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癌症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癌症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
癌症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

曾益新

月刊

1000-467X

cjc@cjcsysu.cn

020-87343064

510060

广州市东风东路651号

癌症/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CancerCSCD北大核心CSTPCDSCI
查看更多>>《癌症》从1992年起,首批进入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是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和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被收录入MEDLINE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HER-2阳性乳腺癌新辅助疗效预测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马兰兰李卉
    141-149页
    查看更多>>摘要: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type 2,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的肿瘤侵袭性强,易复发,预后差.随着HER-2靶向治疗药物的应用与发展,新辅助治疗(neoadjuvant therapy,NAT)的病理完全缓解(pathological complete response,pCR)率得以提升,NAT成为早期HER-2阳性乳腺癌的标准疗法.但鉴于肿瘤异质性及治疗相关不良反应等问题,研究日益聚焦于探索有效的生物标志物,以监测N AT的治疗反应,并精准预测其疗效,从而依据患者个体差异适时调整治疗方案,实现个体化、精准化治疗.本文汇总阐述了HER-2阳性乳腺癌NAT疗效预测标志物的研究,以期为临床实践及研究提供新的视角与方向.

    HER-2阳性乳腺癌新辅助治疗预测标志物病理完全缓解

    胞质TGM2依赖GTP抑制TRIM21介导的STAT1泛素化降解促进胃癌恶性进展

    张璐李清雅杨静徐鹏晖...
    150-176页
    查看更多>>摘要:背景 与目的既往研究提示谷氨酰胺转胺酶2(transglutaminase 2,TGM2)是多种肿瘤的潜在治疗靶点,但其在胃癌中的作用及机制尚未明确.本研究中,我们试图揭示TGM2在胃癌中的作用和相关机制.方法 分析TGM2在胃癌细胞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并通过一系列体内外实验分析TGM2在胃癌中的功能,包括蛋白质印迹、免疫组化、CCK8、集落形成实验、transwell实验、异种移植瘤模型和转移瘤模型.通过基因富集分析、定量PCR和蛋白质印迹筛选TGM2在胃癌中潜在的作用靶标.通过功能损益实验和挽救实验验证TGM2对STAT1的调控作用.通过免疫共沉淀、质谱分析、定量PCR和蛋白质印迹筛选STAT1互作蛋白,并阐明其调控机制.最后,通过突变TGM2和使用TGM2的酶活性调节剂(ZM39923和A23187)以明确TGM2通过何种酶活性促进胃癌恶性进展,并阐明其潜在机制.结果 研究结果表明TGM2在胃癌组织中高表达,与病理分级密切相关,其高表达预示患者不良预后.TGM2过表达/敲低能够促进/抑制胃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而敲低/过表达STAT1能够逆转TGM2在胃癌细胞中的作用.进一步分析提示TGM2通过抑制STAT1泛素化/降解促进胃癌恶性进展.TRIM21被鉴定为胃癌中STAT1的E3泛素连接酶.TGM2通过与GTP结合的酶活性促进TRIM21和STAT1解离.A23187能够抑制TGM2对STAT1的作用,并在体外和体内实验中逆转TGM2的促肿瘤作用.结论 本研究揭示了在胃癌中TGM2调控STAT1的作用和机制,提示TGM2可作为胃癌治疗的潜在靶点,了解TGM2与GTP结合的酶活性有助于开发靶向药物,优化现有治疗策略.

    TGM2STAT1TRIM21泛素化降解胃癌

    既往合并肺栓塞病史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外科治疗手术时机的探讨

    章智荣陈硕陈其瑞胡滨...
    177-188页
    查看更多>>摘要:背景 和目的肺癌是全球范围内癌症相关死亡的主要原因,手术仍然是可手术切除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主要治疗手段.然而,具有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病史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进行外科治疗可能增加围手术期死亡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因此,对于这类患者的手术时机选择面临巨大挑战,目前对手术时机选择仍知之甚少.本研究旨在探讨具有PE病史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手术时机选择.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23年1月期间,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胸外科进行手术治疗的具有PE病史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入组患者术前均行计算机断层扫描肺动脉造影(computed tomographic pulmonary angiography,CTPA)用于PE的评估,进行双下肢静脉超声评估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术后常规行双下肢超声,并视具体情况行CTPA.根据PE发生日期与手术日期之间的时间间隔,将患者分为两组:短期PE组(short-term PE,SPE;PE发生在2个月内)和长期PE组(long-term PE,LPE;PE发生超过2个月).术前根据入院时抗凝情况和Caprini评分决定抗凝方案,术后常规进行抗凝治疗.结果 共有34例符合入排标准的具有PE病史的非小细胞肺癌手术患者纳入本研究,其中15(44.1%)例为SPE组,19(55.9%)例为LPE组.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和吸烟史方面无显着差异.与LPE组相比,SPE组患者腺癌比例(80.0%vs 42.1%)、Ⅱ-Ⅲ期比例(46.7%vs 31.6%)更高,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SPE组患者术后胸管引流量较多(P=0.039),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术后并发症或转入重症监护室两组无显著差异.术后5(14.7%)例患者发生DVT的复发,其中SPE组有2(13.3%)例,LPE组有3(15.8%)例.PE复发率为8.8%,其中SPE组有1(6.7%)例,LPE组有2(10.5%)例.两组均有1例(6.7%vs 5.3%)患者出现围手术期30天内死亡.结论 PE发生在2个月内,如果PE病情稳定,合并PE病史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行外科手术治疗是安全可行的.术前需全面认真评估既往有PE病史的肺癌患者的获益和风险,术后应加强抗凝治疗和管理策略.

    肺栓塞非小细胞肺癌外科治疗手术时机

    CXCL8预测胃癌进展的潜在基因

    商佳荣郑侠栗源朱瑾...
    189-198页
    查看更多>>摘要:背景 与目的目前已有多种免疫组织化学标志物用于临床诊断和胃癌(gastric cancer,GC)患者的预后预测,但仅有少数胃癌患者从中获益,仍有大量患者需要更高特异性和敏感性的标志物.本研究旨在探索预测胃癌疾病进展的潜在生物标志物.方法 基于癌症基因组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以确定胃癌的潜在生物标志物.回顾性分析本中心接受胃癌根治术后患者的临床病理学数据,并随访患者总生存时间(overall survival,OS)及无病生存时间(disease-free survival,DFS).收集患者肿瘤病理切片,评估肿瘤组织中C-X-C基序趋化因子配体8(C-X-C motif chemokine ligand 8,CXCL8)的表达情况,比较不同CXCL8表达水平患者的人口学和临床病理特征差异.使用Kaplan-Meier法比较患者的OS及DFS,并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评估影响OS及DFS的预后因子.结果 鉴定出10个差异表达的基因作为核心基因,CXCL8在胃癌组织中相对于癌旁组织显著上调,其高表达预示着更差的预后.本研究共纳入198例患者,其中133例患者存在CXCL8阳性表达,这些患者具有更高的体重指数.Kaplan-Meier分析结果显示,CXCL8阳性表达的胃癌患者具有更短的OS(P<0.001)及DFS(P=0.013).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XCL8表达是影响OS(HR=3.214,95%CI:1.560-6.620,P=0.008)和DFS(HR=1.875,95%CI:1.098-3.202,P=0.043)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 CXCL8是预测胃癌进展的潜在生物标志物.

    胃癌CXCL8预后TCGABMI