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癌症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癌症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
癌症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

曾益新

月刊

1000-467X

cjc@cjcsysu.cn

020-87343064

510060

广州市东风东路651号

癌症/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CancerCSCD北大核心CSTPCDSCI
查看更多>>《癌症》从1992年起,首批进入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是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和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被收录入MEDLINE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靶向肿瘤相关巨噬细胞治疗结直肠癌的研究进展

    李琳琳李春深张帅
    47-58页
    查看更多>>摘要:巨噬细胞是一种多功能免疫细胞,主要在组织周围巡逻,清除入侵的病原体和细胞碎片,维持组织稳态.浸润肿瘤组织或聚集在实体肿瘤微环境中的巨噬细胞被定义为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umor-associated macrophages,TAMs).血液中的单核细胞在各种趋化因子和细胞因子的作用下募集到肿瘤细胞周围,从而成为肿瘤相关巨噬细胞.根据肿瘤类型和相关微环境的不同,TAMs表现出增加的肿瘤浸润特性和功能异质性,与结直肠癌的发病机制密切相关,能促进肿瘤生长、血管生成、化疗耐药、免疫抑制以及诱导转移.TAMs的有效靶向为抑制结直肠癌进展提供了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本文综述了TAMs在结直肠癌中的生物学特性、促癌机制、TAMs的靶向选择和新型疗法,以期为结直肠癌的临床治疗和研究提供思路.

    结直肠癌肿瘤相关巨噬细胞发病机制抑制剂

    挥发性有机物检测应用于肺癌筛查的研究进展

    杨静王承恩刘雨欣胡利明...
    59-64页
    查看更多>>摘要:肺癌是全世界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呼出气中可挥发性有机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VOCs)作为一类新型肺癌诊断的标识物,是一种无创、便捷的肺癌筛查理想介质.基于VOCs的检测方法已成为无创检测的新手段.本文针对肺癌患者呼出气体中VOCs的主要检测分析方法进行了综述,包括表面增强拉曼(surface enhancement of raman scattering,SERS)检测、电化学检测、质谱检测等方法,并介绍了这些不同检测方法在肺癌诊疗方面的各自特点及应用前景.科学研究发现新标志物的方法应以高精密质谱为主,而床旁检测的应用场景需要以更便携的光谱或小型化质谱为主.

    肺癌可挥发性有机物表面增强拉曼电化学质谱

    NFE2L2基因突变促进食管鳞状细胞癌发生发展的初步研究

    鲁敏仪从计于永军陈洪岩...
    65-75页
    查看更多>>摘要:背景与目的 食管鳞状细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ESCC)是我国主要的食管癌病理类型,大量研究表明ESCC的发生主要与抑癌基因的失活相关.核转录因子E2相关因子(nuclear factor erythroid 2-like2,NFE2L2)在多种肿瘤中发生功能增强性突变,但少有研究关注NFE2L2在ESCC中的功能机制.本研究旨在探究NFE2L2在ESCC中的突变情况及其功能分子机制.方法 从组学原始数据归档库(Genome Sequence Archive,GSA)中下载获取课题组前期研究中663例ESCC的全基因组测序数据,分析NFE2L2基因在ESCC中的突变频率,基于突变情况将ESCC患者分为NFE2L2突变组和NFE2L2未突变组.采用Kaplan-Meier法对两组患者进行生存分析,采用多因素Cox回归方法分析ESCC患者不良预后的危险因素.构建过表达空载、野生型NFE2L2和突变型NFE2L2食管鳞癌细胞株,通过体外细胞迁移和侵袭实验检测NFE2L2突变对肿瘤细胞迁移侵袭能力的影响.从全转录组学测序数据中鉴定NFE2L2突变组和NFE2L2未突变组的差异表达基因,同时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GSEA和KEGG富集分析.结果 在663例ESCC中,有43例发生NFE2L2基因突变,突变总频率为6.5%.NFE2L2突变组患者的总生存率低于NFE2L2未突变组(P<0.01).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NFE2L2基因突变是ESCC患者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与空载对照相比,过表达野生型NFE2L2株抑制了肿瘤细胞转移侵袭能力(P<0.01),过表达突变型NFE2L2株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该抑制作用,R569H突变类型促进食管鳞癌细胞的迁移与侵袭(P<0.05).结合全转录组测序数据进一步分析发现,NFE2L2突变通过促进细胞周期运转、抑制干扰素反应、增强谷胱甘肽代谢等信号通路促进ESCC的发生和发展,其中影响谷胱甘肽合成相关基因GCLM、G6PD、PGD和SLC7A11等在NFE2L2突变患者组的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NFE2L2未突变组(P<0.05).结论 NFE2L2基因突变通过影响细胞周期、抑制干扰素反应和增强谷胱甘肽代谢促进ESCC的发生与转移,NFE2L2基因突变是ESCC患者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食管鳞癌NFE2L2突变氧化应激代谢重编程谷胱甘肽

