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
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

黄润秋

季刊

1006-4362

dzzh@cdut.edu.cn

028-84078481

610059

成都市二仙桥东三路1号

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Journal Journal of Geological Hazards and Environment Preservation
查看更多>>本刊主要刊登由地球内部动力和外动力以及不合理的人类工程活动引起的地质灾害,如滑坡、崩塌、岩溶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土壤沙漠化、海水入侵等地质灾害方面的治理与环境保护方面的研究成果。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四川高位滑坡发育特征及典型地质力学模式

    蒋涛崔圣华许向宁蒙明辉...
    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四川省地处华南板块和藏滇板块的结合区域,受地形地貌、地质构造、气候条件等因素的综合影响,该地区成为地质灾害易发区和高发区.其中高位滑坡由于剪出口位置高、临空条件良好、潜在势能巨大,这类滑坡往往会发生高速远距离运动,具有极强的冲击破坏能力,并引发滑坡-碎屑流-堰塞湖灾害链.因此,本文通过文献查阅、野外地质调查和归纳分析等方法,分析了四川高位滑坡发育分布特征及梯子槽滑坡、新磨村滑坡、照壁山滑坡的形成机理,得出了以下结论:(1)区内滑坡灾害密集分布带与龙门山断裂、鲜水河断裂和安宁河断裂所构成的"Y"字形区域应力场分界线相吻合;(2)高位滑坡的发育受到地形地貌条件的显著影响和控制,大高差的斜坡为滑坡提供了良好的临空条件和势能条件,且30°~35°坡度有利于斜坡堆积,为滑坡形成提供物质条件;(3)软硬相间岩中的软岩硬度小、力学强度相对较差、易风化,属于易滑地层,与硬岩形成差异风化,在下伏软岩软化作用下,上部更重硬岩易发生滑动形成滑坡;(4)分析了梯子槽滑坡、新磨村滑坡、照壁山滑坡高位大型滑坡成因模式:倾倒-折断型、拉裂-顺层滑移型、蠕滑-拉裂型.通过以上认识,可以对四川区域的高位滑坡风险防治提供借鉴.

    高位滑坡发育分布规律形成机制"Y字形"断裂四川省

    基于模糊层次分析的彭州市牛圈沟泥石流危险度评价

    黄猛沈军辉李远征陈华...
    12-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牛圈沟是一条多期次泥石流沟,沟口堆积扇显示,该沟历史上曾发生多次大规模泥石流,汶川地震以来也多次发生小规模的泥石流,对拟建彭汶高速公路的建设带来潜在危害.本文为在现场地质调研的基础上,结合无人机影像、遥感影像确定泥石流沟的基本特征,采用模糊层次分析法构建泥石流危险度评价模型,选取地形地貌、物源、触发条件为主要因子并针对性地选出10个次要因子对泥石流进行危险度评价.结果表明,牛圈沟、小牛圈沟、回龙沟、燕子洞沟、横河沟的评价等级为高度危险,连山沟、飞水岩沟、马场沟、石梁子沟、满板沟的评价等级为轻度危险,评价结果与泥石流实际调查结果具有良好的一致性.成果可为彭州市龙门山镇牛圈沟泥石流防灾减灾工作及彭汶高速公路工程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彭州市牛圈沟泥石流危险度评价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

    新发展理念下的云南高原泥石流防治新方法

    蒋学广
    19-26页
    查看更多>>摘要:过去十几年的泥石流防治主要是解决保护人民生命财产的问题,防治措施基本是拦挡和排导结合,而且是能排则排,忽视了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随着新发展理念深入人心,这种单一的防治方法显然不符合新时代要求.通过总结云南地质灾害防治历程、存在不足和面临的问题,根据泥石流的形成条件和危害特征提出了新发展理念下基于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的泥石流防治对策与新方法.基本对策是实施全域灾害链的系统防治,提高防治目标,减轻水土流失,减少固体物源启动和运移,兼顾砂石资源利用和土地资源开发利用,减轻河湖淤积,避免形成新的环境问题.防治方法从4个方面入手,一是实施水土保持工程和专项实体工程减缓泥石流松散物质的积蓄速度;二是稳拦泥石流固体物质,控制大滑坡活动,变"固床、拦挡、疏排"为"稳源、拦挡、固床、护岸、拦淤、清淤、排导";三是结合砂石料的开发利用,设置相应的工程措施;四是结合生态修复及土地开发利用,设置相应的防治工程.

