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欧进萍

双月刊

1672-2132

jdpme@vip.sina.com

025-84285560 84285517

210014

江苏省南京市卫岗3号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Disaster Prevention and Mitigation Engineering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刊载防御和减轻自然灾害为主的各类灾害的基础性学术研究论文和应用性科研成果,内容包括:地震与地质灾害、气象灾害、爆炸与火灾、植物灾变以及其它对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造成危害的各类灾害。开展多种灾害学间的学术和科技成果交流,加强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在灾害科学方面的结合,推动防灾减灾工程领域的科学研究,促进有效减灾,为可持续发展战略服务;为从事防灾治灾研究的科学工作者、政府和企事业部门的防灾减灾专业技术人员及大专院校有关专业的师生提拱学术交流的园地。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钢筋再生混凝土电化学除氯效果研究

    陈峰屈锋王功勋程火焰...
    952-95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遭受氯盐侵蚀钢筋再生混凝土耐久性修复路径,通过内掺氯盐方式模拟再生混凝土遭受氯盐侵蚀,开展再生混凝土电化学除氯试验,研究再生骨料特征和通电参数对电化学除氯效率的影响.研究表明,采用5~25 mm再生粗骨料粒径范围的钢筋再生混凝土电化学除氯效率是5~30 mm粒径范围钢筋再生混凝土的1.36倍;随再生粗骨料取代率增加,电化学除氯效率增大,取代率达50%时,钢筋再生混凝土除氯效率较普通混凝土提高约26%;随通电电流密度增大,再生混凝土除氯效率增大,相较1 A/m2,电流密度3 A/m2时的电化学除氯效率是其1.45倍,电流密度从1 A/m2增大到2 A/m2,再生混凝土除氯效率增幅比普通混凝土更明显;随除氯时间延长,再生混凝土除氯效率明显增大,相对普通混凝土,再生混凝土前期除氯效率占比更大,7 d除氯效率是28 d的51%;基于电化学除氯效率开展影响因素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再生骨料取代率的影响大于再生骨料粒径,但电化学除氯时间影响最为明显.

    钢筋再生混凝土骨料粒径再生骨料取代率电化学除氯电流密度

    基于地震动参数的烈度评定标准对比研究——以岷县-漳县6.6级地震为例

    夏坤肖雪董林吴平川...
    960-968页
    查看更多>>摘要:地震动参数是评定地震时地震烈度的参考依据,是烈度表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在缺乏某些地震灾害判别现象的地区,地震动参数就成为非常有效的判别标准之一.对岷漳地震震区及周边获取的地震动记录进行处理和计算分析,得到水平向、三分向合成地震动参数和地震仪器烈度值;分别开展基于水平向地震动参数、三分向合成地震动参数和地震仪器烈度的烈度评定;探讨三种烈度评定方法对烈度评定结果的影响规律,从地震动参数定量参考指标角度验证现行地震烈度表与原有烈度表的一致性与差异性.结果表明:基于三分向合成地震动参数和地震仪器烈度的评定过程更为规范,结果更加具体和准确;基于三分向合成地震动参数和地震仪器烈度的烈度评定结果与实际宏观地震烈度符合良好,相差±1度以内的占比55%,相差±2度以内的占比91%,完全吻合率较之水平向地震动参数的烈度评定结果提高了18%.研究对于更加客观和科学地评定地震烈度具有重要意义和实用价值.

    地震烈度评定地震动参数仪器地震烈度宏观地震烈度岷漳地震

    利用微动台阵初勘目标区断裂位置及地层分布情况——以滨海区评为例

    孟科杨浩顾勤平王金艳...
    969-976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滨海某地震安全性评价项目中,针对目标区面积大、覆盖层厚度大、地下隐伏构造复杂等问题,采用微动勘探方法加密观测目标区,获得了界牌-滨淮农场断裂的空间位置、目标区三维S波速度结构;并将微动探测结果与主动源地震勘探、剪切波速测井展开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针对界牌-滨淮农场断裂,微动探测与主动源地震勘探两种方法所揭示的断裂特征较为一致,作为初勘成果具有较强的应用价值;(2)在100 m深度范围以内,微动探测与波速测井所获得的剪切波速度值相近,因此微动探测技术可用于场地类别的快速判定;(3)微动探测技术相比测井和主动源地震勘探,可更经济快速的探明深部地层的速度结构,为目标区地层三维建模提供拓展资料及修正依据.

    微动探测城市区评探测界牌-滨淮农场断裂速度结构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征稿简则

    封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