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地震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地震研究
地震研究

皇甫岗

季刊

1000-0666

dzyj2003@163.com

0871-5747189

650224

昆明市北市区北辰大道

地震研究/Journal Journal of Seismological Research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为专业学术性刊物。主要刊载地震学基础理论、地震预测预报、防震抗震、工程地震、地震地质,以及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实验技术和仪器研制等方面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读者对象为从事地震研究的科技工作者和相关专业大专院校师生。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钢管输电塔挂线节点足尺模型失效模式与承 载力提升分析

    翟彬李素超张丽娟徐再根...
    1-9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特高压钢管输电塔挂线位置节点在极端荷载下的安全性,提出了挂线节点双侧挂线板协同受力的构造改进措施,并对比研究两种挂线节点的极限承载力与失效模式.通过足尺挂线节点处的承载力试验与有限元分析,比较挂线节点在单侧板受力、双侧板受力情况下的应力分布与承载能力,分析传力螺母与挂线板之间的合理初始间距.结果表明:双侧受力时两侧挂线板均发生弯曲破坏,受力形式更加合理,节点板应力分布更加均匀,挂线点的屈服承载力可以提升一倍以上,传力螺母与挂线板之间的合理初始间隙为2~4 mm.

    特高压输电塔挂线节点承载力足尺试验有限元模拟传力螺母

    输电线路抗震韧性评估方法研究

    张俊杰刘如山吴萌洪一翔...
    10-17页
    查看更多>>摘要:输电线路抗震韧性研究有助于确定震后输电线路功能损失和恢复时间,为震后电力系统恢复提供重要参考.基于2008年汶川8.0级地震后成都、绵阳、德阳、广元和阿坝5个地区的输电线路震害资料,分析了输电线路功能失效、恢复情况,建立了功能失效、恢复时间与破坏情况的对应关系函数,结合韧性定义给出输电线路功能损失累积函数,划分了韧性水平等级,形成了以电压等级、长度、地形地貌为参数的输电线路抗震韧性计算方法.使用该方法对我国某地区输电线路进行试算,计算结果与以往对输电线路震害情况的定性判断基本相符,能够揭示出该地区输电线路在低烈度时损失较轻、在高烈度时损失较重的基本规律.

    输电线路抗震韧性易损性功能失效恢复时间

    埋地管线数值模拟中土体计算区域的选取问题研究

    刘鹏陈洪富孙柏涛
    18-26页
    查看更多>>摘要:详细论述了动力无限元基本理论,提出了一种在非一致激励时无限元边界面上地震动的输入方法.在此基础上,考虑管线-土体之间的黏结滑移效应,采用动力无限元边界,建立了埋地管线的三维有限元-无限元耦合的精细化模型,对非一致地震波激励下埋地管线的动力响应进行了数值分析,对管线周围的土体计算范围的取值进行了系统研究,给出了管线周围土体的有效计算宽度W、有效计算长度L和有效计算深度H的取值范围.结果表明:W的取值与管径D紧密相关,H可取30~60m,L应至少包含一个地震动的卓越周期段的波长,此分析结果可满足大多数工程需求.

    埋地管线无限元边界条件有限元分析管线-土体相互作用

    不同频谱特性地震动对高速铁路桥梁-轨道震后残余变形影响分析

    甘霖郭恩栋吴厚礼李长宏...
    27-36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一座典型高速铁路五跨简支梁桥为例,建立了精细化高速铁路桥梁-轨道系统有限元模型.针对不同类型频谱特性选取了近场脉冲型、近场无脉冲型、远场长周期型和普通型地震动.输入不同频谱特性的地震动,对结构进行非线性时程响应分析,探究不同频谱特性地震动对轨道残余变形的影响规律及变形特点.结果表明:不同类型地震动对轨道残余变形的影响程度不同,轨道结构对近场脉冲型地震动的作用最为敏感;不同类型地震动作用下,轨道横向残余变形规律相似,均表现为全桥中间部分变形最大;每跨桥梁跨中竖向残余变形远大于桥墩(桥台)位置竖向残余变形;梁缝位置为轨道薄弱部分,轨距残余变形在每跨桥梁梁体连接处有明显尖刺状的突变.当PGA>0.2g时,不同类型地震动作用下的轨道变形均随着PGA的增大而增大;当PGA=0.38 g时,桥梁已经进入塑性状态,地震动类型对于轨道残余变形的影响程度降低.

    高速铁路桥梁-轨道残余变形频谱特性非线性时程分析

    大跨度上承式钢管混凝土拱桥抗震韧性评估

    张季伟杜轲
    37-5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评估大跨度上承式钢管混凝土(Concrete-filled Steel Tube,CFST)拱桥在不同地震动强度下的抗震韧性,以一座320 m上承式CFST拱桥为研究对象,利用Midas/Civil软件建立结构有限元模型并进行非线性结构响应分析,定义了拱桥的易损性组和性能组,开展地震易损性分析,分别评估在不同地震动强度作用下拱桥结构的维修费用和维修时间等抗震韧性指标,给出拱桥的抗震韧性评级方法和依据.结果表明:该结构最终抗震韧性评级为一星,其中维修时间是影响拱桥结构综合抗震韧性等级的关键指标,结构构件对拱桥结构的抗震韧性有较大的影响.

