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地质找矿论丛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地质找矿论丛
中钢集团天津地质研究院有限公司
地质找矿论丛

中钢集团天津地质研究院有限公司

余和勇

季刊

1001-1412

luncong@163.com; luncong@yeah.net

022-84283083

300181

天津市河东区友爱东道平房4号

地质找矿论丛/Journal Contributions to Geology and Mineral Resources ResearchCSCD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由天津地质研究院主办,主要报道矿产地质及相关领域的最新科研成果,地质技术和方法的应用,资源利用与开发的探索等方面内容。刊物面向矿产地质工作者和地学院校师生。欢迎广大读者订阅或投稿。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河南省卢氏县黄柏沟花岗伟晶岩型铀矿地质特征及找矿预测

    温国栋张盼盼尹青青曾庆海...
    139-148页
    查看更多>>摘要:黄柏沟铀矿是在豫西地区灰池子岩体外围新发现的伟晶岩型铀矿,经过前期勘查取得了较好的找矿成果.本文通过对黄柏沟伟晶岩铀矿矿石特征和晶质铀矿的化学组成分析研究,初步探讨了伟晶岩成因,总结了该区的铀矿找矿标志及找矿方向.研究认为:①黑云母伟晶岩是该区的含矿岩石,岩石发育文像和伟晶结构,具有矿物粒度粗大、富含黑云母、硅高、钾富、铝过饱和等特点;②晶质铀矿是主要的矿石矿物,主要以2种状态赋存于黑云母伟晶岩中——一是以细小微脉赋存于黑云母生长节理中或边界接触面上,二是结晶较好的自形程度较高的晶质铀矿颗粒;③晶质铀矿主要元素为U,其次为Th、Pb,稀有元素Y相对富集,且与U关系密切;④下一步的重点找矿方向为灰池子岩体外接触带0~200 m内具有含矿伟晶岩特征的黑云母伟晶岩.

    铀矿床伟晶岩晶质铀矿找矿预测卢氏县河南省

    南祁连裕龙沟铜镍矿床特征及外围成矿预测

    马财李华崔召玉汪鹏...
    149-159页
    查看更多>>摘要:裕龙沟铜镍矿床(小型)位于南祁连成矿亚带东段满隆山一带.成矿与区内基性-超基性岩体密切相关,属含铂族富铜镍矿床.本文基于对该区以往地质、磁法、电法及地气测量成果资料进行了较系统地分析研究,探索了成因机制,构建了相应成矿模式及找矿模型,并进行了成矿预测.结果表明,在裕龙沟矿区东侧的隆哇塞日登地区具有良好的成矿远景及找矿潜力;南祁连成矿带东段具备加里东晚期后碰撞伸展环境下的岩浆型铜镍硫化物矿床形成条件.

    裕龙沟铜镍矿床矿床成因找矿预测南祁连

    东昆仑乌兰乌珠尔-十字嵩银多金属矿床成因研究

    马忠元李军赵建鹏韩生荣...
    160-168页
    查看更多>>摘要:乌兰乌珠尔-十字嵩银多金属矿是东昆仑成矿带西段地区近年来新发现的大型矿床.本文在总结该矿床成矿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和成矿规律的基础上,探讨其矿床成因.结果表明,该矿区NW向和近EW向线性构造是控矿构造,矿体形态多呈似层状、脉状、透镜状,矿石类型以银铅锌矿石为主,矿石矿物主要有方铅矿、闪锌矿、含铁辉银矿、含铁铜辉银矿等,矿石矿物多呈稀疏浸染状、星点状、脉状分布;花岗斑岩的成岩过程提供了成矿物质来源,矿床形成于晚三叠世后碰撞伸展环境,属于与浅成-超浅成侵入岩有关的热液脉型银多金属矿.

    银多金属矿床成矿规律矿床成因乌兰乌珠尔-十字嵩东昆仑

    山西省繁峙县茶坊金矿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

    黄红国李振刘晓磊张春岗...
    169-176页
    查看更多>>摘要:山西省茶坊金矿床产于新太古代奥长花岗岩(黑云斜长片麻岩)缓倾斜构造破碎带中.该矿区内断裂发育,其周边有燕山晚期石英斑岩、花岗闪长斑岩和辉石闪长岩呈脉状和小岩株状侵入.通过对茶坊金矿的矿床地质特征和矿床地球化学特征进行综合研究,认为茶坊金矿属于与燕山晚期次火山岩浆活动有关的中低温热液型金矿.