    新发展理念泥石流防治资源开发利用环境保护

    陕南山区斜坡孕灾地质环境条件分析——以汉阴县漩涡镇为例

    周修波李永红何意平张辉...
    27-3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支撑城镇国土空间规划,避免将地质灾害高易发区作为城镇发展方向,选取地质灾害高发频发的汉阴县漩涡镇为研究范例,开展大比例尺、精细化斜坡孕灾地质环境条件调查.选取斜坡的地形地貌(地貌、坡面形态、剖面形态、坡高、坡度、坡向)、地质构造、工程地质岩组(岩体坚硬程度、岩体完整程度、覆盖层类型、覆盖层厚度)、斜坡结构、地表水、地下水、人类工程活动(切坡建房、切坡修路、斜坡开垦)等7大类17项孕灾因子,采用多元逻辑回归分析与地质灾害发育的关系.结果表明,斜坡坡面形态、剖面形态、坡度、岩体坚硬程度、岩体完整程度、覆盖层厚度、地表水、切坡建房与切坡修路、斜坡开垦等9项因子对山区斜坡地质灾害发育有明显的控制作用,以9项关键因子建立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模型可提高易发性区划的准确度.

    斜坡孕灾地质环境条件孕灾因子多元逻辑回归分析

    某高速公路边坡监测及稳定性模拟分析

    郑家毓李帆何耀夫
    36-41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某高速公路K 303+460~K 303+590段滑坡病害为对象,结合现场调查及深层水平位移监测分析其产生的主要因素,采用Midas GTS NX有限元软件数值模拟降雨入渗作用下该边坡的稳定性.结果表明:该路段山体滑坡是地层岩性、地质构造、超强降水以及修建高速时路堑开挖综合作用的结果;模拟显示,连续3 d强降雨作用下,边坡的安全系数逐渐减小,从自然状态下的1.289降至1.159,连续降雨3 d后安全系数下降10.1%,且滑裂带逐渐向坡底扩展.

    边坡监测稳定性安全系数数值模拟降雨入渗

    《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征订启事

    《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编辑部
    41页

    基于RockFall与RA的危岩体二维和三维运动特征对比研究

    张利民宗朝正刘新文武军...
    42-48页
    查看更多>>摘要:崩塌是常见的一类地质灾害,其运动轨迹和危险性量化评价是目前研究热点之一.研究以某山区高边坡为对象,分别采用RockFall二维落石轨迹仿真和RockFall Analyst三维落石仿真,对危岩失稳后崩塌落石运动特征进行模拟,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坡段上部属于落石高危险区,坡段下部属于低危险区,三维软件落石模拟结果比二维更加准确,对预测危岩落石轨迹和危岩防治工程具有重大意义.

    危岩体落石轨迹RockFallAnalystRockFall危险性评价

    北京东部山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

    蔡佳明
    49-55页
    查看更多>>摘要: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是地质灾害风险管理重要一环.以北京东部山区斜坡地质灾害为例,选取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起伏度、坡度、降雨、坡向、距道路距离、距断层距离、工程地质岩组8个因子,基于信息量法和主成分分析(PCA)加权信息量法对斜坡类地质灾害危险性进行预测,运用地理探测器评价各因子对地质灾害危险性的解释力.结果表明:地质灾害高危险区主要分布在东北部,低危险区分布在西部河谷及西南部平原区.两种评价方法都能很好预测研究区危险性,普通信息量法精度更高,但空间上在平原区PCA加权信息量法预测更合理.地理探测器结果表明距道路距离对普通信息量模型评价结果解释力达54.8%;地形起伏度、降雨、工程地质岩组对PCA加权评价结果解释力分别为55.8%、32.6%、28%,其他因子解释力较小.评价结果可为研究区应急管理及防灾减灾工作提供参考.

    信息量法主成分分析地质灾害地理探测器

    世界遗产元阳梯田加固田埂降雨侵蚀机理研究

    黄博陈安
    56-6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世界遗产元阳梯田老虎嘴观景台下方发生滑坡-泥石流地质灾害并冲毁梯田约9.79 hm2.为了加固田埂、修复梯田,通过室内模型试验,分析模拟降雨条件下不同田埂注浆加固工况的梯田模型侵蚀发育情况和模型内部体积含水率、孔隙水压力、基质吸力、土压力变化规律及其坡面流速、产流产沙特征,以研究降雨条件下注浆固梗侵蚀机理.结果表明:注浆固梗增强了田埂截流作用,其具有减水减沙效益,并且对于细沟发育有调控作用.注浆固梗减缓梯田侵蚀发展速度,不改变其侵蚀发展模式.注浆固梗的减水减沙效益随雨强增大而减小.

    元阳梯田田埂加固侵蚀机理

    《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征稿启事

    《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编辑部
    6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