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欧进萍

双月刊

1672-2132

jdpme@vip.sina.com

025-84285560 84285517

210014

江苏省南京市卫岗3号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Disaster Prevention and Mitigation Engineering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刊载防御和减轻自然灾害为主的各类灾害的基础性学术研究论文和应用性科研成果,内容包括:地震与地质灾害、气象灾害、爆炸与火灾、植物灾变以及其它对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造成危害的各类灾害。开展多种灾害学间的学术和科技成果交流,加强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在灾害科学方面的结合,推动防灾减灾工程领域的科学研究,促进有效减灾,为可持续发展战略服务;为从事防灾治灾研究的科学工作者、政府和企事业部门的防灾减灾专业技术人员及大专院校有关专业的师生提拱学术交流的园地。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考虑约束作用的混凝土柱耐火试验加载方式研究

    施涵远蔡新江毛小勇陈鑫...
    202-20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找到一种在构件耐火试验中能有效考虑整体结构对受火构件约束作用的加载方式,建立了2层2跨的钢筋混凝土框架和受火单柱的有限元模型,对比分析荷载比为0.2、0.4和0.6时,恒载、变位移加载、变力加载和交互加载方式下受火单柱与整体结构的内力、变形和耐火极限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恒载单柱不能准确反映整体结构受火柱的变形、轴力和耐火极限;变位移加载和变力加载在荷载比为0.2时能较好考虑整体结构中的约束作用,在荷载比为0.4和0.6时误差增大也不能准确反映整体结构的抗火性能;交互加载的相对误差随荷载比增大而增大,且最大误差小于20%.恒载、变位移加载、变力加载和交互加载中,交互加载可以较好考虑整体结构中的约束作用,近似达到整体结构试验的效果.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抗火试验方法构件试验加载方法

    加载速率对CFRP加固混凝土梁断裂特性影响研究

    赵少伟冯心淏郭蓉郭喜旺...
    210-221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CFRP加固带裂缝混凝土梁,能明显提高构件的承载力和刚度,减小结构变形并延缓裂缝的扩展.由于混凝土材料本身和CFRP-混凝土界面的率敏感性,在动态加载速率下CFRP加固梁的断裂性能与准静态荷载下有着明显不同.为研究CFRP加固混凝土梁的动态力学性能,通过不同加载速率下三点弯曲梁断裂试验,对比分析了0.0005、0.1、1、10 mm/s加载速率下CFRP加固预裂混凝土梁的断裂性能.结果表明:CFRP在混凝土梁裂缝扩展过程中承担着很强的阻裂作用和增强效果,与未加固混凝土梁相比,CFRP加固混凝土梁的极限荷载得到显著提高;随加载速率提高,混凝土梁固有的阻裂性能和断裂过程区骨料黏聚力的阻裂作用提高,混凝土梁断裂面骨料被拉断的数量增多,裂缝扩展路径更趋向平直;最后计算得到不同加载速率下CFRP加固混凝土梁裂缝扩展阻力曲线,分析了不同加载速率下CFRP加固混凝土梁裂缝扩展阻力曲线的变化规律.

    断裂性能加载速率CFRP加固混凝土裂缝扩展阻力曲线

    地下连续墙受力变形光纤监测与数值模拟研究

    刘天翔朱鸿鹄程刚谭道远...
    222-233页
    查看更多>>摘要:地下连续墙是一种常见的深基坑支护方式,具有刚度大、防渗性能好、适应范围广等优点,但其受力变形规律较为复杂.基于超弱光纤光栅感测技术,对某地铁车站基坑地下连续墙水平位移进行实时监测.将监测数据与数值模拟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数值分析模型选取的合理性,并基于该数值分析模型研究了不同厚度软土层中,地下连续墙水平位移的变化规律,通过墙体位移梯度(Dw)和软土位移梯度(Dr)进行临界厚度比计算.研究结果显示:水平位移随软土厚度的变化呈"凸肚"状,沿深度方向划分为相对稳定区、线性增长区、最大变形区和线性下降区.利用Dw和Dr标定出临界厚度比为0.24;土压力变化在基坑前四步开挖过程中较为稳定,而在第五步开挖与施工后40 d变化显著.上述研究结果为类似工程的设计、施工和监测方案的制定提供了重要参考.

