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大众文艺(科学教育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大众文艺(科学教育研究)
大众文艺(科学教育研究)

马维彬

月刊

1007-5828

kexuejiaoyu888@163.com

0311-66687633

050081

石家庄市虹光街10号

大众文艺(科学教育研究)/Journal DAZHONG WENYI(KEXUE JIAOYU YANJIU)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简单,让一切呈现自然——以电影《非诚勿扰2》为例浅析电影音乐的基本功能

    132-133页
    查看更多>>摘要:音乐无疑是电影中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是电影艺术的重要有机组成部分,电影音乐也是音乐艺术的重要表现形式。电影音乐是电影表达叙事的另一种语言。在电影中,音乐呈现的主要方式以电影配乐和电影歌曲两种形式。在电影《非诚勿扰2》中,这些音乐形式都有呈现,而且在运用方面也充分体现了音乐在电影中的主要功能。在影片中,创作者用了简单、直接的手法,使音乐和故事、人物、情节、情绪交相辉映,相得益彰。简单,让一切呈现自然。本文主要通过对电影《非诚勿扰2》中的电影音乐的分析来对电影音乐的基本功能进行梳理和研究。

    电影音乐配乐歌曲功能

    无名的恐惧——蒙克《呐喊》赏析

    133-133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认为蒙克《呐喊》画作的呐喊者是显性的,但呐喊因者是隐性的,潜藏在画作的色彩、线条、造型中。笔者试图从混沌之色、模糊之线、拒绝之型解读其呐喊因者——无名的恐惧。

    无名恐惧

    党性、女性、民族性——电影《黄河绝恋》女党员安洁形象分析

    134-134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冯小宁执导的《黄河绝恋》中,对安洁这一女党员形象的塑造十分成功。本文主要从该人物身上的党性、女性、民族性三方面对其进行全方位的分析,探讨主旋律电影中女党员形象的全新演绎。

    女党员形象主旋律电影安洁黄河绝恋

    历代名画记——见笔综与不见笔踪

    135-13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画传统的绘画工具是毛笔,但有的人会用身体的一部分来作为作画的工具,这种作画的方法古已有之。张彦远在绘画的创作方面有专论,他在"论画体工用榻写"中说"古人画云,未为臻妙,若能沾湿绡素,点缀轻粉,纵口吹之,谓之吹云。此得天理,虽曰妙解,不见笔踪,故不谓之画。如山水家有泼墨,亦不谓之画,不堪仿效。"可见张彦远非常重视绘画的用笔,认为"不见笔踪"的绘画尽管画的不错也不值得一学。但是在《历代名画记》中也出现了多处"不见笔踪"的记载,从张彦远对于六法的认识可见"不见笔综"的画也并不是"不堪仿效。"

    历代名画记笔综六法论

    当代艺术的社会性

    136-136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对现代艺术和当代艺术的初步了解之后,我对艺术的作用有了一点小小的看法,即艺术应当更多的关注社会和人生,而不是去关注传统意义上美的对象;艺术应该从人文的角度出发,真切地从内心出发,而非形式上的攀比。正是因为现代主义从形式上的纯粹的艺术本体的考虑,最终导致了艺术与生活极度地脱节,使现代艺术失去了鲜活的生命力。相反,当代艺术更多的是从社会性和人文性的角度出发,致力于审视、思考、反省、剖析当前的社会意识形态,通过问题呈现的表象,由表及里地进行层层认识和分析,通过艺术的手段把观察和分析出来的结果呈现出来,旨在能

    当代艺术社会性社会意识形态现代艺术关注社会艺术本体现代主义提出问题

    智慧与勇气、精神与信仰——电影《风声》中共产党员顾晓梦、吴志国形象分析

    137-13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共产党的形象是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顺利进行的重要因素,在步入21世纪之际,加强中国共产党的形象建设具有相当的现实意义。在新时期很多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者的无谓精神我们只能通过历史和影像来了解学习,《风声》是一部融入红色的商业大片,本文从形象学出发,通过对电影《风声》的故事表现分析,探讨其中革命者共产党员的形象,以达到启发现代人共产党员和党的形象建设的重要意义。

    风声顾晓梦吴志国共产党员

    浅触那部《指环王》

    138-138页
    查看更多>>摘要:这是一部围绕一枚指环而徐徐展开的史诗故事。故事一开篇,便叙述了至尊魔戒的由来,以及毁戒远征队的形成。第二部开始线索一分为二,一边是弗洛多、山姆的毁戒之旅,一边是阿拉贡、甘道夫等人领导的两次战役。以至尊魔戒为主线、以对抗黑暗魔君拯救中土世界为目的,脉络清晰,浑然一体。本文无论其艺术价值还是情感价值都有其独到之处,作为一部反映古代战争的作品,其现实意义也是不容忽视的。

    《指环王》艺术价值情感分析现实意义

    浅析民国电影女明星的时尚示范效应——以胡蝶与阮玲玉的时尚装束为例

    139-140页
    查看更多>>摘要:民国时期是一个思想、文化的重要转折期,其间的服饰文化值得我们研究。民国时期的时尚元素比较突出,而电影女明星的时尚示范作用对于塑造民国服饰文化产生了深入的影响。本文通过蝴蝶与阮玲玉的时尚装束对比对民国时期电影女明星与时尚装束、时尚文化之关系进行研究,有助于我们了解时尚服饰文化发展中普遍存在的规律因素,进而增进对时尚的本质、时尚与消费文化以及时尚与大众的关系的了解,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今日时尚的来源,进一步预测时尚的发展方向。

    民国电影女明星装束时尚文化

    浅析八大与徐渭艺术之不同

    140-140页
    查看更多>>摘要:徐渭和八大两位艺术家虽处不同时代,但他们有着相同命运,同样是寄情于画、才华横溢;同样是精神癫狂、坎坷一生,所以有着极大的可比性。两位艺术家都可谓是中国美术史上的艺术大师,对后世影响深远。本文就两位艺术大师的命运与艺术追求进行比较,凸显其相同与不同之处,且分析八大的艺术特点更符合中国人的审美心理。

    八大山人徐渭疯癫比较

    青年亚文化对服饰风格的影响

    141-141页
    查看更多>>摘要:青年亚文化对服饰流行产生影响时,我们必须肯定青年亚文化的象征性外观。青年亚文化群体兼容了亚文化的非主流性,融入了青年的创新性、模仿性与叛逆性,使其成为社会文化生活中不可忽视的元素。而这一文化群体的兴起,也深深地影响了服饰流行的趣味性,为不断推陈出新的时尚界注入了一股叛逆对抗、标新立异的风貌。本文将就这一风格符号在服饰流行中的个性影响进行探讨。

    青年亚文化服饰风格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