    茶坊金矿地质特征矿床成因次火山斑岩成矿系统中低温热液金矿繁峙县山西省

    新疆东天山康古尔一带金矿地质特征及成矿机制

    郎学聪韩效斌支元栋李沛龙...
    177-185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疆康古尔一带的金矿床位于塔里木板块北缘的东天山秋格明塔什—黄山韧性剪切带南缘,是新疆的重要金成矿区.二叠纪早中期,在SN向推覆韧性剪切和右行走滑韧-脆性剪切基础上,地壳快速抬升在韧性变形构造上叠加脆性破裂,一系列张性断裂成为主要容矿构造;同构造期侵位的中酸性浅成斑岩体(如石英斑岩)提供了充足的成矿热源和部分水源及成矿物质来源;康古尔一带金矿矿化型式各不相同,既有产于构造破碎带中的蚀变岩型金矿、石英脉金矿,也有产于火山角砾岩筒中的脉状金矿,还有产于斑岩体边缘或产于岩体内部的斑岩型金矿;但成矿流体的物理化学特征均具中低温、低盐度、中低压力的特点;金矿的形成分为2个热液成矿阶段,其中晚期阶段是金的主要形成阶段.本文对该区金的成矿物理化学环境进行了讨论,并总结了成矿机制,认为康古尔一带金矿形成于统一的岩浆热液成矿系统,成矿作用与区域构造的脆性构造活动同步发生,金矿成矿时段大致在二叠纪晚期(263 Ma-243 Ma);下一步找矿工作应在有利的物化探异常中预测和寻找不同地质产状的中低温浅成热液型金矿.

    金矿床斑岩体中低温岩浆热液地质特征成矿机制康古尔地区东天山新疆

    山西隰县岭上地区白云岩矿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

    韩效斌弓晨王勇郎学聪...
    186-191页
    查看更多>>摘要:白云岩是冶炼金属镁的一种重要矿产资源.本文以赋存于上寒武统—下奥陶统三山子组中的山西隰县岭上地区白云岩矿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区域地质背景、矿区地质、矿体地质、矿石质量等特征的总结,提出了本区白云岩矿的找矿标志、岭上白云岩矿床成因——岭上白云岩矿床为沉积型浅海相沉积型准同生+准同生后白云岩的组合成因矿床;三山子组一段(∈3s1)层位,可作为山西隰县黄土镇岭上一带白云岩矿的找矿标志.

    冶镁白云岩白云岩矿地质特征矿床成因岭上地区隰县山西省

    赣东北福泉山地区钨矿控矿因素分析及其找矿意义

    陈欣熊建孙会饶黄超...
    192-199页
    查看更多>>摘要:福泉山钨矿位于赣东北深大断裂北西侧,矿体产在黄龙组与双桥山群不整合面矽卡岩带中.通过野外调查,借鉴对比朱溪钨铜矿成矿特征,对矿床控矿因素进行了研究.研究认为,石炭系不纯灰岩组合是矿床成矿有利围岩,黄龙组与双桥山群不整合面附近发育的层间裂隙是主要容矿构造,燕山期岩浆作用为成矿提供热源和成矿流体;矿体围岩蚀变具明显分带特征,由浅至深依次为:蛇纹石化白云质大理岩带→透闪石化矽卡岩带→透辉石化角岩带→角岩带,矿化集中在透闪石矽卡岩带中;钨矿床系花岗岩岩浆热液交代大理岩形成的远矽卡岩型白钨矿.基于区内控矿要素及成矿特征推测,福泉山东南的源头一带为有利找矿靶区;通过对源头勘查在深部新发现了钨矿体,取得较大找矿进展,深部灰岩与花岗岩体接触界线是福泉山地区钨矿找矿重要突破口.