    地下连续墙水平位移密集分布式感测数值模拟临界厚度比

    空腹混凝土坝振动响应试验研究

    杨贵陈转转吴杰鑫
    234-242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平原地区土层条件较差和地形条件有限的情况,提出一种新型坝——空腹混凝土坝.采用振动台模型试验技术,研究加速度峰值、库水位及防渗墙对该新型坝动力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自由场坝基中设置结构可以降低坝基的超孔压响应,削减坝基液化程度.(2)非自由场工况中,加速度峰值的增大加强了坝基的振动幅度,加剧液化程度;坝体上游库水位的存在增加了坝基的有效应力从而降低液化程度;坝基中防渗墙的存在增加了孔压的消散从而降低液化程度.总体来说,加速度峰值对液化程度影响最大,库水位影响次之,防渗墙影响最小.(3)库水位的存在增加了坝体的受力程度导致坝体水平位移响应大于空库工况,防渗墙的存在降低了坝基中的水力梯度导致坝体响应低于无防渗墙工况.但在试验过程中坝体并没出现明显的水平位移变化.

    空腹混凝土坝振动台模型试验防渗墙动力响应砂土液化

    北江大堤管涌加固工程问题剖析

    李兴文陈建生
    243-249页
    查看更多>>摘要:北江大堤石角段尽管经历了4次大规模的加固工程,但在十年一遇的洪水中,堤防仍然面临管涌险情.经对北江大堤石角段的管涌进行分析,发现这些反复出现的问题主要集中在红砂岩层.所谓的管涌通道实际上是红砂岩中的一些溶洞,是红砂岩中的碳酸盐钙质胶结物在水岩反应中流失钙离子后形成的,属于化学侵蚀的结果.北江石角段断裂带发育,江水通过断裂带与左岸的地下水直接连通,河水与地下水通过断裂带与溶洞往复流动,在CO2的参与下发生水岩反应,导致红砂岩中的钙质胶结物被溶蚀,从而形成溶洞.在洪水期间,随着江水位上涨,外江水位高于地表,江水压力通过溶洞传递到堤角覆盖层之下.当江水压力大于覆盖层的浮容重,则会发生流土破坏,进而演变成为管涌.研究认为,在枯水期通过钻孔灌浆的方法将红砂岩层中的溶洞填充,才能全面消除管涌危害.

    北江大堤石角段管涌红砂岩溶洞化学侵蚀

    地下拱结构抗爆研究进展与展望

    孟凡茂金丰年王鹏周健南...
    250-262页
    查看更多>>摘要:防护工程在战时能有效抵御打击并保存有生力量,历来是国家防御和威慑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地上防护工程相比,构筑在岩土介质中的地下防护工程具有更强的防护能力.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高技术武器和精确制导武器的命中精度、侵彻深度和毁伤能力不断增强,对地下防护工程构成严重威胁.拱结构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在地下防护工程中应用十分广泛,研究地下拱结构的抗爆性能对地下防护工程建设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地下拱结构的抗爆问题涉及岩土介质中的爆炸冲击效应、岩土介质与拱结构的相互作用以及拱结构的动力响应与破坏机理等复杂的研究内容.国内外学者通过试验、数值仿真和理论分析等方法对爆炸荷载作用下地下拱结构的动力响应开展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取得了丰富的科研成果.从地下拱结构抗爆试验、数值模拟研究以及抗爆动力学理论三个方面讨论了地下拱结构抗爆研究进展,结合研究现状,指出未来应结合地下防护工程向深埋地、大跨度发展的趋势,加强地下拱结构原型和大比例模型结构抗爆试验、精细化数值模拟分析以及兼顾精度与实用的计算方法研究.

    爆炸荷载地下拱结构动力响应抗爆分析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征稿简则

    封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