革进程的某些同类精神。

    茅盾经济视角社会经济当代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