    大跨度上承式CFST拱桥非线性结构响应分析性能组抗震韧性指标抗震韧性评级

    冻土区桥梁桩基础抗震试验研究现状及展望

    齐煜张熙胤王万平黄安琪...
    51-61页
    查看更多>>摘要:总结了现阶段冻土区桥梁桩基础抗震试验研究的主要任务,从试验的目的、优势、设计和不足等方面对冻土三轴压缩试验、桩-冻土体系拟静力试验和地震模拟振动台试验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系统的总结与分析,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和发展方向.考虑到室内试验中桥梁桩基础-冻土相互作用体系实施难度的问题,提出了采用子结构试验方法开展冻土区桥梁抗震试验的思路.

    冻土区桥梁桩基础三轴压缩试验拟静力试验振动台试验

    库水-淤砂层-坝体-坝基体系地震响应分析

    张娇陈少林刘田田张艳红...
    62-73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我国西部水利工程结构面临的地震安全问题,特别是混凝土高拱坝的抗震安全设计,以小湾水电站混凝土高拱坝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库水-淤砂层-坝体-坝基体系的耦合动力分析,同时考虑了复杂的坝基地形、正常蓄水位的库水以及常年运行而堆积的淤沙层的影响.主要内容有:①基于传递矩阵法及二维有限元,实现了复杂峡谷地形的自由场计算;②基于水-饱和多孔介质-固体的统一计算框架,实现了库水-淤沙层-坝体-坝基体系的三维地震响应分析算法.最后,分别以脉冲波和地震波作为输入,探讨了小湾拱坝的地震响应规律及库水淤沙层对拱坝地震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坝体顶部中心区域会承受较大的拉、压应力;而库水底部淤砂层对坝体的位移及应力影响并不显著.

    混凝土拱坝广义饱和多孔介质淤砂层库水-淤砂层-坝体-坝基体系地震响应分析

    工程场地抗震韧性评价指标体系

    雷继勇公茂盛赵一男
    74-80页
    查看更多>>摘要:阐述了工程场地抗震韧性的概念;围绕稳定性和恢复力两个韧性特征,分析了场地条件及特征参数、地震危险性、地震地质灾害、工程对场地的功能要求、地震危险性分析能力、资源保障能力、应急管理能力等因素对工程场地抗震韧性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工程场地抗震韧性评价指标体系.利用该评价指标体系,并借助合理的评价方法,可实现工程场地抗震韧性的定量评价.

    工程场地抗震韧性稳定性恢复力指标体系

    隧道侧穿箱基框架结构体系振动台试验及数值模拟

    路沙沙白晓晓张亚楠孟薇...
    81-93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郑州市轨道交通7号线侧穿箱基框架结构工程为背景,开展了室内振动台缩尺模型试验,并借助有限元软件ABAQUS对不同工况进行数值建模,将振动台试验和数值模拟结果进行对比,验证数值模拟结果的可靠性.基于验证后的模型,分析隧道侧穿箱基框架结构体系的动力响应特性.结果表明:①隧道或箱基框架结构的存在均会降低整个体系的自振频率;②箱基框架结构的存在会降低隧道结构的加速度响应,同时减弱隧道结构所受到的弯矩,而对其所受剪力的影响不大;③隧道结构的存在会减弱箱基框架结构的加速度响应和位移响应.箱室的存在会改变地震波的传播路径,且当箱基框架结构高于三层时,楼板加速度响应随楼层高度的增大更明显.

    地下隧道箱基框架结构振动台试验数值模拟动力响应

    采用不同连接方式的外挂UHPC幕墙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研究

    何利种迅沙慧玲高俊...
    94-10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超高性能混凝土(Ultra-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简称UHPC)幕墙与主体结构间不同连接方式对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提出了适用于UHPC幕墙的新型柔性连接和耗能连接方式.设计了 4种单层单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分别为UHPC幕墙采用柔性连接、耗能连接和刚性连接方式的框架结构及不含幕墙的纯框架结构.利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对4种结构进行了静力推覆分析和弹塑性时程分析,对比研究其在水平地震作用下的损伤机制以及动力荷载作用下的抗震性能.结果表明:4种模型中主体结构的最终损伤模式一致,均在梁端和柱脚出现塑性铰;幕墙与主体结构采用刚性连接时,连接节点处螺栓发生破坏,连接附近的墙板及框架梁损伤严重;采用柔性连接和耗能连接方式时,连接节点处的墙板和连接螺栓均保持完好.弹塑性时程分析结果表明:采用耗能连接方式时,水平地震作用下主体结构的损伤状态较轻,结构在3条地震波作用下的位移响应相比柔性连接模型减小了 24.8%、32.9%和36.5%,减震效果显著.

    UHPC幕墙柔性连接耗能连接刚性连接抗震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