    结直肠癌肝转移瘤切除术后早期肝内复发相关因素分析和预测模型构建

    徐一栋俞甲子张佳健章梅武...
    76-87页
    查看更多>>摘要:背景与目的 探讨结直肠癌肝转移瘤(colorectal cancer liver metastases,CCLM)切除术后肝内早期复发的影响因素,建立列线图模型预测复发风险.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1年2月,行手术或(和)射频消融治疗肝转移瘤的258例结直肠癌伴肝转移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采用单因素Cox回归、LASSO回归及多因素Cox 回归分析导致早期肝内复发的危险临床病理因素,并构建累计事件发生概率线图,建立列线图模型预测患者早期肝内复发风险,并采用一致性指数(index of concordance,C-index)、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校准曲线及决策分析曲线(decision curve analysis,DCA)全方位评估模型的预测效能.结果 单因素Cox分析显示,肝转移瘤数量[风险比(hazard ratio,HR)=1.305,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1.165-1.461,P<0.001]、肝转移瘤最大直径(HR=1.664,95%CI:1.154-2.397,P=0.006)、原发肿瘤N1分期(HR=1.531,95%CI:0.974-2.406,P=0.065)、原发肿瘤有远处转移(HR=1.429,95%CI:0.965-2.115,P=0.075)、原发肿瘤位置为右半结肠(HR=1.759,95%CI:1.213-2.551,P=0.003)、CRS评分大于3分(HR=1.616,95%CI:1.126-2.319,P=0.009)、KRAS基因突变(HR=2.845,95%CI:1.97-4.108,P<0.001)、未行新辅助化疗(HR=1.415,95%CI:0.966-2.073,P=0.074)是肝内早期复发的危险因素,而原发肿瘤T4分期(HR=0.426,95%CI:0.169-1.071,P=0.070)、未行靶向治疗(HR=0.713,95%CI:0.497-1.023,P=0.066)是复发的预防因素,上述变量继续用LASSO 回归分析发现有7个变量与患者术后早期肝内复发相关,危险因素为术中输血(系数0.012)、肝转移瘤数量(系数0.149)、肝转移瘤最大直径(系数0.173)、原发肿瘤为右半结肠(系数0.366)、KRAS基因突变型(系数0.765)、未行新辅助化疗(系数0.174),保护因素为原发肿瘤T4分期(系数-0.095).多因素COX分析结果显示,右半结肠癌(HR=1.828,95%CI:1.232-2.712,P=0.003)、肝转移瘤数量(HR=1.203,95%CI:1.030-1.406,P=0.020)、KRAS基因突变(HR=2.761,95%CI:1.878-4.058,P<0.001)、未行新辅助化疗(HR=1.709,95%CI:1.122-2.603,P=0.013)是 CCLM肝转移瘤切除术后早期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建立预测CCLM患者术后1年肝内早期复发的列线图模型,其C-index 为 0.703(95%CI:0.678-0.727),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为0.764,校准曲线显示与对角线较接近,临床决策曲线显示模型曲线离"None线"和"All 线"均最远.结论 右半结肠癌、肝转移瘤数量、KRAS基因突变、未行新辅助化疗是 CCLM患者肝转移瘤切除术后肝内早期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直肠肿瘤转移复发LASSO回归列线图预后

    《癌症》杂志投稿须知(稿约)

    8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