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欧进萍

双月刊

1672-2132

jdpme@vip.sina.com

025-84285560 84285517

210014

江苏省南京市卫岗3号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Disaster Prevention and Mitigation Engineering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刊载防御和减轻自然灾害为主的各类灾害的基础性学术研究论文和应用性科研成果,内容包括:地震与地质灾害、气象灾害、爆炸与火灾、植物灾变以及其它对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造成危害的各类灾害。开展多种灾害学间的学术和科技成果交流,加强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在灾害科学方面的结合,推动防灾减灾工程领域的科学研究,促进有效减灾,为可持续发展战略服务;为从事防灾治灾研究的科学工作者、政府和企事业部门的防灾减灾专业技术人员及大专院校有关专业的师生提拱学术交流的园地。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山地城镇洪涝滑坡灾害韧性评估研究

    文海家钱龙李卓航黄俊豪...
    751-76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实现对山地城镇灾害韧性的有效评估,以受洪灾-滑坡灾害链影响的中国典型山地城镇重庆市主城都市区为研究区,基于城市灾害韧性的内涵特征和作用机理,结合"压力-状态-响应"模型的因果逻辑,在多源数据收集分析的基础上,构建承载洪涝、滑坡灾害韧性评估指标体系.采用机器学习方法评估滑坡压力韧性,采用主客观组合权重分析及VIKOR法评估洪涝压力韧性和状态-响应韧性,采用秩和比综合评价法构建综合韧性评估模型,度量城市灾害韧性水平,划分韧性等级,分析评估结果.结果表明:①研究区西部与西北部滑坡压力韧性高,中部滑坡压力韧性处于中等水平,南部与东北部滑坡压力韧性低;②研究区中部洪涝压力韧性水平较低,而研究区东部和西部洪涝压力韧性普遍较高,整体呈现外圈高内圈低的态势,其中位于研究区东南部的南川区是洪涝压力韧性最高的区;③重庆市核心城区的渝中区是状态-响应韧性最高的区,整体的状态-响应韧性空间分布呈现出一种明显的中心至外围递减趋势;④综合韧性的空间分布没有明显的特征,但研究区普遍存在一个行政区会出现多种不同韧性等级的情况,体现了各阶段韧性发展的不平衡.

    城市韧性洪涝灾害滑坡灾害"压力-状态-响应"模型

    基于情景模拟的街区海绵设施管控方案效能评估

    董书畅马东辉张博骞王娜...
    762-771,80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精准评估海绵设施内涝防控效能,探究海绵设施合理建设规模,增强城市街区雨洪风险管理能力,构建了SWMM降雨径流动态模型,并设计多重现期降雨情景和多水准管控情景,全面分析了海绵设施的雨洪风险防控效能.依据历史内涝灾害情况、内涝风险现状选定三个研究街区,选用绿色屋顶、透水铺装、雨水花园、植草沟作为雨水管控措施,对多水准情景的交叉模拟结果,从防控能力衰减指数及参量削减率两方面,类比分析降雨径流的控排关系,量化评估不同降雨重现期下各管控措施方案的雨洪风险防控效能.结果表明:①海绵设施管控方案具有控制街区内涝风险的作用,对低重现期降雨效果良好,但在面对高重现期降雨时存在管控缺口,需补充其他防治手段;②高布设率管控方案的雨洪防控效果提升并不大,针对各参量的防控能力衰减更多.

    效能评估内涝风险海绵设施城市街区

    黄土铁路路堤滑坡破坏机制与防治技术研究

    范家玮张玉芳周文皎
    772-783页
    查看更多>>摘要:2021年7月20日,河南省遭遇极端暴雨,诱发大量路基水害.通过对路基水害开展现场调查,查明了水害发生区间内区域地形地貌及水文地质条件,提出了黄土路堤滑坡破坏模式,并结合数值模拟分析路堤滑坡的破坏机制.运用多次分段控制注浆钢花管的防治技术对路堤边坡进行整治,采用挖探调查、高密度电法的手段探究钢花管加固黄土路堤的注浆效果,并结合数值模拟分析注浆加固前后黄土路堤边坡的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1)路堤滑坡不同于路堤浅表层溜坍的坡面病害,是一种严重的坡体病害,常由于坡脚地形低洼,降水在路堤边坡坡脚或下部汇集,浸泡软化路堤边坡,引起边坡岩土抗剪强度不足导致滑坡;(2)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坡脚积水深度对路堤边坡的竖向应力场无明显影响,对积水侧边坡的水平应力场与位移场影响显著;随着积水深度增大,路堤边坡最大剪应变的最值增大,稳定系数减小;(3)挖探调查与高密度电法探测结果表明钢花管注浆技术在黄土地层劈裂注浆效果良好,黄土边坡内部孔隙被水泥浆体充填,隔绝了坡体内部的流水通道,抑制坡体内部受水侵蚀;(4)钢花管注浆加固后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整治加固后路堤稳定性显著提升.研究成果为铁路系统工务部门的水害防治工作提供参考.