    矽卡岩型钨矿白钨矿控矿因素找矿预测福泉山地区赣东北

    贵州东北部地区萤石矿地质特征、控矿因素及矿床成因

    鲜绍军罗俊峰黄艺袁睿...
    200-208页
    查看更多>>摘要:贵东北下奥陶统碳酸盐岩型萤石矿为贵州主要萤石矿类型之一.本文选取了双河、红花园两个具有代表性的萤石矿床,对其地质特征、控矿因素、矿床成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贵州东北萤石矿受地层、构造、岩性的控制;下奥陶统红花园组、桐梓组生物碎屑灰岩层是最有利赋矿层位,湄潭组在成矿过程中起物理隔挡的作用;发育于NE-NNE向复背斜核部同向断裂带为导矿构造,旁侧的NE向、NW向次级断裂为配矿构造,发育于复背斜两翼红花园组、桐梓组生物碎屑灰岩层中的NW-NWW向断裂为储矿构造;NE-NNE向复背斜两翼符合导矿—配矿—容矿构造组合的红花园组、桐梓组是有利的赋矿部位,已发现的储矿构造向湄潭组延伸的方向是寻找隐伏矿体的重要方向;压力和温度的变化及地层岩性的差异是贵州东北萤石矿从热液中沉淀的主要因素,属中低温热液成因断裂充填型为主的萤石矿床.

    萤石矿地质特征控矿因素矿床成因贵东北地区

    渤海C油田馆陶组辫状河沉积模式及控制因素

    刘百川石飞邓猛李永春...
    209-218页
    查看更多>>摘要:渤海C油田馆陶组发育辫状河沉积,已钻井揭示开发潜力巨大.为了认识馆陶组砂体叠置规律与沉积演化模式,查明宏观沉积控制因素,本文利用岩芯、测井、钻井、现代调研资料等开展沉积特征、砂体分布规律与沉积控制因素研究.研究表明:馆陶组发育心滩、辫状河道、泛滥平原微相,其中心滩与辫状河道砂体呈单独型、接触型、切叠型和多期叠置型接触;砂体的分布样式受基准面旋回控制,中期基准面上升半旋回的中-下部易形成大面积连片分布砂体,在纵向上呈拼合板状,而中期基准面旋回的下降半旋常形成独立式分布的砂体;单一期次心滩宽度为62~467 m,长度为269~1896 m,单河道宽度为20~151 m,古物源、古构造背景、古气候演变共同控制了辫状河的演化,并建立了在不同古环境背景下的两种辫状河沉积模式.本文研究成果对储层地质建模和提高开发井砂体钻遇率具有重要意义.

    馆陶组辫状河沉积特征古气候沉积模式渤海C油田

    特提斯喜马拉雅带东部陆热地区火山岩年代学、地球化学及成因研究

    刘宗昊康志强杨锋乔泽东...
    219-231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首次开展了对特提斯喜马拉雅带东部陆热地区的中酸性火山岩进行了系统的锆石LA-ICP-MS U-Pb年代学、全岩主元素、微量元素研究,结果表明:陆热地区酸性火山岩主要为英安岩和流纹岩,样品锆石U-Pb定年获得了 141.1 Ma±1.3 Ma、135.3 Ma±6.6 Ma两个年龄值;稀土元素分配图呈明显的右倾模式,轻重稀土分馏明显,Eu负异常;在微量元素原始地幔标准化蛛网图中,样品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亏损Nb、Ta、Ti等高场强元素(HFSE),显示出壳源岩浆的特征.陆热地区中性火山岩为安山岩,样品锆石的U-Pb年龄为133.9 Ma±4.9 Ma,样品稀土元素分配图呈明显的右倾型模式,且没有明显的Eu异常.在微量元素原始地幔标准化蛛网图中,样品无Nb、Ta负异常,且其Mg#值较高(42.9),相容性元素Ni、Co、Cr、V等含量相对较高,显示出一定的幔源岩浆特征.本研究认为,陆热地区酸性火成岩是在地壳伸展减薄的拉伸环境以及Kerguelen地幔柱活动的双重作用下,幔源岩浆底侵使上地壳发生部分熔融形成;中性火成岩则是与Kerguelen地幔柱活动有关的基性岩浆经历了一定程度的分离结晶,并沿着构造裂缝上涌喷出形成.

    特提斯喜马拉雅带火山岩地球化学锆石U-Pb测年陆热地区西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