    路基铁路水害路堤滑坡破坏机制防治技术

    基于随机森林优化算法的城市群洪涝灾害韧性时空演变研究

    孟晓静刘超曹莹雪田占...
    784-79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提升城市应对灾害的能力,对城市洪涝灾害韧性进行研究.基于"驱动力-状态-响应(DSR)"模型建立城市洪涝灾害韧性评估指标体系,采用随机森林优化算法(R F)构建城市洪涝灾害韧性评估模型,通过均方根误差(RMSE)和决定系数(R2)评价模型性能.以关中平原城市群为例,分析西安、宝鸡、咸阳、商洛、铜川、渭南、临汾、运城、平凉、天水、庆阳等11座城市2011~2020年的城市洪涝灾害韧性时空演变规律.结果表明:驱动力和状态对城市洪涝灾害韧性水平影响较大,响应对城市洪涝灾害韧性水平影响较小;在时间序列上,关中平原城市群各城市洪涝灾害韧性水平发展存在较大差异,但整体处于平稳上升的状态,其中铜川的城市洪涝灾害韧性水平提升最为明显;在空间格局上,城市群洪涝灾害韧性水平呈现出由核心城市向外围递减的空间结构特征,各城市的洪涝灾害韧性等级的空间分布存在不均衡的现象.研究结果可为关中平原城市群韧性城市建设提供指导.

    城市洪涝灾害韧性时空演变DSR模型随机森林算法

    极端降水事件下城市道路网络级联失效研究

    司志远陈章利贾玲王鹏...
    792-799页
    查看更多>>摘要:频发的极端降水事件给城市带来严重危害,道路网络作为城市交通体系的基础,是灾害疏散和灾后恢复的关键.道路网络中部分节点或路段受降水影响失效中断后会引发一系列连锁效应,间接加剧城市居民生命财产损失.为了准确评估极端降水事件下城市道路网络级联失效及其影响,研究在将道路网络交通态势和极端降水情景结合的基础上,进一步考虑级联失效这一连锁效应.研究基于早晚高峰期、平峰期交通态势数据及交通、医疗和教育基础设施POI数据,借助"负荷-容量"模型分析极端降水事件下城市道路网络级联失效演变过程及结果.结果表明,早高峰期间100年重现期极端降水下南京市鼓楼区有292条道路失效中断,在级联失效模拟下,88条路段呈现严重拥堵状态,相比交通与医疗基础设施,教育基础设施服务范围受极端降水影响最大,此外,交通流对三种基础设施服务范围的影响均显著.本研究丰富并发展了极端灾害事件下城市道路网络研究体系,可用以指导非常规暴雨时期城市防洪应急处置和规划工作.

    极端降水道路网络级联失效可达性

    基于损失函数的城市洪涝灾害弹性演化规律研究

    陈洋杨文泰李庆国刘丰铭...
    800-80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提升城市防洪水平与洪涝灾害恢复能力以及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战略的目标任务,以潍坊市城区为研究区域,借助基于元胞自动机的CAflood模型获取淹没水深数据,并通过数据挖掘与相似性分析方法直接移植引用城市损失率建立研究区淹没水深-损失率函数,构建基于损失函数的城市洪灾弹性模型方法并计算了潍坊城区在遭遇5、50、100及200 a重现期降雨时的内涝弹性指数分布.同时,分析研究区在2012、2017和2022年3种不同土地利用情况下,潍坊市城区洪涝灾害弹性的时空变化趋势,揭示潍坊城区城市演化与区域洪涝灾害弹性响应关系.结果表明:潍坊市城区洪涝灾害弹性随重现期增加总体呈下降的趋势,且下降剧烈区域主要集中在人造地表面积占比较大的中心城区、街道和东部开发区,以及河流周边平坦低洼区域.从空间分布上看,这种下降趋势呈现出以主城区为中心向外扩张的趋势.此外,随着城市化程度的增加,研究区各分区的平均弹性指数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其中C7山丘区一直处于弹性较高水平,C4高新开发区在多种模拟情景下均处于较低水平,并且在遭遇相同重现期降雨后,城市化程度越高,各分区的平均弹性指数降幅越大.研究结果为潍坊市应对未来增长的洪涝风险,实施城市洪灾弹性提升策略提供了科学支撑.

    潍坊城区损失率函数弹性指数城市防洪

    城市曲面应急防洪屏结构优化研究

    王小东徐进超赵君顾芳芳...
    809-812,825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发新型防洪抢险装备,对于防御城市洪涝灾害,保障城市生命线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采用数值仿真模拟的方法,分析了城市曲面应急防洪屏(以下简称"防洪屏")曲面拱度对结构受力特性的影响,进一步对防洪屏的结构体型进行了优化研究.结果表明:在同一挡水工况下,随着曲面拱度的增大,防洪屏在同一挡水条件下,所承受的应力逐渐减小,变形明显改善;根据计算结果提出了优化方案,优化的新体型防洪屏在水深小于0.8 m,流速小于1.0 m/s挡水工况下,结构最大应力小于材料特性指标安全极限阈值,满足挡水安全稳定要求,可以作为定型装备推广应用.研究成果为城市曲面应急防洪屏的优化设计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

    城市曲面应急防洪屏有限元分析受力特性结构优化

    平震结合理念下的城市应急避难场所震后应急厕所设计研究

    赵锋曹伊然代璐伍思莹...
    813-825页
    查看更多>>摘要:探讨平震结合理念在城市应急避难场所中的运用方法,以解决震后缺乏正常运转厕所的问题并降低灾时专用应急厕所建造过程中的资源浪费,进一步讨论未来城市应急避难场所厕所的发展趋势,为研究者提供相关设计思路与发展动向.通过对震后城市应急避难场所人群流量、活动时长以及人群组成的详细分析,梳理受灾人群对应急厕所的需求.在此基础上,从应急厕所规划配置、内部空间、围护结构以及地下结构4个方面构建符合群众需求的应急厕所设计架构.在应急厕所设计中,引入平震结合的理念有助于降低建造震后应急厕所所需的耗材,同时满足不同使用人群的需求.这一理念为应急厕所设计提供了新的路径与理念,成为设计过程的重要依据,为今后应急避难场所及设施的建设与发展提供新思路.

    平震结合应急避难场所及设施应急厕所设计方法

    不同类型地震动下RC框剪结构协同工作对比分析

    杨柯王博王智鹏马伟...
    826-838页
    查看更多>>摘要:确保强震下双重抗侧力结构的协同工作是实现多道抗震防线的关键.基于地震动特性分析,对比了普通地震动、远场长周期地震动、近断层向前方向性地震动及近断层滑冲型地震动作用下RC框架-剪力墙结构的协同工作性能,并分析了刚度特征值及结构周期对其的影响;最后初步提出了特殊地震动作用下RC框架-剪力墙结构考虑内力重分配的框架剪力调整方法,并将其与规范中的调整方法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三类特殊地震动作用下的框架剪力分担率均大于普通地震动,尤其是远场长周期地震动,在地震动强度较小时也能使框架剪力出现较大增长;周期较大结构的中下部楼层框架剪力增大较快;结构框架剪力分担率随刚度特征值的增大而增大,但内力重分配程度逐渐减小;建议在结构抗震设计时,考虑不同类型地震动特性和刚度特征值对结构内力重分配的影响.

    远场长周期地震动近断层脉冲型地震动RC框架-剪力墙结构协同工作内力重分配

    基于代理指标的供水管网抗震改造优化

    侯本伟程雪缪惠全韩俊艳...
    839-848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水力模型计算的管网供水量满足率(SSIQ)指标,是评估供水管网震后性能的常用指标.在供水管网抗震改造优化模型中,若采用SSIQ表示优化目标函数,优化求解需进行大量水力模型计算,计算耗时很长.为减小管网抗震改造优化模型的计算量,对节点流量韧性指标(FR)进行了改进,增加了管道破坏漏水能量损失的影响项,提出了一种管网能量指标(Energy Resilience,ER)表示震后管网性能;以ER指标作为SSIQ的代理指标,用于量化抗震改造优化模型的目标函数.仅通过管道地震失效概率、管网震前正常运行工况的水力参数计算ER指标,不必进行震后管网水力模型计算,以期提升优化模型计算效率.以供水管网震后性能最大化和改造费用最小化为目标,以管道抗震改造措施为优化变量,建立了管网抗震改造多目标优化模型,并比较了ER指标、FR指标以及两个拓扑代理指标的替代效果.案例管网应用结果表明,ER指标与SSIQ指标相关系数呈现强相关性,基于ER指标的优化方案与基于SSIQ指标的优化方案的差异小于3%,ER指标优化模型计算时间不足SSIQ指标优化模型计算时间的1%.

    供水管网地震破坏性能评估优化改造代理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